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广东省 > 梅州市 > 梅江区人物

刘锦庆


[公元1926年-1999年]

刘锦庆(1926—1999),梅江区三角地上坪村约亭顶人。香港工商界知名人士、社会活动家,香港义安公社、香港嘉应商会等社团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早年失怙,依靠母亲抚养成长,深受其勤劳简朴,善良德惠的熏陶,使他从小就有勤奋自爱、搏斗向上的精神。他先后就读于水白中学和东山中学。正读东中高二时,因家境贫困而中途辍学,离开学校,走向社会。

1947年春,刘锦庆到香港谋生,在同昌兴南洋出入口庄任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他认定中国货在国际市场将以物美价廉的竞争潜力赢得光明前景,在九龙旺角钵兰街创办了中国第一家经营国货的中国宏兴贸易国际公司,后发展为宏兴(集团)公司。其属下子公司中国宏兴药品有限公司,对推销国产成药有卓著成绩,远销世界五大洲几个国家和地区。并帮助梅州制药厂老牌生产“喉风散”提高质量,改善包装和喷剂瓶,增强这种药的竞争能力。由此,刘锦庆被誉为“卖药大王”。刘锦庆虽忙于商务,但却喜欢文学艺术,偶或为文,风趣幽默,雅俗共商。由他主编的《嘉讯》、《文丛》和新撰的《欧美见闻》、《澳纽之行》等诗词歌曲、游记杂文均极受文化界的推重和赞赏,有“中总才子”的美誉。

刘锦庆一向热爱桑梓,是全国侨联委员、广东省人大代表、省工商联常委、梅州市首届荣誉市民。早在70年代初,他就和当时的香港嘉属(应)商会老会长李济平、黄鸿粼等紧密配合,冲破重重困难和阻力,组织一批批香港同胞回乡观光,使许多对祖国和家乡陌生的港胞逐渐消除疑虑。与此同时,邀请数十批省、市、县、区等各界干部、领导赴港考察。在联络、沟通侨情乡谊,外引内联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首先集资近百万元,支持程江氮肥厂改善生产和运输设备,修建人境庐、恢复强民体育会及兴建该会所大楼的溜冰场。1985年和曾宪梓等倡议兴建梅县12级大型体育看台。1979年和1985年,他和曾宪梓率领香港义安公社瑜园青年足球队和香港东升足球队曾3次到梅州访问。1981年和1985年梅县女足赴穗参加及梅县少年足球队赴京逐鹿全国“幼苗”、“萌芽”、“希望”三杯决赛,刘锦庆、曾宪梓均亲临营寨看望,鼓舞士气,促使各参赛队争得荣誉,为足球之乡增添光彩。梅县飞机场建设,嘉应大桥、畲江大桥和梅长大桥竣工通车,刘锦庆不遗余力,积极奔走,协力促成。他还致力于筹建三角镇与程江镇间的“连心桥”、筹建“仙鹤山庄”、筹建金三角水泥有限公司等。对桑梓文化教育事业,刘锦庆一往情深。为筹集梅州市最高学府嘉应大学的办学基金,他和香港32位乡亲发起,得到广大华侨、港澳同胞的热烈响应,集资1200万元,在政府的支持下,用这些资金兴建嘉应大桥,将所收的车辆过桥费作为嘉大办学费。他为东山中学带头认捐并筹资20多万元兴建了5层的“70周年纪念大楼”。梅县华侨中学于1981年春恢复董事会组织,他是香港董事的主要领导人,曾为该校微生物厂集资10多万元,引进现代化设备;集资20多万元兴建“30周年纪念大楼”。为水白中学捐资修建原有学堂,集资扩建教室门楼并集资35万元兴建“继贤堂”大礼堂。在东山、学艺、水白、上坪等校设立奖教学金,并对有些出国深造有经济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为表达对故土和母亲的怀念与崇敬,耗资10多万元,在约亭岗上兴建“约亭”和“约亭母亲堂”。提供书报和康乐设施,作为村民的活动场所;还组织了老人福利会,筹集了大笔基金和正常的活动经费;捐资数万元修建了村中主要村道。

1999年5月28日在香港病逝,终年73岁。



  同年(公元1926年)出生的名人:
顾方舟 (19262019) 医学科学家 浙江省宁波


  同年(公元1999年)去世的名人:

下一名人:王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