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河南省 > 开封市 > 兰考县人物

王阑西


[公元1912年-1996年]

王阑西(1912.1~1996.5),原名王之坎,曾用名兰溪,出生于河南省兰考县城北街。少聪慧好学,1920年就读于明新小学,1927年考入河南省立第一中学,接受进步思想。1930年考入上海吴淞中国公学部预科,9月参加革命,从事-,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等进步组织。1932年,经同学周正宇介绍,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3年考入上海复旦大学,次年东渡日本,1935年入日本东京早稻田大学学习。其间,经中共上海特支领导,进行进步文化与左翼文学活动,参加由中国留学生组成的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东京分盟,同林焕平、林基路、陈辛人等人办《东流》文艺杂志,并组织新兴自然科学者同盟。1936年与任白戈组织新文化运动总同盟,为负责人之一。同年,在东京组织世界编译社,《世界动向》杂志,同时还组织中国进步留学生成立东京中华 ,进行革命活动。

1937年夏,从日本回国,从事党的文化宣传工作。10月,担任中共河南省文委书记,同范文澜嵇文甫方天逸、姚雪垠等主编《风雨》周刊,该刊物后成为中共河南省委机关刊物,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分析抗战形势,领导当时的河南救亡运动。

1938年10月,任中共鄂豫边区党委委员兼宣传部长。1939年10月,在刘少奇主持的中共中原局机关报《抗敌报》(江北报)任总。在淮南津浦路东的反"扫荡"中,曾护送过刘少奇。1940年11月任中共中央华中局机关报《江淮日报》副社长兼总(刘少奇兼社长)。1941年"皖南事变"后,中共中央发表解决"皖南事变"十二条办法,他逐条发表社论,揭露国民党-顽固派破坏抗日的滔天罪行,阐明共产党对"皖南事变"的态度和斗争策略、方针。同年8月,任中共盐阜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创办《盐阜报》和《盐阜大众报》,宣传党的政策,积极推动党的建设。1942年3月,刘少奇调回延安时,王阑西曾以精心批注的《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相赠。

抗日胜利后,王阑西调到中共中央东北局任宣传处处长。当时,东北电影制片厂搬迁兴山,他常去主持会议,进行调查研究。

1946年长春解放,任中共长春市委宣传部长。9月,创办中共中央西满分社机关报《西满日报》,任社长,兼广播电台台长。1947年底任中共嫩江省委常委兼城工部部长、宣传部长。1948年9月,任人民解放军政治部中南军区(即四野)秘书长,随军南下,先后在天津市军管会和武汉军管会任委员兼文教接管部副部长、第二部长。接管工作结束即回部队,任第四野战军政治部秘书长、宣传部长。1951年调任湖南军区党委常委、政治部主任。

1952年,王阑西奉命调文化部电影事业管理局任代理局长、局长、文化部部长助理兼电影局长。1954年6~9月,他率领主要业务领导人,携带各片种组成中国电影考察团到苏联考察。1955年又创办北京电影学院并兼任第一任院长。荷兰国际著名电影导演伊文思来中国访问时,他陪同刘少奇主席参加接见。后来又在伊文思81岁寿辰招待会上,代表文化部、对外友协、中国电影工作者致祝词。

1956年当选为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8~1959年他组织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影片的创作,形象生动地反映党领导的十年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并举办"国产新片展览月",放映《林则徐》、《万水千山》等十几部故事片,7部纪录片及4部科教片,深得周恩来总理的好评。

1961年春,调任中共广东省委文教部长,后任中共中央中南局宣传部副部长、广州军区党委常委、政治部副主任。1965年任中共广东省委常委、广东省副省长。

1975年,调回北京,任文化部副部长、党组成员,主管电影工作,兼全国文联委员、中国电影家协会常务理事。1978年后,在领导电影系统进行拨乱反正、恢复电影创作等方面,特别是在组织新中国成立三十周年献礼新片的创作中做了大量工作。他还积极开展电影对外交流工作,先后率领中国电影代表团出国访问,加深了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加强了中外电影工作者的联系和业务艺术交流。1981年调任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副主任,同时当选为全国政协第六届委员。1982年著《驰骋中原--刘少奇同志在华中》一书。1996年5月逝世。


  相关院校:


  同年(公元1912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96年)去世的名人:
陈阅增 (19151996) 原生动物学家,教育家 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

下一名人:周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