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福建省 > 宁德市 > 霞浦人物

吴立夏


[公元1912年-1995年]

吴立夏,上东区大湾村(今水门乡小竹湾村)人,民国元年(1912年)3月生。民国22年7月参加红军,民国23年4月,由陈挺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民国25年7月13日,立夏(任班长)率侦察班9人,乔装为农民混在进城的群众中,乘敌人午休时奇袭塔头尾(今东关)保安队1个班,击毙哨兵1人,缴枪12支。撤退途经县下塘,又缴获民团05支。接着随红-移到寿宁和浙江边界地区。期间立夏率侦察班袭击浙江景宁县沙湾村民团,缴枪8支。民国26年7月下旬,闽东红军二纵队辗转到周墩(今周宁县)境内,途经葡萄洋村,与反动大刀会激战,毙敌数十人,立夏身负重伤。同年冬,闽东红军二纵队在宁德石堂整编为新四军三支队六团,立夏任一营二连连长。

民国27年2月,立夏随三支队六团北上抗日。民国28年5月,三支队六团在武进南部地区与江南抗日义勇军(简称江抗)三路军会合后,六团以“江抗”二路军名义向浒野关进逼,立夏任突击队长,率领二-士夜袭浒野关车站,激战半个多小时,击毙日军小队长大丸内等20余人。同年9月下旬,在江阴顾山镇东南,与伪军杨尉、袁亚承等部激战,战斗中立夏再次负伤。之后,他和一批伤病员进入阳澄湖地区,分散隐蔽在横川、长浜、西董浜、张家浜的芦荡中养伤,后中共常熟县委把他们集中安置在董家浜、张家浜(即影片《沙家浜》)港叉的芦苇丛中。不久,被日军和国民党忠义救国军胡肇汉等部获悉,日夜出兵搜捕。时立夏任侦察连连长,他把轻伤员组织起来站岗放哨,根据中共上海组织和常熟县委指示,宣传发动群众,利用河湖港叉建立抗日游击根据地,坚持2个多月游击斗争。后上级调来地方常备队2个连,以老六团人员为骨干,成立“江抗”东路军,立夏任特务营副营长。民国29年5月下旬,“江抗”东路军司令部决定成立第三支队,立夏任支队长。6月中旬,立夏率领第三支队在昆山大凤湾与日军激战,毙伤日军20余人。10月,部队移师扬中整编待命。期间,立夏率200多人,剿灭盘踞在扬中一带的土匪头洛山、洛西兄弟及其匪徒100多人。战斗中,立夏的双腿中弹5处,被送到后方医院治疗。

民国30年“皖南事变”后,“江抗”改编为新四军六师十八旅,立夏任特务营副营长。翌年春,调任五十一团一营副营长。6、7月间,立夏率1个连进入江都、高邮、兴化一带活动,摧毁带家铺日伪军据点,为新四军六师十八旅安全过江扫除障碍。民国32年,立夏带1个连在界首至五垛河路上伏击伪军1个连,毙敌10多人,缴枪10多支。次年上半年,又带领2个排在九里湾土地庙伏击,全歼伪军1个排,缴枪30多支。这次战斗后,立夏调任十八旅江都独立团二营营长。

民国35年底,立夏调任新四军一纵队五团副参谋长。翌年初,在解放兖州城时,立夏带领二营、三营主攻东门,战斗中腰部负伤。民国37年1月,立夏任一纵队五团副团长。5~6月,参加龙王店战役、开封战役和围歼区寿年兵团等战役。之后,奉命到山东惠民县带新兵团,任新兵团团长。

民国38年1月,淮海战役结束后,部队到蚌埠市休整,上级动员福建籍的部分干部回地方工作。9月,在陈挺带领下,闽东老六团的干部同华北南下干部一起来到闽东,立夏被分配在福建省第三军分区(后改称福安军分区)任参谋长兼警备团长。时闽东全境解放,但匪患频繁。立夏率部先赴寿宁剿灭范乃扬股匪,又于1950年8月率部队来霞浦(驻溪南),清剿三都澳沿岸土匪。

1954年调永安军分区工作。1955年转业到地方,先后任三明钢铁厂副厂长、三明市民政局副局长。他在战争年代身经百战,先后8次负伤,身上留下22个弹痕,转业到地方后,从不居功,一心为社会主义建设发挥骨干作用,受到人们尊敬。1980年离休,安置在三明市干休所安度晚年。1995年12月24日,因病逝世,终年84岁。


  经历历史事件:
淮海战役 (公元1948年--公元1949年)


  同年(公元1912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95年)去世的名人:

下一名人:彭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