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福建省 > 福州市 > 鼓楼区人物

德锜


[公元1913年-1981年]

德锜(1913~1981年)

尤德锜,民国2年(1913年)生于福州兰荷里的商人家庭。曾祖尤孟彪于清嘉庆年间,在福州南街安民巷口开设“尤恒盛”丝线店。后经祖辈努力经营,增设钱庄、百货、棉布、颜料、药材、南北货、土特产、进出口等10余家商业企业,到清末民国初,尤家资产达200余万元成为福州巨商家族。

德锜少年聪颖勤学,在私塾读诗书经史。17岁时,奉父命弃学经商,参与尤家商业企业管理,经常奔波上海、广州、香港等地,他善于吸取各地经商经验,增长经商才干。

民国21年,他与兄长(德钤、德铨)各出资3万元,在台江大桥头开设百龄百货店,由他主持店务。他采取一整套扩展营业措施,提高百龄商店信誉:注重商品质量,实行货真价实、明码标价、童叟无欺营业原则;注重服务态度,营业员不论顾客来自城市、农村,购物金额大小,都一视同仁,耐心热情,并主动介绍商品性能及其用途,做到百拿不烦,百问不厌;在各季节即将来临前,已有适合商品上市销售,形成“你无我有”的商业经营风格;区别不同商品的盈利幅度,如生活日用品(牙膏、毛巾、香皂等)毛利率为20%,进口货、化妆品等毛利率为50%;不论出售商品大小、价格贵贱,都用印有百龄商号纸张包装,以起宣传广告作用,增强知名度。同时,派员在上海设庄,直接向各名牌厂家批发进货,减少中间流通环节,降低货源成本。百龄百货店经他管理,誉满全福州。

民国26年,抗日战争爆发,时局混乱,国民党政府到处派丁拉夫,德锜潜居上海,亲自掌握百龄百货店批购货物工作,遥控福州百龄商业经营。民国34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他回到百龄百货店。当时,货币贬值、抢购风盛,百龄商店受到冲击,亏本甚巨。

福州市解放初期,百龄商店处境困难,福州市人民政府有关领导找他谈心,鼓励他为恢复国民经济作贡献。他即着手制定发展业务计划,变卖两处房产1万多元,增加百龄百货店资金,并动员股东企业的建新隆纱布栈,并入百龄商店,从而加强百龄商店资金实力。1952年“五反”运动后,他又积极响应人民政府关于发展生产、繁荣城乡经济的号召,将存放上海的50两黄金投入百龄商店为资金。因思想积极,经营有方,他多次被选派参加华东各省、市物资交流会,使百龄商店年营业额增加80多万元。1953~1954年百龄商店获利20多万元。他为搞好福州市场供应,他又向福州小百货购销联营处投资2.5万元。同年,德锜被任命为民主建国会福州市委员会副秘书长。1956年百货业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后,他担任福州市百货公司副经理。

1957年,他被错划为 ,后摘帽,恢复名誉。“文革”中,又受到冲击,但他能正确对待,仍积极工作。1980年,德锜任民主建国会福建省委员会副秘书长。1981年因病逝世,享年68岁。



  同年(公元1913年)出生的名人:
龙潜 (19131992)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江西省吉安市永新县


  同年(公元1981年)去世的名人:
李桂林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湖南省岳阳市平江
何维忠 (19031981)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湖南省岳阳市平江

下一名人:吴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