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北京市人物

杨怀凤


[公元1955年-1988年]

杨怀凤,1955年出生在北京市。父母都是老党员,她受家庭的熏陶,从小就爱憎分明,待人诚恳,乐于助人。

1976年,杨怀凤在顺义县农村插队劳动时,参加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被招进公安学校学习时,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她在公安学校毕业时的学- 结中说:“新的工作在迎接着我们,要克服征途上的种种困难,准备献出我的毕生精力。”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1977年底,杨怀凤从公安学校毕业后,分配到北京市少年犯管教所,当了女队的小队长。

杨怀凤热爱自己的工作,干起工作风风火火,有股子泼辣、干练的劲头。她在日常的管教工作中能认真坚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和各项政策,因人施教,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从各方面关心失足少年。

女-人员小尹,生性粗野,从小就失去了母爱,母亲因流氓罪判刑13年,父亲有病瘫痪在床。从此,小尹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打架、偷窃、扰乱社会治安,15岁那年就进了少管所。在少管所的管教期间,小尹仍恶习不改,不是吞铁钉就是砸门窗,有时还打架斗殴,是女队出名的难改造的尖子。这一切引起了杨怀凤的思考。她把如何做好小尹的转化工作,列为自己研究青少年犯罪心理的课题。

经过调查研究,杨怀凤注意从感情上亲近她,耐心启发疏导她。当得知小尹还惦念着父母时,经请示所领导批准,杨怀凤买了水果等食物带小尹回家看望了瘫痪在床的父亲,又去监狱探望了正在服刑的母亲。教她懂得什么是爱,什么是恨;什么是美和丑,什么是善和恶,同时也教她做人的道理。一颗冰冻的心开始融化了。从杨队长身上,小尹感受到了温馨的母爱,也把杨队长当成自己的亲人,向她倾吐自己的心里话。人们惊喜的发现,在杨队长的帮助下,小尹的思想有了转变,积极接受改造。后来她被解除管教出去后,还时常回来看望这位使她走向新生活的亲人。

女-人员小宋在工读学校学习时,多次逃跑。到少管所后,杨怀凤根据她的情况,苦口婆心地做思想工作,鼓励她多看书,多学习,并帮助她缓和了家庭矛盾。小宋终于有了很大转变,被提前三个月解除了管教。

杨怀凤对失足少年有一颗水晶般的心,她还把教育、感化、挽救工作延伸到社会。解除-的女青年小胡回到社会后,整天游荡,无所事事。其母为她找好了工作她不去,派出所民警找她谈话她不起床。杨怀凤得知这一情况后,主动登门做工作,耐心启发诱导,使小胡愉快地走上了工作岗位,开始了新的生活。

10个春秋过去了,杨怀凤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了她所热爱的管教事业,为了工作,杨怀凤放弃了两次调到城里工作的机会。一些人不能理解,杨怀凤却说:“党既然培养我学习了-业务,我就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更大的作用,绝不能中途打退堂鼓。”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她挤时间参加了电视广播法律中专班的学习。她对自己要求很严格,在怀孕期间,仍坚持值夜班,直到临近分娩才离开工作岗位。

邻里之间,杨怀凤尊老爱幼、团结互助。一次,杨怀凤在家休息,听说邻居刘大娘家没人帮助排队换煤气本,她就主动拿过煤气本,一站就是半天,帮助刘大娘换好了送去。同院有个小女孩发高烧,小孩的父母不在家,杨怀凤二话没说,赶紧抱起孩子送到了医院,排队、挂号、取药,忙个不停,小女孩的父母得知后非常感激她。

杨怀凤在邻居间威信非常高,碰到该管的事从不回避,院里有个孩子不听话,家长找到杨怀凤,请她帮助劝说,她欣然答应。一次邻居父子俩因家务事打架,愈吵愈凶,竟动起了菜刀,在场的人一时都惊呆了,杨怀凤见状,不顾一切地冲上前去,夺下菜刀,并帮助化解了矛盾。

在家庭中,杨怀凤是个孝顺女儿和贤妻良母,杨怀凤的婆婆患有严重疾病,是个“植物人”,卧床多年,休息日,杨怀凤经常赶到百里外的南口去看望老人,杨怀凤自己的父亲去世后,赡养七旬0亲的担子又落到了她的肩上。尽管自己工作忙,孩子年幼,家务负担重,但杨怀凤一天到晚总是乐呵呵的。

1988年6月,杨怀凤离开女队调到伙房中队担任内勤工作。她干一行,爱一行,不怕工作琐碎、繁杂。每天外出采买,登记账目,一天下来腰酸腿痛,可她还是挤出中午休息时间,整理和建立少管人员的卡片和档案材料。在她担任内勤工作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就把几年未整理的该解管、减刑、领外就学人员的档案材料,整理得井井有条。

1988年8月8日,像往常一样,管教干部带队出工劳动去了。院内的楼里显得很安静。下午3点30分,伙房中队内勤女管教干部杨怀凤从一楼休息室出来,显得异常高兴,她刚向所领导递交了申请休假的报告。前不久,她和爱人分到了一套两室一厅的新房,结婚七年了,总算有自己满意的小家了,她打算休假期间到商店去买窗帘和生活日用品,她心中描绘着新房布置的彩图,充满对未来生活的憧憬……。

就在她锁门的时候,忽然发现楼梯口有一个少年犯模样的人正用刀撬一辆自行车。管教干部多年锻炼出来的警觉驱使她上前盘问:“你是哪个队的?你想干什么?”

女管教干部的突然出现,使这个撬车欲逃的人有些措手不及。他叫张强,是四中队-人员,虽然他年仅16岁,但身材高大,三年-生活还有41天就要结束了,回想起父母对自己的冷淡、责骂,他感到失望、愤恨,强烈的报复心使他产生逃跑的念头,他想跑回家去,向父母进行报复。此时他定睛一看,眼前是个比自己矮半头、身单力薄的女干部。张强显得有些镇静了,回答一句:“你管得着吗?”

管教干部高度的责任感,使杨怀凤脑子里只有一念头:绝不能让逃犯在眼皮底下溜走!杨怀凤上前死死拽住张犯的胳膊,一面高喊?“来人啊!来人啊!”

张犯怕阴谋败露,用力将杨怀凤推向休息室内,一只手反拧着杨怀凤的胳膊,一只手拿刀对着她的脖子威胁说:“别嚷嚷!我干我的,你走你的,你再出声就别怪我了。杨怀凤面对身强力壮的持刀歹徒,毫不畏惧,同罪犯展开了英勇的搏斗。

张犯企图夺门逃跑,杨怀凤挥起拳头向歹徒脸上打去,又顺手从地上抄起一个瓶子向罪犯击去,并对着窗户呼喊:“来人啊!来人啊!”同时,奋力去夺歹徒的刀。丧失理智和人性的张犯,将杨怀凤摔倒在地。杨怀凤倒后仍继续呼喊来人,并一手攥住张犯的手腕,一手与张犯夺刀。张犯用脚踩住杨怀凤的手腕将刀抽回,随即向杨怀凤的喉部猛刺一刀。杨怀凤在喉部受伤的情况下仍竭力呼喊,穷凶极恶的歹徒又向杨怀凤的喉部猛刺数刀,并用酒瓶子猛击杨怀凤的脸部。呼喊的声音渐渐微弱了下来,一颗年轻的心脏停止了跳动。

杨怀凤牺牲时年仅33岁。

歹徒被抓住了。杨怀凤用自己年轻的生命制止了罪犯的潜逃,避免了一起罪犯外逃行凶的重大事故。

杨怀凤忠于职守,无私奉献和不怕牺牲的精神,为广大公安干警树立了光辉榜样,为党的-、-事业谱写了一首壮烈的诗篇。

1988年9月24日,北京市-工作管理局在-礼堂举行大会,表彰勇斗逃犯、光荣献身的杨怀凤。800多名公安干警默默地走进礼堂,怀着崇敬的心情,缅怀和悼念这位北京市少年犯管教所的年轻而又勇敢的女干警。

礼堂内悬挂着一副挽联:

瞬息十载,倾满腔热血,向失足少年教育感化,功绩卓著;

突然一朝,尽战士职责,对持刀歹徒英勇搏斗,光荣献身。

这副挽联,是杨怀凤光辉一生的真实写照。

根据杨怀凤生前的愿望和表现,中共北京市委追认她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市人民政府批准她为革命烈士,-追授她为“全国司法行政系统一级英模”称号,全国妇联追授她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北京市总工会授予她“首都劳动奖章”,北京市妇联追授她为北京市“三八红旗手标兵”。

杨怀凤活着的时候是那样默默无闻,朴实无华;牺牲的时候却是那样英勇壮烈,可歌可泣!她以自己的年轻生命和热血,走完了壮丽的人生之路。



  同年(公元1955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88年)去世的名人:
姚醒吾 (18971988)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浙江省湖州

下一名人:叶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