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安徽省 > 淮南 > 寿县人物

方振武


[公元1885年-1941年]

方振武(1885~1941),原名方运策,字叔平、寿县瓦埠镇人。出生于贫寒家庭,母早逝,父靠挑担卖油为生。方振武十五、六岁时,即以挑水为业。

光绪三十二年(1906 年),考入安庆武备练军学堂。毕业后,投安庆马炮营当兵。光绪三十四年,参加熊成基领导的马炮营起义,事败被俘,在押送六安途中脱险。不久,即投奔南京清军第九镇统制徐绍桢所属冷御秋部当兵。辛亥革命时,徐绍桢南京举行起义。方振武在与清军张勋部作战中,建立战功,被提升为队官、管带(相当连长、营长)。讨袁战争失败后,逃往日本,入尚武陆军学校,谒见了孙中山,加入中华革命党。

民国6 年(1917 年),方振武由日本回国,根据孙中山指示,到徐州、山东、联络旧部,组建“铁铜队”,准备重建革命武装。民国13 年9 月,方振武参加孙中山在韶关北伐誓师,被任命为北伐军支队司令,后因北伐军回师广州戡乱,方振武遂重返北方。是年,投奉系军阀张宗昌部,任梯队司令,后任直鲁联军军长。民国14 年10 月,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后,方振武在肥城起义,率部脱离张宗昌,加入了冯玉祥的国民军,任国民军第四军军长。民国15 年,国民军撤出北京,向西撤退时,方振武在晋北战役中,屡立战功。“五原誓师”后,方振武任国-军第五军军长。次年5 月,任国-军援陕总指挥兼第一路军总司令,率部从五原出发,奔赴咸阳,在候儿塞大败吴佩孚所属刘镇部。解了杨虎城部之围。

民国17 年春,方振武任第二集团军第四军团总指挥(亦说第九方面军总指挥),参加“二次北伐”,首次攻克济南,任济南卫戍司令。

民国18 年春,方振武部被调防到南京,改编为第六路军,任总指挥兼津浦铁路南段警备司令。不久,兼任安徽省主席。此时方振武与石友三等军官密谋反蒋,不幸事泄,被蒋电召南京,关押于陆军监狱。

民国20 年,“九·一八”事变后,方振武获释,去欧洲考察。民国21 年夏回国。方振武变卖全部家产,凑集10 万元作抗日军费,随即秘密离开南京,到山西介休,与旧部鲍刚、张人杰等共商组建“抗日救-”。民国22 年3 月1 日,在介休举行誓师大会。会后,方振武立即率部北上抗日。蒋介石何应钦得悉后,百般加以阻拦。部队到达定县,时任北平行营主任何应饮派员去告诉方振武:“抗日之事中央自有计划,不可操之过急。”蒋介石亦电令方振武:取消抗日救国旗帜,部队只能南开去剿红军,不许北上,否则要牵动大局。方振武拒不执行蒋介石的命令和何应钦的无理要求,继续率部北上。何应钦调集7 个师的兵力进行堵截。方振武身先士卒,击溃何应钦堵截部队。5 月10 日,方振武在行军途中发出通电,再次表示:“宁为战死鬼,不作-奴,耿耿愚忱,可质天日。”5 月中旬,部队到达察哈尔省宣化地区。宣化县民众召开欢迎抗日救-大会,方振武在会上咬破中指,在一块白布上血书“有我无敌,有敌无我”8 个殷红大字,以示抗日到底的决心,亦激励抗日将士斗志。

5 月26 日,冯玉祥在张家口通电成立“察绥民众抗日同盟军”,冯自任总司令。方振武立即通电响应。电文写道:“振武不敏,实率数万健儿,竭诚拥护,修我刀剑,歼彼凶残,胜利为少康之一旅,失败为田横之五百”,率部到张家口,加入抗日同盟军。

6 月15 日,察绥民众抗日同盟军在中共地下党组织的推动下,在张家口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方振武就任抗日同盟军前敌总司令,吉鸿昌任前敌总指挥。6 月21 日,方振武、吉鸿昌两将军率部出发,直指多伦。6 月22 日至7 月12 日,先后收复康保、宝昌、沽源、多伦4 城镇,将日伪军逐出察哈尔省,共毙、伤日军1000 余人,俘数百人,是为“九·一八”事变以来,中-民抗日的首次空前大捷。捷报传出,举国振奋。在全国人民的拥护和支持下,同盟军抗日情绪更加高涨。7 月26 日,同盟军在张家口正式成立“收复东北四省计划委员会”,准备进一步收复东北失地。然而南京国民政府却千方百计破坏抗日同盟军的抗日计划。7 月8 日,国民党调集10 万兵力,问张家口逼进,攻击同盟军。7 月28 日,蒋介石、汪精卫向冯玉祥发出最后通牒,逼冯玉祥停止抗日。在日、蒋联合逼迫下,冯玉祥离张家口回泰山。

8 月16 日,方振武毅然出任抗日同盟军代理总司令,继续坚持抗日。蒋介石一面以兵刃相加,一面用重金收买同盟军所属部队,致使抗日同盟军由10 万人锐减到1.5 万人。方振武对此通电全国,揭露国民党当局的卑劣行径。电文写道:“为此公然与关东军采取联络之战线,实为世界-史中未见之奇迹。方振武等在内外夹攻之恶梦中,深痛民族有此不磨之污点,较之四省之失,更为可耻……。振武在四省沦亡之日,无复偷生之念。正义所在,不辞汤火,光荣之死,甘于鼎饴……”。不久,方振武、吉鸿昌两将军接受中共前线工作委员会建议,在张家口举行会议,讨论整顿队伍、继续抗日计划,将“民众抗日同盟军”易帜为“抗日讨贼军”,方振武任总司令,吉鸿昌任总指挥,采取兵分三路,南指北平,攻击蒋军,计划夺取北平作为抗日根据地。会后,方振武、吉鸿昌分别挥师进击,先后攻克丰宁怀柔等地。两军在长城会师后,进入《塘沽协定》的所谓非武装区,抗日讨贼军进入此处,像一把 插入日、伪、蒋腹心地带。9 月26 日,进占距北平仅60 华里的高砀营,北平震惊。此时,日、蒋勾结联合攻击抗日讨贼军。抗日讨贼军经转战,于10 月12 日,主力集结在顺义牛栏山地区,被日、伪、蒋军重重包围。方振武见突围无望,为使抗日将士免遭无谓牺牲,于10 月16 日,应国民党军第三十二军军长商震及北平慈善八大团体代表的邀约,到商震司令部进行谈判。商震在蒋、日的逼迫下,将方、吉两将军押送北平。途中由于商震暗助和押送士兵对抗日英雄敬仰遂脱险。方振武经天津-欧洲,继续进行抗日活动。

民国24 年8 月1 日,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方振武在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于巴黎创办的《救国时报》上,连续发表文章,积极拥护中共关于建立抗日统一战线的主张。民国25 年,他在巴黎发起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同盟”抗日救亡团体,并创办《国人公认》刊物。

民国26 年,“七·七”事变后,蒋介石-接受中共“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建立广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方振武得悉后,立即由威尼斯回到南京,谒见蒋介石,要求参加抗日。蒋只委任他为军事参议院参议兼办公厅主任。“八·一三”淞沪会战后,上海沦陷,南京危在旦夕。方振武目睹国事日蹶,却一筹莫展,痛苦非常。在参加抗日无望的情况下,遂去广西桂林兴办农场,收容安徽籍难民和-学生。其间,他积极组织人力、物力,并通过华侨捐款,购置0弹药,准备再度奔赴抗日战场。蒋介石得悉后,派特务对其干涉监视,方振武遂迁居香港,继续开展抗日救亡活动。

民国30 年12 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方振武决心回国参加抗日。他刚踏入广东省境,即被国民党特务逮捕杀害。



  同年(公元1885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41年)去世的名人:

下一名人:柳志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