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福建省 > 三明市 > 泰宁人物

邓家梁


[公元1912年-1940年]

邓家梁(1912~1940),号邓山,参加革命后化名贡直,1912年2月27日出生在泰宁县城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从小生活俭朴,看不惯豪门富户的荒淫无道、欺压百姓的行为。由于勤奋好学,既上学又参加农事劳动,因此博得了亲友的喜欢与赞助,得以念完小学、初中。1926年10月,北伐军入泰,左派的国民党县党部成立,旋即掀起了大革命的风暴。时任杉阳初中学生会主席的邓家梁,在县党部领导下,积极发动和带领全校同学欢迎北伐军,与社会上进步人士一道-高呼“打倒列强!打倒军阀!打倒土豪劣绅”,“男女平等”的口号,并参加打倒以江北固为首的土豪劣绅的斗争,初露了他敢于斗争的觉悟和善于斗争的组织领导能力。1930年7月毕业于县立杉阳初级中学后,以品学兼优被录取到免交学费、伙食费的福建省立师范读书。1933年7月毕业时,又以优异成绩被省教育厅委派到邵武省立小学任校长。这是待遇高且极其难得的职位。但在他心中考虑的不是一己的安逸,而是人民的苦难。当时,泰宁已建立红色革命政权,土地革命的浪潮已席卷闽西与闽西北,邵武也已经有了党的地下组织。家梁本来就对马列主义著作有过研究,于是就积极寻找组织,并在此时加入了共产党,投入了发动群众、迎接红军、解放邵武的斗争。但被国民党新编第四旅旅长周志群所察觉而下令通缉,-逃离邵武。后在党组织安排下,由德国籍天主教神父温崇德出面介绍,于1933年底插班入上海大夏大学学习和做学生工作,于1937年7月毕业。

这时,芦沟桥事变发生,家梁受上海地下党组织和救国会的委派,来到厦门以担任中华中学教员为掩护,在中共厦门工委领导下,创办和主编《抗日导报》,积极宣传抗日救亡的道理和统一战线的正确性和必要性。他所写的《怎样做一个统一战线的实践者》、《救亡的统一组织和工作》等文章,从舆论和社会认识上,在当时的厦门起过很大作用。他还与中华中学的地下党员林松龄一道,组织全校进步师生参加厦门市的文化救亡协会,走向街头,广泛进行抗日救亡的宣传。他亲自作歌、编剧,并上台演讲,推动了当时厦门各界抗日救亡运动的轰轰烈烈开展。

1938年5月初,正当厦门抗日救亡运动热潮掀起之际,日寇准备进攻厦门。10月,日寇在禾山登陆,并用飞机猛烈轰炸市区。当时,根据中共厦门工委的部署,邓家梁等人在中华中学礼堂召开了各抗日救亡团体成员共有108人参加的应变会议。次日渡海到海沧,建立厦门青年战时服务团(简称厦青团),选举邓家梁、施青龙、谢怀丹等15人为“厦青团”干事会成员,将各抗日救亡团体人员分为9个工作队,撤离厦门,开赴闽南、闽中各地开展抗日救亡的宣传工作。其中,以邓家梁为队长、吴秋霖为副队长的漳州南乡工作队,共有10余人,他们深入乡村,广泛开展抗日救亡宣传,路遇敌机轰炸。邓率众奋不顾身抢救伤员,使队员们斗志更加高昂。6月间,在一次宣传活动时,副队长吴秋霖在呼抗日口号时,失口叫了一声:“中国共产党万岁!”造成邓、吴被漳州国民党当局所捕,组织上几经营救,两人才获释。但从此“厦青团”的活动时时处处都受到国民党军政当局的限制和监视。为此,“厦青团”干事会决定举办短期训练班,由邓家梁、洪学礼、张兆汉等人主讲,分批轮训队员,提高了大家对形势和党的政策的认识和理论与工作水平。这年9月,为争取“厦青团”宣传抗日救亡的权利和合法地位,邓又与“厦青团”副团长谢怀丹一道受命赴福州向国民党省府-。在返厦途中至泉州时,闻知国民党当局已将“厦青团”成员武装押解赴沙县软禁,并得到组织上通知留下他两人在泉州一带工作。1939年2月,邓到南安养正中学任教,并任泉州中心县委委员。他从组织读书会入手,组织师生学习《大众哲学》、《艾思奇西行漫画》、《国民舌论》等书刊,同时组建党支部,亲自在进步师生中发展了许集美、黄竹禄、黄筱建等4人入党。自此,该校党支部成为红旗不倒、影响最大的一个党支部,到当地解放时,已先后发展党员59人。在此期间,他更加有理有节地和国民党作斗争,把抗日救亡活动搞得热气腾腾,并创办“抗日歌咏大巡行”,巡回到各地宣传,演唱的歌曲中有好几首就是他自己作词作曲的。1939年9月,邓接任中共泉州中心县委书记。当时,正是国民党掀起第一次-0,工作中困难极大,但邓仍出色地完成了党交付的各项任务。

不幸的是这样一个无比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竟于1940年春,被当做“托派分子”而错杀。其妻,共产党员高倩妙(莆田人)也被害,由于当时情况复杂,所以直到1985年,才经组织上宣布给他两人平反昭雪。



  同年(公元1912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40年)去世的名人:
李林 (19161940) 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福建省三明市尤溪

下一名人:杨志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