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云南省 > 丽江 > 玉龙县人物

方国瑜


[公元1903年-1983年]

方国瑜教授是名扬四海的教育家、史学家、语言学家、民族学家。青年时代曾任北京师范大学研究院员,北平国民大学教授。历任云南大学历史系主任和文法学院院长、国家民委委员、云南省文联副主席、云南省历史学会会长、九三学社云南工委副主委、全国人大代表。他的一生主要从事史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毕生专治地方民族史,研究纳西象形文字。是西南民族史的开拓者,云南地方史的奠基人。

方国瑜,字瑞丞,男,云南省丽江县人,1903年诞生,1922年,方先生毕业于丽江旧制中学,随后外出远游,1923年4月到达北京。1924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预科,后升入本科。

1932年,方先生毕业于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回乡后,潜心钻研象形文字,在东巴教门长老和士贵及东巴和宗道的帮助下,翻译了《人类来源》和其他-,还搜集大批字音、字形、字义的资料并初步整理。后又继续整编写成《纳西象形文字谱》,使此罕见的古老文字能传于世。这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第一部科学的《纳西象形文字谱》。因此,方先生被西方学者尊称为“纳西历史语言之父”。

1936年9月,方先生到云南大学任教。抗日战争期间,他与向达楚图南等创办了《西南边疆》杂志。其后,他主持“云南大学西南文化研究室”工作,开展对西南文化的研究并编印“西南研究丛书”,先后出版《云南农村戏曲史》、《大理古代文化史》、《明清滇人著述书目》等10多种,为提高边疆学术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方先生继续在云南大学任教。1955年,周总理视察云南大学时指示,云南大学应加强民族问题研究,突出地方特点。遵照总理的指示,历史系设立了“民族史教研室”。方先生承担《云南民族史》课程的讲授,编写《云南民族史史料目录题解》,从而建构了这门学科体系,为云南民族史的教学与研究开拓了道路,奠定了基础。

1956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云南民族研究组成立,方先生积极参与并领导工作,带领学生连年奔波于凉山、哀牢山一带,编写出一部约50万字的《彝族史长篇初稿》。在方先生的努力下,1959年秋,历史系创办中国少数民族史专业,1963年又创办云南民族史研究室,到1979年发展为西南边疆民族历史研究所。

粉碎-后,方先生根据周总理的遗教,建议恢复“云南地方史研究室”,并主持制定八年规划:从纂录校订《云南史料丛刊》入手,写出《云南地方史》古代部分初稿。

1980年,方先生向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虽已70多岁高龄,双目几乎失明,但他壮志未减,克服年高体弱的困难,仍与同事共同工作,为国家培养人才作出贡献。在教学工作之余,主编《云南史料丛刊》、《云南地方史讲义》等约880多万字。方先生开拓了对中国西南历史地理的研究,撰写《中国西南历史地理考释》,填补了云南历史地理研究的空白,荣获云南省科学优秀著作一等奖。

1983年12月24日,方先生在昆明因病逝世,享年80岁。根据他生前的志愿,经中共云南省委批准,追认他为中共正式党员。



  同年(公元1903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83年)去世的名人:
比里·帕侬荣 (19001983) 泰国第7任政府总理 亚洲泰国

下一名人:杨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