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中国著名书法家(3)

中国著名书法家(3)

   杜畿(163~224年),字伯侯,三国魏大臣。西汉时,其先辈由南阳(今河南南阳市)迁居茂陵(今陕西兴平县东北),再迁至杜陵(今西安市东南),后代遂为京兆人。杜畿幼时丧父,受继母-,以孝行闻名乡里。20岁时担任郡功曹,后任郑县令。他亲到监狱察看,审理积案,将几百名囚徒“裁其轻重,尽决遣之”,郡人称赞他“年少而有大志”。后举孝廉,任汉中府丞。东汉献帝时,诸侯混战,政局动荡,杜畿弃官客居荆。建安中(……[详细]
杜恕 (?~252)
  杜恕(?—252年),字务伯,京兆杜陵人。西汉御史大夫杜延年之后,尚书仆射杜畿之子。在太和年间任散骑黄门侍郎。杜恕在朝中不结朋党,专心公事,每有政事有得失,都据引纲纪来说理,因此而得到侍中辛毗器重。后来杜恕出任弘农太守,数年后任赵国相,后来因病离职。后来杜恕任河东太守,一年多后迁任淮北都督护军,但又因病离职。不久被任命为御史中丞,但杜恕在朝廷中,因不能融入朝中风气,所以多次任外职,后来就出任幽州刺……[详细]
  • 杜预
  杜预(222年-285年),字元凯,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西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学者,灭吴统一战争的统帅之一。太康元年(280),因灭吴有功,被封为当阳县侯。军事上长于谋略,博学多识,特别喜好《左传》,自称有《左传》癖。据《晋书·杜预传》引《上律令注解奏》,杜预认为法律是断案定谳的准绳,而不是穷理尽性的工具,反对繁琐的法律条文和晦涩的辞意。他还著有《春秋左氏经传集解》和《春秋释例》……[详细]
  司马攸(248年—283年),字大猷(yóu),小字桃符 。河内郡温县(今河南温县)人,晋文帝司马昭次子,晋武帝司马炎同母弟,齐武闵王司马冏的父亲,母文明皇后王元姬,西晋宗室、诸侯王、书法家。司马攸生性温和聪慧,有治理才能,因伯父司马师无子而被过继给他,袭封舞阳侯。西晋建立后封齐王,历任骠骑将军、司空、开府仪同三司等要职,所任颇有建树。武帝晚年,朝廷内外要求司马攸继位的呼声高涨,荀勖、冯紞趁机进……[详细]
  李式,字景则,李敷弟,北魏官员,赵郡平棘人。李式因学问知名。历任散骑常侍、干东将军、西兖州刺史,濮阳侯。李式自因家人占据要职,心中忧虑危难祸患,常常告诫守渡口的官吏:朝廷有使者,一定先禀告,然后让他通过。不久使者黎明时突然来到,守渡口的官吏想先禀告李式,使者欺骗说:“我需要南渡,不在此州停留,不烦劳告诉尊刺史。”守渡口的人相信他的话,与他一起渡水。使者渡过以后,冲进去捉拿李式前往京城,与兄长一同被……[详细]
  王廙(yì)(276年—322年11月4日),字世将。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东晋著名书法家、画家、文学家、音乐家,是王导、王敦的从弟、晋元帝司马睿的姨弟、“书圣”王羲之的叔父。初仕晋惠帝为太傅掾,又转任参军。建武初年,擢升为辅国将军,封武陵县侯,历任尚书郎、散骑常侍、左卫将军等职。永昌元年(322年),被叛乱的王敦任命为平南将军、荆州刺史,世有“王平南”之称。同年十月卒,享年四十七岁,谥号康。……[详细]
  王导(276年—339年9月7日),字茂弘,小字阿龙。琅玡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人。东晋时期著名政治家、书法家,历仕晋元帝、明帝和成帝三朝,是东晋政权的奠基人之一。王导出身于魏晋名门琅玡王氏,早年便与琅玡王司马睿(晋元帝)友善,后建议其移镇建邺,又为他联络南方士族,安抚南渡北方士族。东晋建立后,先拜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封武冈侯,又进位侍中、司空、假节、录尚书事,领中书监。与其从兄王敦一内一外,形……[详细]
  王恬(生卒年不详),字敬豫,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东晋书法家,东晋丞相王导次子。官至后将军。他擅长隶书,亦是东晋第一围棋好手,王恬年少好武艺,因而不被公门所器重。而相比起哥哥王悦,王恬亦不被父亲疼爱,史载王导见王悦就会高兴,见到王恬就会有怒色。王恬后承袭即丘子爵位。 王恬被起用为琅邪王友、中书郎,咸康五年(339年)庾亮杀南蛮校尉陶称,王恬迁任后将军、魏郡太守,加给事中,领兵万人监江州诸军事,……[详细]
  王洽(323-358),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东晋书法家。他是宰相王导的第三子,王羲之的堂弟。历官至吴郡内史,征拜中书令,苦让不受。众书通善,尤能隶行。从兄王羲之云:“弟书遂不减吾。”复工于草,落简挥豪,有郢匠成风之势。尝与羲之变章草为今草,韵媚宛转,大行于世。在《晋书本传》、《能书人名》、《书断》中,都有关于他的详细记述。王洽在王导的诸子中声名最大,深为时人所赞许。当时,王洽与荀羡“俱有美称……[详细]
  王珉,晋(351—388),字季琰,小字僧弥。珣弟。少有才艺,善行书,名出珣右。时人为之语曰:“法护非不佳,僧弥难为兄。”代王献之为长,兼中书令。二人素齐名,世谓献之为大令,珉为小令。赠太常。自导至珉三世善书,时方之杜、卫二氏。尝书四疋秦,自朝操笔,至暮便竟。首尾如一,又无误字。子敬(献之)戏云:“弟书如骑骡,骎骎欲度骅骝前。” 《晋书本传》、《书断》。……[详细]
  • 王羲之
  书圣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被誉为“书圣”,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二王”。王羲之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代表作有《黄庭经》《乐毅论》《十七帖》《兰亭集序》《初月帖》等,其中《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公元361年,王羲之卒于会稽金庭,葬于金庭瀑布山。人物生平入木……[详细]
  王献之(344—386年),字子敬,小字官奴。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东晋著名书法家,与其父王羲之并称“二王”。王献之是王羲之的第七子,因官至中书令,人称“大令”。其族弟王珉继为中书令,也以书法著闻,因称王珉为“小令”。王献之初娶郗昙女,后尚新安公主,其女被立为安僖皇后,“后亦善书”(张怀瓘《书断》,下引同)。王献之历官秘书郎丞、卫将军长史、建威将军、吴兴太守,官至中书令。在书法艺术上,王献之的……[详细]
  王玄之,汉族,字伯远,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王羲之的长子,工草书和隶书。其妻何氏。玄之婚后不久病逝,身后无子,以其弟王凝之之子王蕴之为嗣。玄之生前曾参与父亲羲之主持的兰亭聚会,有帖传世。其在兰亭聚会所作诗一首:松竹挺岩崖,幽涧激清流。消散肆情志,酣畅豁滞忧。……[详细]
  王徽之(338?~386年),字子猷,东晋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王羲之第五子。王徽之《新月贴》东晋名士,东晋书法家。其书法成就在王氏兄弟中仅次于其弟王献之。历任车骑参军、大司马及黄门侍郎。徽之自幼追随其父学书法,在兄弟中惟有“徽之得其势”。传世书帖中有《承嫂病不减帖》 、《新月帖》等。 王徽之,字子猷,是王羲之的第三个儿子。他卓荦放诞,清高自恃,因此引来很多非议,后世更有人称他为“伪名士”。其任……[详细]
  王允之(303年—342年),字深猷,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东晋将领,侍御史王会之孙、抚军将军王舒之子,丞相王导、大将军王敦的堂侄。王允之出身“琅邪王氏”,早年曾揭发王敦反叛图谋,并随王舒居于荆州、会稽等地。苏峻之乱时,王允之代任扬烈将军,领东方义军屡战叛军,在平叛中建立大功。战后获封番禺县侯。历任建武将军、宣城内史、江州刺史、卫将军等职。咸康八年(342年),王允之去世,年四十。谥号“忠”。……[详细]
注:排名不分先后,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