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湖北省 > 仙桃人物

张定边


[]

陈友谅的大将——张定边

张定边,沔阳人,从陈友谅起义,定都武昌,转战荆楚,征伐两江、闽、浙边陲重镇,攻无不克。官居大汉太尉,能与士卒同甘苦,共患难,不仅善战,而且多谋。当朱元璋的部将康茂才投书伪降,张定边曾力阻其行,陈友谅专横独断,不纳其言,致遭江东桥之惨败。

石灰山战败,陈友谅仅以身免,不思劲敌当前,整军备战,而一意孤行,急于称帝,并以五通庙作行宫,张定边哭谏不纳,而分兵令其攻安庆而无功。

 陈友谅称帝改元,退守九江;又疏于江防,迨朱元璋之兵,逼近九江之西门,造成惊惶失措,谓兵从天降,幸得张定边由安庆撤还之师,冒死争战,陈友谅才得以脱险,夜走武昌。

 武汉为九省之通衢,有长江天堑之险阻,新败之余,不应急进动师,张定边再三劝谅,首在安民息兵,整军坚防,待机出击。陈友谅不纳忠言,我行我素,令制作大舰,扩充水师,集结举国之兵,号称六十万,且载文武百官,作孤注一掷。斯时定边审时度势,建议一支兵直捣南京,另一支兵围南昌,可使朱元璋尾首不能兼顾。确实陈友谅不纳忠言,空后防而深入南昌,南昌守将为朱元璋之侄大都督朱文正,一面约日伪降,一面派使臣赴南京求援,留一支军佯攻南昌;而陈友谅不吸取江东桥惨败之教训,而坚信朱文正的降城之约,实为缓兵之计,围八十五日不下,坐待敌之二十万援兵从容集结,兵临城下,再图施展,已不可能。于是撤围而入鄱阳湖,朱元璋之兵已布要隘,大战鄱阳湖,火攻水寮,陈友谅头颅中流矢而身亡,造成全军覆没。

 此时,定边身披百矢,犹冒死黑夜驾小舟,载陈友谅之尸,护谅之子陈理。奔武昌,立理为帝。朱元璋乘胜调军围困武昌,陈之元帅张必先被擒,而张定边堆城益坚,为时两月,终以无外援,陈理幼弱无知,受胡美之诱献城出降。

 张定边率一支兵,冒死突围,逐鹿于荆襄之间,明知大厦已倾,自感擎天无力,而且士卒疲命相从,斗志日趋消沉,于是劝慰士卒,解甲归田,以待机复兴,相注对泪,依依难舍。从此,张定边改名换姓,混迹江湖,携儿带女,辗转流离,终归故里,寿九十余而终。今仙桃市沔城湖口弦王姓,乃张太尉之后裔也。清光绪年间有进士王炳南(曾经历任陕西知县),主修王氏宗谱,即以张定边为一世祖,且在清初,亦有复姓归宗者,下面有谱序为证:

威震荆楚,于沔有光,除剪元胡,追随汉王;

 百战百胜,鞑子胆丧,始终不渝,忠义是尚;

 鄱阳突围,冒死护丧,为复汉业,拥理武昌;

 理弱无知,受诱城降,勉率一旅,逐鹿荆襄;

 大厦已倾,擎天独柱,劝慰士卒,解甲归农;

 挈妻携子,浪迹江湖,改名换姓,以避祸凶;

 辗转流浪,终归故里,王即张姓,两姓一宗;

 今日王氏,张之后昌,湖口弦上,姓氏永香。


  经历历史事件:

鄱阳湖之战 (公元1363年)

下一名人:费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