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江苏省 > 盐城 > 阜宁人物

赵宏本


[公元1915年-2001年]

   赵宏本(1915-2001年),阜宁县凤谷人,从事连环画创作近六十年,硕果累累,被称为中国连环画的一代宗师;80年代后又从事国画创作,是公认的“画苑猴王”。曾当选由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为连环画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
   赵宏本15岁时因家贫拜师学画连环画。所谓“拜师”,实际上就等于把自己的人身自由抵押给了名为画师、实为老板的出版商。从1931年到1939年夏,整整八年多,赵宏本遭受老板残酷的剥削。他没有创作自由。有时生了病,也要撑着虚弱的身子不顾白天和黑夜拼命地画。300幅的《海京伯大马戏团》连环画,老板命赵宏本拖着发高烧的“流火”病腿去看一个晚上,然后要他在一个月内赶画出来。年轻的赵宏本就是这样在无穷无尽的压榨下,像不停的机器,为老板飞快地“招财进宝”。稍有怠慢,或说一个“不”字,就会招来严厉的威胁:小心我敲碎你的饭碗!后来赵宏本表示要摆脱他的控制,黑心的老板竟然要收买流氓用斧头把他赖以画画的右手砍掉。最后好容易花了二三百元大洋请客吃饭,谢师送礼,赵宏本才算跳出了这个火坑。
   挣脱羁绊的赵宏本,虽然有了一定的自由,但是,他的连环画还是不能自由地创作,自由地出版,还要继续遭受出版商的层层盘剥。画的题材,也大都听命于出版商。这些出版商唯利是图,把连环画这一普及读物作为生财之道,致使大量庸俗低级的连环画充斥市场,引起社会不满。连环画作者既受资本家的剥削,又受到社会的指责和鄙视,因此,连环画在人们眼中是低级的,低人一等没有出息的。在层层精神压力下,在穷困的生活逼迫下,赵宏本实在不想再画连环画了,痛苦地彷徨在歧路面前。在这个关键时刻,赵宏本从几位进步友人那里知道鲁迅十分重视连环画,于是急不可待地找来鲁迅的《“连环图画”辩护》、《连环图画琐谈》、《关于连环图画》等文章学习。这些文章犹如茫茫夜路上的火炬,使年轻的赵宏本顿时看到了前途,心头充满了力量,决心把连环画作为终身事业。后来赵宏本才知道,这些在困境中为他介绍鲁迅著作,帮助他倔强地站起来的友人,原来是我们党的地下党员。党的地下组织早已经从鲁迅等文艺导师那里知道扶持连环画是何等重要的革命任务。
   赵宏本从30年代开始到80年代因年迈辍笔,共创作连环画300多种,以出手快,作品多,内容健康,画风生动而为群众爱不释手,誉为上海连环画坛“四大名旦”之首。他在学习鲁迅的著作之后,决心对旧连环画进行改革。一方面是从作品的思想内容上努力选取具有爱国思想和革命教育意义的题材。当时上海正处于日本侵略者血腥统治之下,赵宏本画的《海国英雄》,通过郑成功的事迹,宣扬爱国主义精神。又如《戚继光》、《史可法》等,也都是以古人的事迹,对今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还有一些作品是直接表现现实生活,大胆揭露旧社会的黑暗,高呼-的声音,如根据鲁迅的《阿Q正传》画的《阿Q》,根据曹禺话剧画的《雷雨》,根据苏联小说画的《表》,都是以不同的题材,给连环画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尤其是1941年创作的《天堂与地狱》,以假想的“天堂”与“地狱”为掩护,把矛头直指日伪反动统治者,愤怒控诉劳苦大众被残酷压迫的悲惨遭遇,而且在画面上直接表现人民群众高呼“我们要有生存的权利”、“打倒养痈为患的阎王”的标语--。这样敢于高举-的旗帜,大声喊出人民群众呼声的连环画,在当时实在是绝无仅有。只有敢于冒着生命的危险的人民艺术家才会作出这样的壮举。
   在努力创作革命内容的作品同时,赵宏本在党的指引下,于1940年组织部分连环画作者成立“连环画人联谊会”,并被推举为会长。通过这个行业团体,广泛团结连环画工作者,发动大家编绘进步连环画。为了便于出版进步连环画,不受出版商的限制,他和几个友人又办了“连环书店”,上述《天堂与地狱》、《表》、《阿Q》等连环画,就是由连环书店出版发行的。后来由于种种困难,这个书店办了两年就停办了。但是,由进步的连环画工作者在极度困难的情况下办起了自己的书店,拥有自己的出版阵地,应该说是为连环画发展史留下了闪光的一页!那时,赵宏本还上夜校学习,阅读进步的书刊,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和绘画技法及艺术修养。
   日寇投降后,在-统治下,上海人民仍然过着不见天日的生活。赵宏本经过不断斗争的锻炼,经受了长期的考验,于1947年7月被中国0上海地下组织吸收入党,就在自己那个又矮又窄的小0上秘密举行了入党宣誓。从此,他在党的旗帜下,毫不动摇地履行自己的职责,成为一个立场坚定的革命文艺战士。在地下党的指导下,赵宏本一面运用连环画这一文艺武器进行合法斗争,一面根据党的指示,在自家的小0上,以钢板和蜡纸刻画连环画宣传品,油印后秘密散发给上海各界人民。解放前夕,他紧密地团结连环画界同行, 了-企图在上海出版-“戡乱”连环画的阴谋。
   1949年5月,上海解放。赵宏本和上海连环画界的同行们欢欣鼓舞。他和连环画界的志同道合者迅速动员起来,编绘出版革命故事连环画,带头画了《赵一曼》、《血泪仇》等作品。1949年下半年,在军管会文艺处领导下,成立了“连环画作者联谊会”,赵宏本被推选为理事长。联谊会团结大家学习毛泽东文艺思想和革命理论,进行业务学习和经验交流,为连环画事业走向改革道路发挥了良好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十分重视连环画工作。1950年初,毛泽东指示周扬要建立专门出版连环画的出版机构。这对“连环画大本营”的上海连环画界更是极大的鼓舞。赵宏本于1950年1月率先参加了新华书店华东总分店的连环画编辑出版工作,随后又先后在华东人民出版社、华东人民美术出版社、新美术出版社从事连环画编辑和创作的领导工作。他有心致力于中国连环画的繁荣,收罗人才,培养骨干,探索创作之路,规划编辑出版连环画的计划。他组织和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连环画家,编审出版了连环画数千种,形成了上海连环画家群星璀璨的局面。到50年代中期,专门出版连环画的上海新美术出版社专职创作人员就达近百余人,赵宏本便是这支连环画创作大军的带头人。他既抓创作组织工作,又抓作者的培训辅导。从50到80年代,上海发挥了“连环画大本营”的强大阵地作用,连环画创作走在全国连环画发展的前列,还输送了不少连环画作者到全国各地。这与赵宏本的苦心经营、辛勤耕耘分不开的。应该说,上个世纪,建国以后直到八十年代,连环画是最受人民欢迎的艺术形式之一,它拥有的读者之多、出版的数量之大、对人的教育影响之广泛都是空前的,不可低估的,这里有赵宏本和他的同仁们作出的积极贡献。
   赵宏本在担任繁重的行政组织工作的同时,仍孜孜不倦地从事连环画创作。他在50年代创作的《海上风暴》、《将相和》、《白蛇传》、《桃花扇》等作品艺术上有明显的提高,而1960年至1962年与钱笑呆合作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无论在线描手法上,构图变化、人物性格的刻画上,都非同凡响,将连环画艺术推向一个新的高峰,在1963年首届全国连环画评奖中获绘画一等奖,作品又以英、日、德、法等多种文版发行国外。1980年在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亚洲文化中心于日本东京举行的野间儿童画、插图比赛中,获三等奖。这部作品直到现在还久印不衰,成为一部连环画的经典之作。
   赵宏本热心助人,热心扶持连环画的出版业。北京人美社出版的连环画册有不少是上海连环画作者的作品,有些就是宏本帮助组织的。长篇连环画库《岳飞传》,就是经上海新美术出版社负责人黎鲁、赵宏本在上海组织一流画家完成的。这套画库共15册,40年来久印不衰,印数高达450余万套。1982年,人美社要重新组织《水浒》画库30集的绘画出版(原画稿在文革中被烧毁)。赵宏本不但热心帮助组织画家,还亲自与赵仁年合作编画其中重头戏《野猪林》。这时他已近古稀之年,眼疾严重,但仍全力以赴。这是他最后一部连环画作品。1982、1984年两次印刷出版,印数达180万册。
   年逾古稀后的赵宏本,因目力久经劳损,难以再从事连环画创作了,于是转向中国画创作。由于他创作连环画的深厚功力,所以在人物画创作上驾轻就熟,自成一家,尤擅画猴,因此又活跃于画坛,多次举行画展,并出版大型画册《赵宏本画集》,程十发为之作序。在动物世界中猴因为与人有几分相近,加上比其他动物更富有灵性而倍受人们的喜爱。赵宏本最喜欢画猴了,多年来他在动物园潜心观察猴子的生活习性,猴子那些腾挪跳跃、抓耳挠腮的动作特点赵宏本是再熟悉不过了。他了解猴子的各种神情变化,哪怕是细微之处,他悟出了猴子的灵异所在。赵宏本所画的猴,有猴的特点,也有人的性格。他通过艺术夸张,把猴子人格化了,这样的“猴”很神气。猴性好动,赵宏本画猴多取静态或静中有动之态,使所画形象呈现刚柔相济、轻灵绵巧的艺术效果。他画千姿百态的猴,也讲究画猴的变化,务使在技法上有突破。赵宏本颇具盛名的《百猴图》长卷可谓百猴百态,无一雷同,其神乎其神几欲破纸而出。他画出了猴的个性,也使自己的画猴风格有了个性。
   晚年的赵宏本对连环画事业仍然万般关怀,一如既往。1983年中国连环画研究会成立,他参加了大会,并以自己切身体会,在大会发言,呼吁连环画界同志们要“辛辛苦苦画画,勤勤恳恳做人”。希望有更多的“傻子”为连环画事业贡献青春。会上他被选为副会长,连任两届。他是这个学术团体的领导集体中最年长的一位,但他却事事走在前面,从不以老者自居。80年代末,他为了让年轻一代了解中国连环画的历史,在目力不济的情况下,撰写了《赵宏本连环画生涯50年》一书,由中国连环画出版社1990年出版。这是一位来自旧社会最低层的人民艺术家,经过半个世纪峥嵘岁月发自肺腑的自白。他告诉后人,莫忘充满屈辱、欺凌和盘剥的昨天,珍惜得来是何等不易的今天,铭记在黑暗势力猖狂时信守真理必胜的理想,切莫为一己之利而背离人民、背离看似平凡而实为崇高神圣的艺术事业!
   赵宏本生前非常热爱自己的故乡,故乡在他的心目中是一幅永不褪色的风情画。他逝世前的几年时间内曾三次回故里,凤谷小街上留下他年迈的身影和拐仗的点击声。他同新老乡亲频频打招呼;他对故乡人说,我也想有更多的机会回老家看看,只是岁数大了;在外的人哪,无论在哪里,故乡永远在心中,故乡是我心中最美的国画。他感慨于凤谷小街和县城的巨大变化,有“换了人间”之叹。他希望家乡的文化事业有更大的发展。
   一个地方能出大师固然是一种骄傲,而爱惜大师的名誉、景仰大师的为人、宣传大师的成就更是这个地方的责任。



  同年(公元1915年)出生的名人:
王宗槐 (19151998)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中将 江西省宜春市万载县
李中权 (19152014)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


  同年(公元2001年)去世的名人:
高由禧 (19202001) 气候学、高原气象学家 福建省福州市福清

下一名人:梅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