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广东省 > 梅州市 > 梅县区人物

张民达


[公元1885年-1925年]

张民达(1885~1925)

张民达,广东嘉应州(今梅县)人。父因家贫赴南洋谋生。张出生不久,母亲梁氏病死。9岁时随叔父张福赴马来亚庇能(即今“槟榔屿”)父亲处,初进英文学校,继入方言传习所,毕业后通晓多种语言,先后在吉隆坡、芙蓉、怡保、华都爷牙、丹戎马林各埠审判厅当传译员。

辛亥革命前,张通过邓泽如介绍认识了孙中山,加入同盟会。民国3年(1914)11月受命负责南洋英荷属筹款事项。翌年赴东京谒见孙中山,请求去北京伺机刺杀袁世凯,未获允。随后加入中华革命党,特派为联络委员,仍返丹戎马林,任联络党人及筹饷工作。民国5年与一批青年华侨志士返国参加周之贞领导的华侨护国军讨龙决死队,以自制 ,刺龙济光于晏公街的商会门,但未命中。后返南洋。民国6年孙中山南下 ,张返国在大元帅府随侍孙左右。翌年2月26日指挥李曾道、肖觉民三人小组刺杀海军总长程璧光于海珠码头。同年,任援闽粤军许崇智部军事委员。民国9年8月,援闽粤军在漳州誓师回粤至河源,遇到桂军顽强反扑,张任五十七营营长,扼守碗窑,与桂军5个营之敌展开激战而击溃之,旋又随主力直下河源。民国10年5月,升为第九旅十八团团长。6月粤军援桂,张率部出怀集,在良村与沈鸿英部交火,乘夜摸索前进,击溃阳朔之敌,克桂林。民国11年春北伐,张团任右翼先锋,随同主力从翁源攻克江西之虔南、龙南、信丰大小数十城,会师赣州。6月16日陈炯明部在广州兵变,北伐军南下靖乱失利,敌军招降,他接诱降信件,怒书一“杀”字掷还。后奉命为后卫,掩护全军撤退至江西瑞金。9月北伐军辗转入闽进攻福州水口,张身先士卒,鼓励士气,苦战攻入水口,继而攻占福州、泉州。后北伐军改编为东路讨贼军,许崇智任总司令,张升任第二军第八旅旅长。民国12年5月、6月间,东路讨贼军在潮梅等地受叛军攻击失利,张旅任后卫掩护全军达惠州新村,与滇、桂友军联合围攻惠州。张部转战博罗等地历时半年,战功显著。民国13年初建国粤军正式成立,张升为第二师师长。同年4月兼任两广盐务缉-主任,力图整顿,严密巡缉,一时私袅敛迹,保证了盐税收入。7月,张部奉命攻击连平陈炯明叛军李易标、黄任寰、黎生等部,以奇兵走山路进行偷袭,获大胜。后因广州商团酝酿叛变,全师奉命撤回广州警戒。10月10日,陈廉伯商团发难,革命政府下令平乱,张部会同友军平定事变。民国14年1月大本营发起对陈炯明叛军东征,右翼由粤军许崇智部担任,张任右翼军总指挥。同年2月7日张师与黄埔军校教导团协同攻破淡水镇,全歼-马雄韬旅,--失利,向海陆丰撤退,张民达率部乘胜追击,直捣陈部巢穴海丰城。第二师克复海陆丰后,乘胜猛追残敌,收复惠来、揭阳、潮阳,3月7日直抵汕头。张分兵向黄冈、饶平、潮州、梅县、蕉岭各地溃退之敌追击,将其重创,残敌退窜粤闽边地。3月21日,张民达部占领梅县,后驻守蕉岭。时滇军杨希闵、桂军刘震寰部在广州谋叛,廖仲恺到汕头召开会议,计划回师勘乱。许崇智急电促民达赴汕头商议军事。同年4月5日,张乘船赴汕,舟抵潮州,因韩江水涨,不幸覆舟殉难。民国15年3月16日,国民政府追赠为陆军上将。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给予张民达烈士称号。

桃尧镇 桃尧镇位于梅县的东北部,毗邻福建省(距离福建省千岛湖旅游区仅一步之遥),是梅县著名的革命老区,也是爱国将领张明达将军的故乡。辖区面积118平方公里,山地13.91万亩,耕地1.5万亩,有15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158个村民小组,全镇人口17799人。 桃尧镇气候湿润温和,土地巴沃,适合农作物生长,是一个农业大镇。同时,桃尧镇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大理石、…… 详细++


  张民达相关
  相关院校:


  同年(公元1885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25年)去世的名人:

下一名人:洪兆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