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江西省 > 赣州市 > 赣县人物

易秀湘


[公元1905年-1954年]

易秀湘(1905~1954)

易秀湘,江西赣县人。家贫,6岁给地主放牛,只上了3年小学。民国15年(1926),一些在广州农-动讲习所受过训练的共产党员到赣南开展农运工作。易秀湘经易存节介绍,参加了农民协会的工作,并担任了龙头乡农民自卫军的中队长。

大革命失败后,赣南的工农运动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的残酷摧折。民国18年(1929)2月,易等人重新秘密组织了龙头乡农民协会,易任委员长。同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19年2月任龙头乡农民赤卫军大队长。同年4月任赣县良口区苏维埃政府经济委员,区游击第一大队特务长。9月,所部编入红三十五军三八团,他担任团的军需员。其后历任红三十五军政治部总务科科长、红军独立第三师所辖的连队指导员、红二十二军政治部政工连政委、六十六师政治部党总支书记等职。民国23年10月,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任一军团一师政治部组织科副科长。后因病调一军团野战医院休养,并兼任该院党总支书记。红军到达陕北后,他被调任中央红军第一后方医院政委。

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后担任-卫生部政治部主任、副政委、政委,军委后勤部政治部主任、军委总政治部直属工作部部长等职。民国29年(1940)入延安马列主义学院学习。翌年任-供给部部长。因叶季壮部长有病,易代理后勤部部长。中央决定,实行精兵简政,中共中央管理局与-供给部合并为中共中央事务管理局,易先后任副局长、局长。该局具体负责中直、军直机关和警卫部队的供给,任务十分艰巨。易秀湘组织人员到沦陷区和国统区收购大批粮食、食盐、布匹,组织干部战士上山烧木炭,建立被服厂、粮库、盐仓、草料站、木炭栈,并开办了“西北商店”、“青年菜市”。在当时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基本保证了每人每月供应粮、油肉菜等,保证了人人有被盖,有冬装,胜利地完成了党中央交给的任务。

民国31年(1942)2月边区-会议后,中央管理局负责在延安的中直机关、部队大生产运动的组织领导和供给保障工作。易与管理局的同志,除了要完成本局、本人应完成的生产任务外,还肩负着繁重的组织领导工作。他走遍了延安,逐个单位检查工作,使管理局所承担的大生产运动搞得有声有色,成绩卓著,名列全边区乃至各解放区的前茅。在管理局和易秀湘等同志的配合下,民国31年,中直机关的生产收入即达2581万元边币,自给率为48%;民国32年,中直军直全年生产节约总值为7亿元边币,自给率为58%。其后几年,中直机关的大生产运动更日益蓬勃发展。

民国34年(1945)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前,毛泽东面嘱易秀湘,要他从会务上、生活上保证“七大”开好。根据毛泽东的指示,易作为正式代表,除坚持参加会议外,并根据代表们的意见,不断改进会务工作,为“七大”的顺利进行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民国34年10月6日,易被任命为中共-后勤部长。

抗日战争胜利后,易负责中央管理局赴东北干部的组织工作,任中共中央冀热辽分局委员兼冀热辽边区政府贸易局局长、泰华贸易公司总经理。到东北后任西满军区后勤指挥部副部长,后调任东北人民政府商业部副部长,东北财经委员会副主任。

1949年,受中共中央委派,率领200名财经干部随军南下广州,接管华南财经工作。易任中南军政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华南分会(简称“华南财委”)副主任兼广东省财政厅厅长,同时还任中共中央华南分局常务委员、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中南行政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共中央中南局委员等职。广州是建国初期唯一的通外口岸。当时,敌特破坏活动十分猖獗,国民党的残余势力和盘踞南海诸岛的国民党军仍在顽抗,从而导致社会混乱,通货膨胀,外钞充斥市场,不法资本家和奸商乘机兴风作浪。为贯彻中央的指示,易秀湘在经济战线上和敌对势力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成立利民商店,粮油公司等,专收人民币,使人民币逐渐占据市场。成立税务局,专收人民币税款,打击外币。确立了人民币的地位,稳定了市场,安定了人心。并在县以下的乡镇成立税务所,粮管所,使全省的财贸组织健全起来。

建国初的广东,财经工作的任务相当艰巨,既要以充足的财力物力支援解放海南岛,又要通过进口筹集大批物资支援国内经济建设和抗美援朝战争。易按中央关于保证重点的方针,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水利、铁路、纺织这些与国计民生有重大关系的建设上去。坚持量力而行,不搞百废俱兴,使华南的经济建设在困难的条件下迈出了坚实的步伐。1950年华南地区经济建设成就超过了建国前的历年建设水平。

朝鲜战争爆发后,华南财委在易秀湘主持下,根据华南地处国防前线、紧接港澳、侧临台湾等复杂情况,要求财经工作大力贯彻中央提出的“国防第一”的方针。在财政方面,继续贯彻财经统一、多收少付的精神,完成税收计划,严格控制开支,量入为出,精打细算;贸易方面做到“维持市场,稳定物价”,力争金融物价不乱,保障人民的生活。并要求各县建立贸易公司,在一万人口以上的圩镇设立国营商店。加强金融管理,逐步发展合作社。1951年,华南地区上交国库的税收占全国的39%,成为全国三大税收地区之一。

当时,为粉碎帝国主义的经济-,中央决定在华南开发橡胶,以解决国内的橡胶供应问题。1952年,成立以叶剑英为局长、易秀湘为第一副局长的华南垦殖局,主要从事橡胶的种植开发。1953年易任总局代局长。他带领调查组,不顾国民党残匪的袭扰,跋山涉水,深入云、粤、桂三省实地勘察,并访问了植胶老华侨,为选择场地、制订规划收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在他领导下,华南垦殖局在广州建立了华南热带作物研究所,并在海南岛、粤西和广西设立了试验站。1953年被任命为广东省人民政府副主席。翌年广东省计划委员会成立,易兼任主任。锐意开创广东的计划工作。

易在广东期间,带病坚持工作,多次谢绝了组织上让他疗养的安排。1954年冠心病频频发作。1954年9月,带病赴北京参加第一次全国计划工作会议。10月3日,毛泽东主席请他吃饭,当毛泽东称他易部长时,他说:“我不是部长”。毛泽东说:“叫你部长有什么关系嘛!是老部长了嘛!”10月5日,住入北京医院检查治疗。10月8日晨因心脏病突发,在北京医院逝世。中共中央华南分局、广东省人民政府在讣告中称易“毕生效力于中国革命事业,备受艰苦,严经考验,堪称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女,我党的忠实战士。在华南几年中,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埋头工作,卓有成绩。此次于长期积劳成疾之后,又抱病赴京开会,会全不忘工作,终于病重逝世”。



  同年(公元1905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54年)去世的名人:

下一名人:冯菊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