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广东省 > 珠海市 > 斗门区人物

赵连城


[公元1892年-1962年]

连城(1892-1962),女,又名璧如、冰雪,斗门镇赤坎人,生于澳门。父为轿夫,由于乡霸诬陷而携眷避居澳门,母在澳门替南海望族冯家当保姆。连城12岁时二姐嫁冯家。不久,父母回乡耕种,复遣连城赴澳门二姐家寄食。此时,连城与姐夫之侄冯秋雪相识。

连城约16岁,冯送她入培基小学读书,成绩常为班级之冠。其时,广东民主革命形势高涨,连城与秋雪、古桂芬等组织“非儒会”,与尊孔的同学论战。宣统三年(1911),广州“三·二九”起义后,同盟会员谢英伯高剑父到澳门发展组织,成立同盟会秘密支部,并建立“濠镜阅书报社”作为掩护机关。该社成立大会上,连城登台发言,从反清论及争取女权,闻者动容。女子演说鼓吹反清,在澳门是第一次,成为当时重要新闻。是年春,连城等7位学生成为澳门最早加入的同盟会会员。自此,她更积极筹款支持革命,并参与对清政府海军的策反工作,完成任务较出色。同年夏,连城被派到香港实践女校负责交通工作。该校是同盟会在香港的主要机关之一。她积极在港澳发展同盟会会员,在光复香山的斗争中做了不少工作。武昌起义不久,同盟会陈炯明、王和顺在东江地区率民军起义。实践女校奉同盟会南方支部之命,组织队伍支持民军,连城积极做好支持民军,并随民军向惠州、石龙进发。石龙光复后,又随军赴广州。

民国元年(1912),赵连城与冯秋雪结婚。不久,在澳门创办佩文学校,冯任校长,赵连城任教务主任。民国3年(1914),孙中山解散国民党,组织中华革命党,冯、赵立即参加,从事讨伐袁世凯的斗争。谢英伯高剑父等曾在香港连城家策划讨伐龙济光的活动。其时,陈逸村、林直勉等在澳门联络革命同志,党内重要文件,多交由冯、赵保管。

民国16年(1927)“四·一二”-政变,抵澳门避难革命人士,多到佩文学校。为安全计,冯、赵扩大学校,安置不少革命者任教职员。当时,中共党员杨章甫负责澳门地下宣传工作,他领导之刊物《红旗》、《农工小报》无法付印,后由冯、赵交好友冯非一秘密带往国外印刷,再由冯、赵交寄香港。佩文学校的革命活动引起国民党特务注意,他们勾结葡澳当局扣押冯秋雪,指控佩文学校为共产党机关,迫冯供出共党情况。冯坚决否认,不吐丝毫。连城求谢英伯等人营救,冯才获释。事后,佩文学生大减,难以维持,连城只得另谋职业,先后任广西梧州专署职员、粤桂闽区统税局职员、农林局职员。

抗战前夕,邹鲁夫人梁定慧在广州创办广东妇女习艺所,聘连城为教导主任。连城文学造诣深厚,又善编织,遂兼教学识字、编织,深受学员好评。抗日战争爆发,梁组织战地服务团,为抗日宣传和筹款。连城参加该团,在港澳地区开展活动,把相当一部分筹款送武汉八路军办事处。连城和其他团员曾受周恩来董必武廖承志郭沫若等人的接见和嘉许。民国27年(1938) 10月,广州沦陷,连城一家流离于香港、桂林、昭平等地,日军投降才得回广州居住。

连城关心儿女成长。民国32年(1943)鼓励三子冯敏之考取军校,内战爆发,又令其脱离反动军队,回广州参加爱国-。长子冯伯恒在香港参加由李济琛、蔡廷锴组织的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1949年,在连城的积极支持下,北上参加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建国初,连城动员次女冯锦明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

建国后,近六旬的连城参加街道工作,长期任居民委员会主任,1952年,被选为广州市妇女代表。曾被评为广州市北区军属模范、中区五好积极分子、烈军属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她还是广州市越秀区人民代表、民革成员。1962年病逝于广州。



  同名人物:
赵连城 中国工程院院士·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 江苏省盐城阜宁 [当代]


  同年(公元1892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62年)去世的名人:

下一名人:林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