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尧都区人物

卫登


[]

卫登,西汉汉武帝时期人,生卒年不详,大司马大将军卫青的第三子,皇后卫子夫的侄子,大司马骠骑将军霍去病和太子刘据的表弟。幼年时受封发干侯。

襁褓封侯

卫登,汉武帝时期大将军卫青第三子,上面有两个哥哥:卫伉卫不疑

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汉军十余万大军出征,长平侯卫青任车骑将军,率领众将分高阙、朔方、右北平三路征伐匈奴。卫青率大军急行军六、七百里,趁黑夜包围了轻敌的匈奴右贤王。此役俘虏了右贤王的小王十余人,男女一万五千余人,牲畜有几百万头。汉军大获全胜,高奏凯歌,收兵回朝。

汉武帝接到捷报,派使者捧着大将军的印信,到军中拜卫青为大将军,加封食邑6000户(汉书为8700户),所有将领归他指挥。卫伉卫不疑卫登年幼,也被喜出望外的汉武帝封为列侯,卫青立刻推辞并为将士们请赏:“微臣有幸待罪军中,仰仗陛下的神灵,使得我军获得胜利,这全是将士们拚死奋战的功劳。陛下已加封了我的食邑,我的儿子尚在襁褓中,毫无功劳,陛下却分割土地,封他们为侯。这样是不能鼓励将士奋力作战的。他们三人怎敢接受封赏。”

汉武帝表示:“我没有忘记诸校尉的功劳,同样也会嘉赏。”于是封卫青长子卫伉为宜春侯,次子卫不疑为阴安侯,幼子卫登为发干侯,均食邑1300户。随后又封赏了随从卫青作战的公孙敖韩说公孙贺、李蔡、李朔、赵不虞、公孙戎奴、李沮、李息、豆如意等。

发干侯国

元朔五年四月丁未日,卫登和哥哥卫伉、卫不疑同日封侯。

卫登的封地发干侯国在东郡发干县,《史记·建元以来侯者年表》索隐曰:“志县名,属东郡。”今山东莘县东北40华里的河店乡马桥村。元朔五年春始封,有1300户。

东汉建武年间,皇后郭圣通的堂兄弟郭匡也曾经被封为发干侯。

酎金失侯

酎金,是汉代诸侯献给朝廷供祭祀之用的贡金。诸侯献酎金时﹐皇帝亲临受金。所献黄金如份量或成色不足,即为“坐酎金”治罪,王削县,侯免国。 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由于列侯无人响应号召从军赴南越,九月武帝借酎金不如法夺去一百零六名列侯的爵位,包括卫不疑和卫登、将领公孙贺韩说赵破奴等人。

卫不疑和卫登酎金案时已封侯十二年,但二人当时也不过十二三岁年纪。酎金案时,武帝有可能故意同时剥夺一些宠臣近臣的侯爵位,以堵诸列侯之口,震慑群臣。

不过,做为长平侯卫青之子,即使失侯,卫登依然可以在成年后获得相应的爵位和待遇。

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效律》:“不为后而傅者,关内侯子二人为不更,它子为簪袅;卿子二人为不更,它子为上造;五大夫子二人为簪袅,它子为上造;公乘、公大夫子二人为上造,它子为公士;官大夫及大夫子为公士;不更至上造子为公卒。”

汉承秦制,爵位制度从低到高为:一级曰公士,二上造,三簪袅,四不更,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十左庶长,十一右庶长,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上造,-上造,十七驷车庶长,十八大庶长,十九关内侯,二十彻侯(又称列侯、通侯)

虽然现知的汉代律令里没有列侯之子如何封爵的规定,但是,根据《二年律令·效律》可知,关内侯和以下的爵位“不为后而傅者”,即不继承父亲爵位的儿子成年后可以封爵,那么,做为最高爵位的列侯之子,卫登成年后自然会得到相应的爵位和待遇。

奉诏复家

网上有谣传征和二年巫蛊之祸中卫家满门覆灭,实为误读了《汉书·外戚传》中“卫氏悉灭”一句。史书明确记载了这场大祸牵连到的卫青后人仅卫伉一人,卫不疑和卫登并没有被波及的记录。所谓卫氏悉灭,是因为卫氏亲族和姻亲中在朝堂上举足轻重或稍有分量的人物——卫皇后、太子公主、丞相公孙贺、卫伉等人皆受诬陷而死,卫氏在朝中的势力“悉灭”,而不是指卫家满门皆亡。古代史书用词严谨,全家因罪被处死,按汉律叫“族”或“族灭”,而卫氏很明显没有族灭。

根据《汉书·外戚恩泽侯表》可知,卫登一脉在汉宣帝时期复家。

汉宣帝元康四年(公元前62年),诏赐青孙(卫登之子)钱五十万,复家。

汉成帝永始元年(公元前16年),青曾孙玄(卫登之孙卫玄)以长安公乘为侍郎。

汉平帝(实为王莽当政)元始四年(公元4年),赐青玄孙赏(卫登曾孙卫赏)爵关内侯。

野史轶闻

东晋文人葛洪的《西京杂记》中有这样一条笔记:“卫将军青生子。或有献騧马者。乃命其子曰騧。字叔马。其后改为登。字叔升。”

大将军卫青的小儿子出生时,有人送来一匹普氏野马以示祝贺。千百年来,汉民族最缺少的驯畜就是马,这也是当时的西汉王朝之所以长久受制于匈奴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卫青收下礼单后异常高兴,干脆给孩子取名卫騧,表字叔马。

但是卫騧这个名字并没有被长期使用下去,卫青最终给儿子改名叫卫登,字叔升。

人物关系:
爷爷:
奶奶:
父亲:
卫青 (?~前106) 十七史百将传
兄弟:
叔伯:

下一名人:卫不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