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浙江省 > 宁波人物

应崇福


[公元1918年-201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

应崇福

应崇福先生1918年6月15日出生于浙江宁波,1940年在华中大学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西南联大清华研究生院的研究生,研究生毕业后连续三年取得了布朗留学奖学金,在布朗大学攻读物理学博士学位。1951年获得博士学位后,由于美国当局阻拦中国留学生回国,他到布朗大学丘尔教授的应用数学系金属物理实验室做研究工作。在短短的三年中,他完成了三篇非常有影响的论文,其中“关于固体中的超声散射”一文,1956年发表在美国应用物理学(J.Appl.phys.)杂志上,成为国际上固体超声散射研究的经典之作。

1955年,应崇福先生婉辞丘尔教授的多次挽留,毅然回国。他一踏上祖国的大地,便全身心地投入到发展祖国的科学事业中,为开创和发展我国的超声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

1960年至1961年底,全国出现了“超声运动”,应崇福先生及时指出超声不是万能的。“超声运动”后的低潮期,他又为超声正名,给荣臻元帅写信,并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阐明要正确认识超声学及其应用,使超声研究回到了正确的科学轨道。

文革中,应崇福先生遭到错误批判,住“牛棚”八个月。1972年,他尚未恢复正常工作,便开始推动声表面波创新课题研究。1978年,他组织成立了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学会,并担任第一届理事长;同年,他组织成立了中国电子学会应用声学分会,任理事长;1981年,当选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第四届副理事长;1985年,中国物理学会声学专业委员会与电子学会应用声学学会合并,成立了中国声学学会,他任第一届理事长;1986年,他再次当选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第五届副理事长。在他的推动下,在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期间,我国从事超声检测与处理加工的工程技术人员达数十万之多,20余所大专院校开设了超声专业,各主要工业部门也建立起了相应的研究机构。全国乡级以上医院都建立了超声诊断常规检查,这些无不包含了应崇福先生的心血。面对超声研究和应用蓬勃发展的形势,应崇福先生深深意识到,作为国家队的中国科学院,应当在提高研究和应用水平上下功夫,推动学科发展,他在坚持应用研究的基础上,毅然决定把研究重点转向基础研究上来。

1991年至1995年,应崇福先生负责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激光超声研究”,在非金属材料的激光超声研究中取得了独具特色的创新成果。在《Ultrasonics》等国际杂志上发表了数篇有重要学术价值的论文。

1993年,应崇福先生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1996年,荣获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科技成就奖。

1999年3月,八十多岁的应崇福院士还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声空化物理和化学效应的机理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创新性成果。2004年4月,应崇福院士组织召开了第222次香山科学会议,重点研讨声空化的研究工作,开辟了声空化的应用领域研究,提出了 “声空化工程”的概念。2006年,他应邀在全国声学会议上,做了“声空化工程”问题的大会报告。2009年,他的“利用刹管法研究液体含气量对空化的影响”的论文发表在《中国科学G》杂志上。2010年8月声空化工程又取得重要突破,他揭示了有声场的地方不一定都产生空化,解释了声空化为什么不能进入大容器内或作用到较远的地方等问题。2010年,92岁高龄应崇福院士,在高原缺氧可能对身体产生伤害的情况下,毅然决定出席在云南腾冲召开的全国物理声学学术会议,并在会上作了关于声空化研究的相关报告。

应崇福院士在科研和教学等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获得过4项科学院科技成果奖(其中2项院重大成果奖、1项院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院重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奖和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和1项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先后在《J.Appl.phys.》, 《J.Acoust.Soc.Am》,《Ultrasonics》,《Wave Motion》等国内外期刊杂志上发表论文近百篇;培养了20余名硕士、博士研究生;著有《超声学》等专著三部;一直担任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应用声学》杂志主编,兼任《声学学报》副主编,英国《Ultrasonics 》国际顾问委员,美国《Wave Motion 》编委。

应崇福院士在“八十载回首”中写道:“我常想,人体真是个绝妙的机器。机器的每一个部件,一工作就是几十年。在这几十年里,不少部件从不敢休息,像心脏,它不能说请个假去打半分钟的盹,人们真应该感谢这些部件的敬业精神,但显然也要明白,如果有一天有一两件部件不得已告退,那也是很自然、很必要的事,算不了什么大意外。另一方面,蜡烛也是很奇妙的。在完全点完之前,它还可以点燃发光,有时只剩一小片已熔的蜡油,只要烛芯还能站立,这个形态已变的蜡烛还可以点上一分半分钟的。那么何必不点呢?” 这些正是他一生真实的写照。

应崇福院士毕生追求占领科研制高点,他高屋建瓴,敢为人先,是学术上的急先锋,是学生们的恩师与楷模。在科研上他实事求是、严肃认真;在教学上他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在生活上他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应崇福先生严谨求实的态度、坚忍不拔的意志、朴实无华的作风、追求卓越的理念,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精神,赢得了“声超穹宇、上德若谷”的美誉。在通往科学高峰的道路上,应崇福院士从自己亲身从事的科研活动出发,为他的学生们高度凝练出了从事科学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即“观察、分析、总结、反思、矫正”。这是一个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动态过程,也是在科学研究中应该遵循的一般原则。应崇福院士倡导的“爱岗敬业、爱国奉献的传统;虚怀若谷,海纳百川的胸怀;学术独立、自主创新的理念;严谨求实、追求卓越的精神”,一直激励着青年学才踊跃献身于我国超声事业的发展。

我国著名物理学家、超声学研究奠基人、声学领域著名教育家,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第四、五届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创建者之一,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应崇福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1年6月30日19时48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相关院校:


  同年(公元1918年)出生的名人:
业治铮 (19182003) 中国科学院院士 江苏省南京
阳含熙 (19182010) 中国科学院院士 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
张效祥 (19182015) 中国科学院院士 浙江省嘉兴海宁
张作梅 (19181998) 中国科学院院士 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
赵洪璋 (19181994) 中国科学院院士 河南省鹤壁市淇县


  同年(公元2011年)去世的名人:
张滂 (19172011) 中国科学院院士 江苏省南京
朱光亚 (19242011)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湖北省武汉汉南区
周锡元 (19382011) 中国科学院院士 江苏省无锡
吴阶平 (19172011)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江苏省常州
王大珩 (19152011)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江苏省苏州
张永山 中国科学院院士 河南省

下一名人:尹赞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