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安徽省 > 马鞍山 > 当涂县人物

李凤英


[公元1904年-1973年]

李凤英(1904~1973),女,原籍无为县,出生当涂县城,父亲为民间艺人,以唱庐剧为生。

李凤英自幼随父学艺,因那时唱庐剧属下九流,被人瞧不起。演员只有男子,没有女性。父亲虽然从事并热爱庐剧艺术,但又怕女儿学会唱小戏受到社会唾弃。故只教她唱门歌、打连枪。不愿教她唱戏。可是李凤英天生聪明伶俐。尽管父亲不愿教她,她却偷偷学会了不少出戏。有时雨天不能出演,在室内清唱,她上去唱唱,很受观众喜欢。加上她天真活泼,学会一些水袖、身段、步法、表演,未曾开口先微笑,嘴巴两旁现出一对深深的酒窝,在少女的身上似乎看到一种潜在的艺术天赋,偶而缺少演员,让她临时凑上亮相,赢得赞扬好评,认为是块艺术料子,可她一直没有机会上台主演。到了16 岁时,她已长成窈窕淑女,父亲演出到达芜湖,便把李凤英嫁给芜湖织布行业的小业主吴耀廷为妻,她流着辛酸的泪水弃艺嫁人,不久生一男孩。丈夫家业较好,有小楼一幢,布业生意尚好,过着小康生活。照理说年轻夫妇家庭应该美满幸福,可是不然,多因李凤英爱唱庐剧,受到丈夫坚决反对和-,又加丈夫嗜好-,夫妻更加不睦。在那夫权思想严重的年代。她有口难言,只好抱着愁云惨雾顺从丈夫,弃艺长达9 年。25 岁时,夫亡故,李凤英决心不再改嫁受那牵肠挂肚之苦,返回当涂娘家以唱庐剧为业。相隔9 年,陡一登台,空前未有,一下轰动起来,仿佛江南飞来一颗艺术明珠,熠熠发光,闪闪夺目。是年29 岁,被当涂县县长王少田看中,强逼为妾,不准登台,又像一只翠鸟二次关进鸟笼。王少田调往芜湖担任救生局局长,亦把她随带身边,终日过着姨太太生活。然而她对豪华的官府生活不感满足,却对庐剧艺术酷爱如命,昼夜想念舞台生活,有时梦中唱了起来。只要王少田外出,她就偷唱或外出偷演。不久泄露,被王遗弃,分道扬镳。这时李凤英又像鸟出牢笼,二次展开想象的艺术翅膀,在芜湖、当涂、宣城、南陵、无为、巢县等地演唱庐剧。博得广大观众喝彩,很快成了江南一带有名声的一大班主,有了自己的行头衣箱等物。正当她的艺术年华处于鼎盛时期,突然得了筋骨疼痛瘫痪症,父亲、哥哥又被日本鬼子杀害,只有0、幼子三代同室,过着无依无靠的生活。原有一些积蓄花光吃尽,连最心爱的戏剧衣箱也典当给人。李凤英是个强者,为了生存,她每天请邻居们抬她去街头巷尾卖唱,挣得微薄收入糊口度日。这时0又亡故,幼子外出下落不明,从此孤立无援,顾影自怜。瘫痪三年,忧患余生,乃得到干兄戏剧老板付昌柱相济,招她回班,赎回衣箱,重返舞台生活。

李凤英先后同葛三、小五友、龙国成、毛德贵、薛良荣、郭士龙、陈开榜等搭班,不仅流动在大江南北诸县城乡,而且还到南京、上海等地演出,均受观众欢迎。1950 年来到合肥北门组织生产剧团演出。1951 年6 月来到双井巷参加了安徽丁玉兰、王本银的搭班,后参加了安徽省庐剧团。1959 年8 月调到安徽省艺术学校戏剧科担任庐剧教师,直到去世。

庐剧在安徽分上、中、下(皖西、合肥、芜湖)三路风格或流派。李凤英是下路庐剧的著名演员和优秀代表。当时下路庐剧有董少仙、陈秀银、胡月斌、王四等四大名旦,都是男性,多数年龄又比她大,而李凤英年轻,又是女性扮演花旦,出类拔萃。是江南名旦中的名旦。只要她挂牌上演,戏票一卖而光。通常演的《乾旱记》、《双珠凤》、《白玉楼》、《秦雪梅》、《梁祝》等连台本戏,屡演不衰,屡唱不败,人称金嗓子,大江南北独一无二,遐迩闻名,谁不知道庐剧李凤英。

李凤英生的窈窕,扮相甜美,嗓音清脆,吐字清,咬字重,水袖运用自如,擅长花旦、闺门旦,喜剧尤擅,抒情特色较浓。由于嗓音高亢,不善慢悲寒腔,但悲愤快寒腔唱得好,富有江南庐剧特色。

1957 年李凤英被打成 ,受到降级处分,后调到省艺术学校任教,因属五类分子,也不被重用,仅授过一剧《双锁柜》。1973 年8 月13 日因患眼癌离开人世。

李凤英一生的艺术道路是坎坷的,在她逝世6 年后,终于得到彻底平反。



  同名人物:

  同年(公元1904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73年)去世的名人:
刘善福 (19151973)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安徽省六安

下一名人:马大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