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湖北省 > 黄冈市 > 红安县人物

李金德


[公元1920年-1997年]

李金德,原名李道兴。男,汉族,1920年7月20日生,河南省罗山县(今湖北省红安县)人。贫苦农民家庭出身。7岁上私塾,两年后因家庭经济困难,辍学务农。1930年受革命影响,加入儿童团,放哨、站岗、查路条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12月被送到县委干部训练班学习,学习尚未结束,即被调任县委书记警卫员。后县委书记调任中共鄂豫皖省委组织部部长,随同到省委,参加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第三、第四次反“围剿”。红四方面军撤离鄂豫皖苏区后,留在该地区坚持斗争。1932年11月随重建后的红二十五军参加郭家河、潘家河、杨泗寨等战斗,坚持了反“围剿”斗争。1934年11月随中共鄂豫皖省委和红二十五军实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此时调红二十五军军部交通大队任通信员,后任通讯班长。参加了创建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的斗争。部队到达华阳镇后,因长期艰苦行军作战患重病在老百姓家中养病。身体尚未完全康复,即担任华阳游击队分队长,坚持开展武装斗争。后追赶主力部队归队。随部队出秦岭、过渭河、翻越六盘山,驰骋陇南陇东,截断西兰公路,威胁敌人西北后方兰州。1935年9月中旬,红二十五军同陕甘红军会师后,调任红十五军团部参谋。参加了劳山、榆林桥、直罗镇等战役。1935年12月调红十五军团部机要科任译电员,随军参加东征战役。还在红二十八军、红三十军做过机要工作。1936年夏调到中央军委机要科工作,同时由共青团员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不久随叶剑英参谋长到西安红军联络处做译电工作。1936年12月西安事变期间,任中共代表团译电员。1937年3月调回延安,任中央军委机要科外交组组长,负责中央与西安和其他国民党统治区党的地下电台的联络工作。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8月被派到八路军驻太原办事处,在彭雪枫直接领导下工作,任办事处机要组组长。1938年春由周恩来送到国民党办的译电训练班学习。学习结束后,先后在武汉、长沙、湘潭、衡阳等地八路军办事处做机要工作,任机要组组长。1939年初任八路军驻桂林办事处机要科科长,办事处机关党支部书记。1941年1月从桂林撤往重庆。同年春回到延安,进马列学院学习,任支部委员。同年秋调任中共中央机要科副科长,后任科长,确保了党中央机要通讯畅通无阻。1943年秋任周恩来秘书。1945年被选为中共七大候补代表,4月至6月作为大后方代表团成员参加中共七大。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12月作为周恩来的秘书参加中共代表团赴重庆参加政治协商会议,任秘书处副处长、机要科科长兼代表团党支部书记。为保证代表团电台同延安随时保持联系,并迅速同八路军总部、北平军调部、苏北新四军军部、中原军区建立直接联系,及时通报情况起了重要作用。解放战争时期,1946年5月后随代表团抵达南京。国共和谈破裂后返回延安。1947年春到山西翼城做土改工作,任县委委员。临汾解放后,任中共临汾市委组织部部长、临汾市总工会主席。建国后,1949年起任中共中央办公厅机要秘书室副主任兼中央书记处党支部书记、周恩来秘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担任政务院机要处处长,政务院机关党组成员、党委委员,中央国家机关保密委员会成员兼办公室主任,国务院保密委员会秘书长,国家编委委员,中共中央办公厅机要局副局长。1955年2月至1959年4月任国务院秘书厅副主任。1959年春调任中共中央-部办公室主任,后任副秘书长。1965年1月至“文革”初期任第四届全国政协常务副秘书长兼秘书处长、党组成员,中共中央直属机关党委委员。遵照周恩来指示,负责接待和安排前国民党政府代总统李宗仁回国事宜。保证了李宗仁一行安全回到祖国,并陪同他们受到毛泽东的接见。在主持全国政协日常工作期间,努力加强党中央与党外人士的联系。“文革”期间受冲击。1971年上半年恢复工作,担任中共中央-部负责人。1973年6月被任命为中央-部业务组负责人之一。1975年1月至1978年3月任第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兼任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地名委员会副主任、全国 摘帽子领导小组成员和全国县级直接选举办公室副主任等职务,同时作为中央-部负责人继续参与领导部里工作。1978年5月至1982年3月任民政部副部长、党组成员。1978年3月至1979年5月任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党组成员。1982年离休后,参加编写红二十五军战史。1997年11月2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9岁。



  同年(公元1920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97年)去世的名人:

下一名人:李学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