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山东省 > 烟台市 > 蓬莱区人物

杨朔


[公元1913年-1968年]

杨朔(1913—1968)原名杨毓,字莹叔(1937年改用现名)。蓬莱县(今蓬莱市)城里北街人。当代散文作家。杨朔青年时代随舅父到哈尔滨,在一家英国商行当办事员,并开始研习中国古典诗文。后当英文翻译。“九一八”事变后,他愤然离哈去沪,集资筹办“北雁”出版社,出版抗日进步书籍。1937年赴延安。1938年辗转到广州,发表了反映陕北革命根据地人民抗日斗争的中篇小说《帕米尔高原的流脉》,还写了一些通讯,结集为《潼关之夜》。1939年,参加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组织的作家战地访问团,到达华北抗日民主根据地,随八路-战山西、河北一带,创作了一些歌颂抗日英雄、反映抗日斗争的通讯报道和短篇小说。1942年,在延安中央党校学习, 参加了延安整风运动。1945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到宣化龙烟铁矿蹲点,创作了反映工人生活和斗争的中篇小说《红石山》。解放战争期间转入部队,担任新华社特派记者和师政治部领导工作,转战于华北一带,参加过清风店战役、石家庄战役和平津战役。其间,创作了多篇短篇小说和《北线》《望南山》两部中篇小说。新中国成立后,杨朔任中华全国总工会文艺部部长。1950年赴朝鲜前线,写了许多感人的文章和反映抗美援朝生活的长篇小说《三千里江山》。1954年回国后,调至中国作家协会,任外国文学委员会副主任、主任。1958年后,从事外事工作。曾任驻开罗亚非人民团结组织-中国书记,亚非作家会议中国联络委员会秘书长等职,多次参加国际作家会议和世界和平的国际会议。在繁忙的外事工作之余,他创作了大量反映亚非国家风貌、人民争取独立、自由、解放的优秀散文作品,结集为《亚洲日出》《海市》《东风第一枝》《生命泉》等。他一生的创作成就是多方面的,最突出的是散文创作。建国前,其散文大多为“实录”,报告性较强;建国后,其散文创作越来越讲究整体构思,抒情性逐渐加强。自1956年起,他创作的《香山红叶》《荔枝蜜》《茶花赋》《雪浪花》等作品,感情浓郁,构思精巧,语言清新、绚丽、凝炼,形成了以浓郁的诗意为主要特色的风格,成为人们公认的一流散文作家。“文革”中,于1968年被破孩致死。


  经历历史事件:
平津战役 (公元1948年--公元1949年)


  同年(公元1913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68年)去世的名人:

下一名人:孙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