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中国工程院院士·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5)

中国工程院院士·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5)

61、殷国茂 中国工程院院士·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
  • 殷国茂
  殷国茂(1932.1.29- )轧管工艺与设备专家。山东省龙口市人。1953年毕业于大连工学院。成都无缝钢管厂高级工程师,曾任总工程师、厂长。长期从事轧管工艺与设备的设计、生产和研究工作。在我国第一套自动轧管组机上,提出并实施了用减径方法生产大直径无缝钢管新工艺及负公差控制轧制新技术;在技术上主持建成我国第一套周期轧管机组;在测试的基础上推导出了216周期轧管机轧制力能参数的数字方程式;提出并领导……[详细]
62、崔崑 中国工程院院士·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
  • 崔崑
  崔崑(1925.7.20- )金属材料专家。山东省济南市人。1954年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班毕业。华中科技大学(原华中理工大学)教授。 长期从事材料科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研究开发了一系列高性能新型模具钢,在生产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经济效益显著;在钢的合金化、夹杂物工程、高韧性金属陶瓷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工作。多次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易切削精密模具钢8Cr2S”获1985年国家发明2等奖,……[详细]
63、黄伯云 中国工程院院士·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
  • 黄伯云
  黄伯云(1945.11.24- )粉末冶金专家。出生于湖南省南县。1970年毕业于中南矿冶学院,1980年赴美国留学并完成硕士、博士、博士后学习,1988年回国。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理事长,中南大学教授。 主要从事新材料研究,在高性能炭/炭复合材料、粉末冶金航空制动材料、特种粉末冶金功能材料和铁基、钨基复杂精密零部件注射成型等领域完成了一系列技术发明与创新,获得国家技术发明……[详细]
64、张国成 中国工程院院士·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
  • 张国成
  张国成(1931.10.12- )稀土金属冶炼分离专家。云南省昆明市人。1956年毕业于昆明工学院获学士学位。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各种稀土精矿冶炼和单一稀土元素分离的研究。研究成功氧化焙烧-催化浸出法冶炼氟碳铈矿新工艺并广泛推广;发明了硫酸强化焙烧萃取法冶炼混合型稀土精矿的新流程,冶炼精矿量约10万t/a;研究成功用P204萃取剂从硫酸稀土溶液中萃取分离稀土元素新工艺;发明了用……[详细]
65、姜德生 中国工程院院士·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
  • 姜德生
  姜德生(1949.3.25- )光纤传感材料与传感技术专家。湖北省武汉市人。1975年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物理师资班。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理工大学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光学学会会员,中国材料学会理事。我国光纤传感技术的主要开拓者之一。近30年来,通过多学科交叉研究,取得多项创新成果,打破国外技术-与垄断,形成了从材料、器件到传感系统等多项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技术与装备,实现了工业化生产,并……[详细]
66、武胜 中国工程院院士·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
  • 武胜
  武胜(1934.9.23- )核材料与工艺专家。出生于黑龙江省阿城市。1960年毕业于莫斯科有色金属学院,现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长期从事核材料与工艺研究。参与核材料的相容性、腐蚀特性和表面改性研究;参与核聚变材料的工艺攻关,解决了加工成形的关键技术,完成了不同功能部件的研制任务;在物理冶金方面,组织解决了钚合金的特种浇铸成型定向凝固技术;主持研制两种高韧性和耐蚀性优良的铀合金。为我国核材料……[详细]
67、李仲平 中国工程院院士·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
  • 李仲平
  李仲平(1964.8.5- )航天复合材料专家。湖北省安陆市人。1986年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后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功能性碳纤维复合材料国家工程中心实验室主任,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材料分中心主任,总装备部先进材料技术专业组副组长等。 长期从事极端服役环境功能复合材料应用基础研究和工程应用研究,负责并带领团队探明功能复合材料热力电行为规律,实现航……[详细]
68、毛新平 中国工程院院士·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
  • 毛新平
  毛新平(1965.6.1- )金属压力加工专家。湖北鄂州人。2006年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任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曾任冶金工业部武汉钢铁设计研究总院副总工程师、广州珠江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 长期从事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研究和低成本高性能钢铁材料研发,主持设计了我国第一个薄板坯连铸连轧工程,初步构建了基于薄板坯连铸连轧流程的低成本高性能钢制造技术体系,获得国家科技进……[详细]
69、谢建新 中国工程院院士·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
  • 谢建新
  谢建新(1958.6.14- )材料加工工程专家。湖南省双峰县人。1982年本科毕业于中南大学,1991年日本东北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任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兼任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副理事长。 长期从事金属凝固、加工和热处理及其关键装备的研究,在交通运输与航天航空关键铝材挤压加工,高性能特钢、铜合金和铜铝复合材料短流程加工及其关键装备的研究开发和工程应用等方面取得系列突破,相关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详细]
70、傅恒志 中国工程院院士·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
  • 傅恒志
  傅恒志(1929.8.24- )材料及冶金专家。河南省开封市人。1950年毕业于西北工学院。1955年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毕业。1962年毕业于苏联列宁格勒工学院获副博士学位。西北工业大学及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长期从事凝固理论与技术及高温合金的研究及教学工作。在国际上率先提出液固界面非平衡溶质再分配的概念及相关函数关系;在亚快速定向凝固及组织超细化、高温合金和稀土永磁合金的凝固组织与性能方面进行了……[详细]
71、柯伟 中国工程院院士·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
  • 柯伟
  柯伟(1932.12.30- )金属腐蚀与防护专家。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原籍浙江省黄岩市。1957年毕业于北京钢铁学院。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曾任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理事长。长期从事高温合金的蠕变、疲劳及腐蚀疲劳等材料失效与保护的研究。提出疲劳预形变诱发蠕变空穴的模型,发展了蠕变与疲劳交互作用理论;首创喷丸和氩气联合处理的新工艺,解决了航空发动机叶片特大晶粒的难题;开拓了我国较为薄弱的腐蚀疲劳……[详细]
72、赵连城 中国工程院院士·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
  • 赵连城
   赵连城,1938年2月生,阜宁人。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学院院长,国际材料科学界著名学者,2003年12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赵连城出身于农民家庭,父亲赵玉田虽为农民,但有文化,习古文,平时家教甚严,要求子女自幼立志成才,报效国家。赵连城在东沟初中读书是体育场上的活跃分子,既喜欢篮球和跳高,又是撑杆跳的一把好手。当时他身高不足1.60米,手持竹竿可以撑过1.90米的横杆。1955年,赵连城在东……[详细]
73、钱锋 中国工程院院士·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
  • 钱锋
  钱锋,1961年4月生于江苏扬中,1998年3月加入九三学社;2015年12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过程系统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应用协会副理事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上海市委副主委,全国政协委员。钱锋1978年就读于南京化工学院电子工程与自动控制系,1982……[详细]
74、赵振业 中国工程院院士·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
  • 赵振业
  赵振业(1937.11.13- )金属材料专家,出生于河南省原阳县姚村。1961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曾任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现任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航空学会北京航空航天学会理事。 40多年来一直从事航空超高强度钢应用基础理论、合金设计和工程应用科学与技术研究。主持并为主完成“300M钢应用研究”,创新发展工程应用科学与技术思路,设计长寿命起落架等总体技术方案,提出……[详细]
75、舒兴田 中国工程院院士·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
  • 舒兴田
  舒兴田(1940.4.21- )分子筛和炼油催化剂制造专家。出生于上海市,浙江省定海市人。1964年毕业于华东化工学院。现任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长期从事分子筛炼油催化剂的开发和工业应用研究,研制出含磷和稀土、兼有二次孔的五元环结构的高硅ZRP分子筛;采用沉积硅和稀土氧化物与Y型分子筛之间水热反应的独特改性方法制成的SRNY分子筛;研制成功新一代超稳Y分子筛--SRY分子筛;……[详细]
注:排名不分先后,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