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广东省 > 汕头市 > 金平区人物

张敏


[公元1908年-1937年,革命烈士]

张敏,原名张义恭,字章邑,1908年8月8日出生于广东省澄海县下蓬区岐山乡张厝村(今汕头市升平区)的一个农民家庭。父亲张喜富因生活所迫,到新加坡谋生。母亲李玉音,是一个勤劳的农家妇女,家中兄弟姐妹六人,靠租种几亩水田及侨汇收入维生。张敏1岁时就读于本乡报本学校。

1923年冬,彭湃来到汕头组织惠潮梅农协筹备处,传播海陆丰农民运动的经验,张敏参加彭湃主持的海陆丰农民代表大会后,为彭湃宣传的理论所鼓舞,他积极参加农会活动,挨家串户宣传农运。

1925年,岐山乡成立农民协会,张敏被选为负责人。

随着革命运动的高涨,农民运动也不断发展。1926年春,下蓬区成立农会,张敏当选为区农会负责人,并参加中国共产党。当年夏天,汕头市郊成立农会(时下蓬、鳄浦、?江三个区划归市郊),张敏为郊区农会委员,农会建立了农民武装,同年秋天,张敏组织的岐山乡减租斗争取得了胜利,农民深受鼓舞,积极参加农运。在张敏的努力下,岐山农会成为下蓬区农民运动的典范。

1927年4月,蒋介石制造四一二事变,大肆-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革命进入低潮。张敏协同吴焕珠、许怀仁、庄少培率郊区农民自卫军在铁路沿线打游击。同年9月,南昌起义军进潮汕,张敏带领郊区农民自卫军,配合起义军攻占汕头。后郊区农民自卫军与市工人纠察队合编为广东工农革命军东路第一独立团。南昌起义军撤离汕头后,张敏带独立团回桑浦山,坚持武装斗争。1928年3月,张敏当选为中共汕头市委常委兼 委员。他带领第一独立团打游击,袭击敌警队,一时成为敌人的心头之患。国民党汕头当局又恨又怕,悬红300大洋缉拿他。敌人抓不到他,便拿亲属开刀,把他的弟弟判了13年徒刑。同胞兄弟因自己而遭连累,张敏非常难过。但革命的理想,使他不能放弃自己的责任。张敏很坚定地对母亲说︰“共产党的斗争是正义的,穷苦人是支持我们的,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够取得胜利。”不久,张敏奉命调往东江特委工作。

1931年春夏,张敏任中共潮澄澳工委委员,负责潮汕铁路一带工作。张敏以办肥皂厂为掩护,举办识字班和夜校,培养一批革命骨干,组织农会、工会、赤卫队,恢复桑浦山游击区的革命斗争。1933年8月,张敏担任潮澄澳县委常委,年末,担任县委书记。在浮凤区建立苏维埃政权,开展土地改革。1935年夏秋,反动派龙光部攻陷大南山革命根据地,又集结兵力进攻浮凤苏区。县委机关和红军红三大队被迫转至闽粤边界,山区寒冷,又缺粮食和御寒衣服,张敏和机关同志们同生死,共患难,坚持斗争。1936年初,张敏担任中共闽粤边区特委常委,分管潮澄饶县委和云和诏县委工作,他开辟乌山革命根据地,重点抓好党的组织发展和基层建设。不到一年就发展了五个区委,100个党支部,党员500多人,农民武装1000多人,并开展抗捐、抗税、抗租和分田分谷的斗争。

1937年7月16日清晨,红三团的官兵们,在刚就任团长何鸣的带领下,赶赴漳浦体育场,与国民革命军一五七师汇合,以便共同抗日。

然而,一五七师要置红三团于死地。张敏凭借多年的对敌斗争经验,已察觉一五七师的合编行动有诈,他急需要和同志们研究情况,作出决策,保全红三团。

但悲剧还是发生。7月16日上午,当红三团进入漳浦体育场后,一五七师迅即紧缩包围圈,强令红军放下武器,缴械投降。16日下午张敏在诏安县长埔乡月港村召开县委书记会议,共同分析敌情,研究抗日及反击顽固派的对策。岂料事机不密,敌人亦已先行布局,密令闽省保安团头子沈东海派兵包围会址,并向会场乱枪扫射。张敏立即指挥大家突围,但敌众我寡,地形也极为不利,未能冲出重围,张敏等12名县、区以上干部被捕,有一位同志在突围中牺牲。这就是历史上所谓漳浦事件和月港事件。张敏入狱后,坚贞不屈,大义凛然,严正斥责国民党反动派破坏国共合作抗日的罪责。敌人为掩盖其罪行,匆匆下毒手,7月20日公然杀害月港事件中被捕的中共干部。距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不到半个月,充分暴露出其消极抗日、积极-的真面目,从反面教育了全国人民。张敏等在诏安县城至城郊良峰山麓的刑场途中,大声揭露国民党当局背信弃义,破坏合作,破坏抗日的事实,临刑前,他高呼“反对国民党破坏合作抗日!”“中国共产党万岁!”这位党的优秀干部,牺牲时只有29岁。

解放后,诏安县人民为悼念张敏等同志,把骨灰移至县城南门头,立碑铭记。1957年,广东省人民政府追认张敏为革命烈士。1958年4月15日,澄海县人民公园建起一座烈士碑,张敏的英名铭刻于碑上。



  同名人物:

  同年(公元1908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37年)去世的名人:

下一名人:张其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