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四川省 > 绵阳市 > 三台人物

陈开沚


[公元1855年-1926年]

陈开沚(1855—1926),字宛溪,号愚溪,四川省三台县西亢金乡任家寨(今三台县西平镇朱君办事处红梁村)人,三台裨农丝厂和乐山华新丝厂创始人,创立“双鹿牌”著名商标,厂丝畅销欧美,先后在“世界物产公赛”和“万国博览会”获奖,为四川近代蚕丝实业家。

16岁时,陈开沚考取秀才,并挑起家庭担子,辍学入私塾教书。洋务运动兴起之时,陈开沚认为惟有振兴实业才是救国良策。他见玉皇庙僧众栽桑养蚕,收入甚丰,远非教书收入可比,于是在清光绪三年(1877)辞职回家,开始从事栽桑养蚕事业。

家中长辈认为桑蚕是穷人事,没有听说四川有靠蚕桑发家的。他回答说:“蚕桑发家致富,就从我开始。”家乡人觉得他迂腐可笑,他却置之不顾,发动全家协力桑蚕,愈干愈有劲头。两年后,卖茧所得胜过教书两年的收入。此后通过种桑、养蚕、缫丝使家道日渐殷富。陈开沚拿出多年积蓄,在家乡或租或买土地五六百亩,广栽桑树,由兄弟五人分头经营,又发动两个儿子学习蚕桑和缫丝技术。光绪二十三年,陈开沚将缫丝集中到万安寺场镇,建裨农缫丝坊,使用脚踏缫丝技术,正式由家庭副业发展为缫丝工场。光绪二十八年,在此基础上成立裨农丝厂。(“裨农”,意为补益农业。)工厂颇具规模,并倡导技术革新,至1924年,裨农丝厂发展至鼎盛时期,有300部意大利式铁机缫丝车,年产外销蚕丝达400多担。1904年至1931年的27年间,共生产出口外销丝7801担,内销丝1102担。尹良荣著《四川省蚕业改进史》称赞其:“以新式铁机丝车缫丝,开四川铁机丝厂之新纪元,对于川省蚕丝之贡献甚大”。

陈开沚除了自己种桑致富外,还不忘带动他人。亲戚朋友甚至邻近州县的人上门求教蚕桑致富经验,他都会传授方法,帮扶他们获得成功。当时官府提倡蚕丝事业,陈开沚就率先响应,努力实行,所种桑树年产桑叶达30余万斤,自养蚕茧一年可获一百数十石。光绪二十九年,他应四川涪州(今重庆涪陵)刺史邹耿光聘请,赴川东详说栽桑养蚕的好处,指出以种桑养蚕来取代种罂粟的好处。他编撰《裨农撮要》和《蚕桑浅说》二书,曾两次呈送四川总督锡良,先后通告全川,刊发民间,劝导种桑养蚕。其后官府发布禁烟令,人们都称颂他有先见之明。在他的带动下,当时三台蚕桑发展为全川之冠,川东忠州、丰都、万县、酉阳等州县的老百姓,都不远千里来到三台,收淘桑籽,购取桑秧。

他深谙振兴实业非个人能力就能实现的道理。早在光绪十四年就组织乡民成立蚕桑会,立会规十条,共同遵守,并将会规条文呈送官府批示推行。后来,形成了县里成立蚕桑总会,各乡场镇成立分会的模式。高等农业学校设蚕桑科,他常到传习所给学生上课。清光绪三十三年,任四川通省蚕桑劝导员。次年,因其劝导推行桑蚕、改良川丝业绩显著,被清王朝授予七品顶戴钦锡花翎。1914年初,他出任三台县蚕桑局长,积极督导推动三台栽桑养蚕和缫丝业的发展。

他还全心致力于丝质改进,邀请同行共商改良川丝大计。并撰联主张“读新书,听新闻,因变旧法;办实业,求实效,不尚空谈。”在裨农丝厂大门柱上,他书联励志:“督子侄媳女同用心思结成蚕丝宝藏;邀亲戚朋友共济才智做出金玉招牌”。他又将产品商标定为“双鹿”牌,以期在国际市场与日本产品一争高下。1915年和1919年,“双鹿”牌生丝分别在美洲“巴拿马物产公赛”和德国莱比锡“万国博览会”上获奖,川丝名声大振,闻名欧美市场。当1923年日本大地震时,裨农丝厂每担厂丝卖价最高达到银1680两,即每一两银子交换一两厂丝,其它丝厂均不能与之相比。

他注重工厂管理和员工培训,着力培养技术人才。丝厂招收徒工,十余年培训外地技工一千余名,为四川各地办厂输送大批技术人才,促进了川内缫丝业的发展。

1914年,陈开沚又到川南嘉州(乐山)创办华新丝厂。到1924年,该厂能年产生丝500担至700担,占乐山县年生产蚕丝的一半。1926年,陈开沚去世。解放后,裨农丝厂、华新丝厂交给了政府。1987年,三台县在裨农丝厂原厂址近旁修建万安丝绸厂。



  同年(公元1855年)出生的名人:
倪墨耕 (18551919) 萍花九友 江苏省


  同年(公元1926年)去世的名人:

下一名人:景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