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湖北省 > 孝感市 > 安陆人物

郭令智


[公元1915年-2015年,中国科学院院士]

郭令智

郭令智(1915年4月4日—2015年8月5日),号叔明。出生于湖北安陆。地貌学家、区域地质学家、板块构造学家。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56年加入九三学社。

郭令智出身于书香门第,祖父任过山西运城、永济等县的知县,父亲毕业于山西大学堂化学系,在山西当过中学化学教师,深明科学救国之道。郭令智在父亲的影响下,从小喜爱自然科学,并喜欢阅读科学家传记。后来他读到地质学家李四光的著作,受到很大影响,立志研读地质科学。1934年高中毕业后,考取中央大学地质系。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以后,他随校西迁,在重庆沙坪坝读完大学,1938年毕业,留校任助教,至1946年先后在中央大学、云南大学任助教,中国地理研究所任研究助理员、助理研究员。1946—1949年任台湾大学副教授,台湾省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员。1949年,赴英国伦敦大学皇家学院做研究工作。1951年,携妻带子冲破重重阻挠,回到人民共和国的怀抱。

20世纪40年代,郭令智从事河流地貌、冰川地貌的研究,指出大巴山第三纪末到第四纪的砾石层的出现,说明该区在当时是处于准平原状态(侵蚀面),嗣后抬升形成大宁河这一叠置河流。他对康定—道孚和大巴山等地冰川类型、冰期划分和冰蚀地貌研究都提出了新见解,并为苏联学者所引用。

郭令智和李承三、袁见齐发表的《西康东部地质之检讨》一文,将大陆地壳的构造单元划分为侏罗式盆地褶皱、盆地边缘褶皱和地状断层三种类型。他们发现向西倾斜、倾角30度左右的古生界向东北盆地方向推进,匍匐在侏罗系之上,此乃向盆地推进之逆掩断层。他和李承三发现,大巴山南部边缘构造同样自北向南大规模向盆地方向逆掩推进,并对盆地边缘褶皱的规律有了进一步认识。这对指导普查勘探油气资源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国际地质界后来研究前陆盆地褶皱—冲断带构造体系奠定了理论基础。

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中期,郭令智和俞剑华、施央申等在研究华南大地构造时指出,华南是加里东褶皱区,即古生代造山区。以江南地背斜为核心划分出内部优地槽带(靠海一侧),外部冒地槽带(靠大陆一侧)。同时,用沉积学的观点分析,认为“江南地背斜在震旦纪—早古生代为岛弧构造形象,它控制着华南地槽褶皱区构造演化和沉积建造分带性”。这一认识不仅在理论上阐明了华南为一活动造山区,而且为寻找金属矿产提供了理论根据。郭令智、施央申和学生们通过对华南及扬子地区区域地质研究并参阅大量中外资料文献,发表《论地质构造的形成和发展两种形式——继承和上叠》等10多篇论文,认为在一次造山过程中,在地壳正性隆起的上叠构造地区,不整合表现得非常明显,而在负性构造区,不整合面是可以不存在的或表现为假整合,在地质剖面上表现为连续的沉积。这一构造演化规律的发现,理论上说明了地壳运动的不均衡性;实践上指出了在上叠构造区寻找金属矿床,在继承构造区寻找煤、石油和天然气等非金属矿床的可能性,在方-上解决了造山运动是否存在这一长期争论的问题,引起极大反响。郭令智认为,地球科学的生命力在于它的现实主义原理。他把中、新生代以来的造山带与古老地质时期的造山带进行比较研究,和施央申、马瑞士共同提出在大陆上鉴定古板块构造运动留下的痕迹——古弧沟系的8项标志:蛇绿岩套、钙碱性火山作用、对变质带、岛弧复理石、矿产空间分布规律、混合花岗岩和花岗岩带、构造混杂岩和超壳深断裂带。郭令智强调这8项原则要全面分析。这些具有方法学意义上的研究,为板块构造“从大洋走向大陆”做出了重要贡献。

元古代地质时期是否有板块运动,在国内外地质学界是一个有争论的问题。郭令智认为,元古代的造山带与中、新生代造山带没有什么差别。经过深入细致的研究,他和施央申、马瑞士、卢华复首次论述了华南从中元古代开始就有岩石圈板块向扬子大陆东南边缘俯冲,形成江南元古代沟、弧、盆构造系。郭令智等在1973年最先鉴定出扬子大陆东南缘这个俯冲—碰撞带。嗣后,详尽论述了江南元古代俯冲—碰撞造山带不仅在纵向可划分出沟—弧—盆构造带,而且在横向上不同地段岩石组合和构造演化都有一定差异性。在华南造山区,人们发现有比造山带形成时代更老的“陆块”。实际上造山带中的“陆块”就是移置整体。郭令智和施央申、马瑞士、卢华复等对华南元古代和早古生代地体运动史做了深刻分析,提出江南元古代岛弧和早古生代武夷—云开岛弧构造由于受地体碰撞、拼贴、离散而经历了复杂的历史和强烈变形,构成了一幅复杂的镶嵌状构造或拼贴构造图案。郭令智对板块构造与地体构造历史的再造,使华南构造研究从几何学进入到运动学的一个新阶段。关于高温—低压变质作用的形成机理,郭令智和施央申、马瑞士等指出低压变质带出现在岛弧(火山山弧)—火山深成作用形成以后,由于在它之上叠加的断裂作用,导致了红柱石—硅线石带的角闪岩相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和混合花岗岩“三位一体”的出现。郭令智在板块构造理论研究的同时,非常重视板块构造理论应用于生产实践,指出了寻找金属矿床和油气资源的远景地带。

新中国成立初期,工农业建设迅速发展。为解决能源之需,他赴长兴煤田进行煤田地质调查。为修建三门峡水库,他和薛禹群等进行库区勘察。1956年,他与肖楠森、张祖还和孙鼐等对南京长江大桥桥址进行勘察选址,向铁道部提交勘察报告。1956—1982年,他任区域地质教研室副主任、主任。1959年,作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到北京参加国庆观礼团。

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中期,他开始研究新的科学领域。为揭示地壳演化规律,他和施央申等指导并带领青年教师及研究生,在华南地区进行系统的野外地质考察,用地槽学说指导华南区域大地构造研究工作,撰写10多篇科学论文,对地壳构造演化规律提出若干有科学价值的见解。1956—1966年他和施央申等合作培养硕士研究生12名、进修教师10余名。1961—1966年,他任高教部地学教材编委会委员。

郭令智是较早把板块构造理论引进我国的学者之一。20世纪60年代后期,地球科学中的活动论再度兴起,这时正是“文革”灾难十年。为把国际上地质学的前沿研究问题介绍给生产第一线工作的我国地质工作者,1973年暑假期间,他冒着酷暑到浙江、江西、湖南、广西等省做野外工作,并在湖南做了《板块构造理论的基本观点》的报告,着重论述了板块学说的发展概况和基本内容,为在我国普及板块构造理论做出了贡献。后来,他又分别在地质矿产部、冶金工业部、石油工业部等有关单位举办的板块构造理论学习班讲课。他和他所领导的科研集体重新思考地质学的经典理论,并对华南各省进行实地考察。他和施央申、卢华复、马瑞士等合作,为国际地质大会、国外学术刊物和国内有关地质杂志撰写了数十篇有关板块构造方面的论文。

20世纪70年代以后,郭令智所领导的研究集体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大量科学论著,多次得到国家有关单位的奖励。《华南区域大地构造》于1987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华南花岗岩的地质地球化学及成矿规律》于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西太平洋中、新生代活动大陆边缘和岛弧构造的形成及演化》于1984年获江苏省重大科技成果奖一等奖,《中国东南及其邻区活动大陆边缘板块构造及成矿关系》于1985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中国东南大陆边缘板块构造》于198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20世纪八九十年代,郭令智多次出访日本法国美国泰国等国家,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

郭令智历任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导师,南京大学副校长、代校长、顾问,国家教委地学学科评议组组长、地学规划组组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对比计划224项和267项负责人等。郭令智发表150余篇论著(包括与他人合作),其中关于地貌学和工程地质方面的21篇,区域地质构造方面的24篇,板块构造方面的62篇,在国际学术会议和国外刊物上发表的12篇。1978年,他被授予江苏省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1990年被国家教委和国家科委授予高教先进工作者称号,1999年被授予李四光荣誉奖及何梁何利地球科学奖,2001年被授予江苏省研究生教书育人奖。

郭令智信奉科学的生命力在于奉献、探索、突破和创新。他经常推荐中青年教师的科研成果出版,鼓励青年人在科学上“冒尖”,鼓励学生在科学上超过自己。

来源:九三学社中央宣传部


  郭令智相关
  相关院校:


  同年(公元1915年)出生的名人:
郭文魁 (19151999) 中国科学院院士 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区
冯新德 (19152005) 中国科学院院士 江苏省苏州吴江
姜圣阶 (19151992) 中国科学院院士 黑龙江大庆林甸县
陈冠荣 (19152010)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上海市
曹本熹 (19151983)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上海市


  同年(公元2015年)去世的名人:
傅家谟 (19332015) 中国科学院院士 湖南省益阳市沅江
黄维垣 (19212015) 中国科学院院士 福建省莆田市
丁夏畦 (19282015) 中国科学院院士 湖南省益阳市桃江
李小文 (19472015) 中国科学院院士 安徽省池州贵池
林为干 (19192015) 中国科学院院士 广东省江门市台山
陆启铿 (19272015) 中国科学院院士 广东省佛山市

下一名人:郭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