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余姓名人堂(6)

余姓名人堂(6)

76、余来 革命烈士(19051927)
  余来,原名永洁,1905年11月3日出生在湖南省攸县城关镇一个贫民家庭。6岁时,母亲因病去世。为料理母亲丧事,父亲变卖了仅有的两间住房。此后,父子二人长期在余、刘两姓祠堂寄居。由于家境贫困,余来幼年本无法入学读书,幸得族人资助,才有机会入本族办的小学读了几年书。因他学习勤奋,品学兼优,16岁那年,亲友们又继续资助他考入长沙私立公益职业学校师范部。从此,他学习更加勤奋,而且也开始注重接受新思想,课余……[详细]
77、余思诒 [] (18351907)
   余思诒(1835年~1907年),原名斯沛,字雨亭,又字翼斋,号易斋,晚号草庐一翁。生于武进县城(今常州市区)一户官宦家庭。清外交官、洋务派。父余光倬曾任刑部提调。他从小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思想开放,主张学习外国的科学文化,走洋务之路,增强国力。曾为清廷拟订过开办洋务报告,在国内较早地提出“开铁路,以通转运;请制造,以辟利源;移游民,以实边荒;禁缠足,以尊国制”的设想,并产生过重要的影响,得北……[详细]
78、余东雄 []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18931911)
  余东雄(1893~1911年),佛山镇人,出生于马来西亚华侨家庭,父亲余广晋是南洋毗叻埠华侨巨商。余东雄具有强烈的爱国思想, 希望祖国能革除弊政、兴旺发达。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同盟会派员到毗叻埠发展会员时,年仅15岁的余东雄便与挚友郭继权一道加入同盟会。宣统二年(1910年),同盟会在毗叻埠发动华侨青年回国参加孙中山筹划的广州起义, 余东雄即与郭继权结伴回国。由于他俩年纪较小,不易引起注……[详细]
79、余友泰
  余友泰先生,于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6月28日)出生于江苏省江都县头桥乡安阜洲益国洲田家庄(原扬州市邗江区头桥镇南华村,今扬州市广陵区头桥镇南华村田家庄)。余友泰先生的老家头桥乡境,于明代中叶弘治二年(公元1489年)即为江都(今扬州)辖区,头桥镇的前身是明代江洲古镇“吴家桥”(遗址在今扬州头桥镇南华村大三圩,又名韦三圩一带),这座由古头桥吴氏望族聚族而居的“江洲第一大镇”,于清乾隆四十八年坍入……[详细]
80、余虎恩 [] (18361905)
  余虎恩(1836~1905),字华南,号勋臣。今平江县三阳乡人。清咸丰四年(1854)以武童投入湘军,追随曾国藩镇压太平军,累官至副将。咸丰十一年(1861),率军归老湘营刘松山节制,北上镇压捻军,以总兵交军机处存记。同治六年(1867),捻军突击陕西,包围省城长安,他随刘松山赴援,打败捻军,以提督记名,留陕继续镇压回民起义。同治十年,因攻下军事重镇金积堡,被赏三代正二品封典。十二年,升任陕安镇总……[详细]
81、余栋臣 清反洋教起义领袖(18511912)
  余栋臣(1851~1912)清反洋教起义领袖,清末民初四川省重庆府大足县(今重庆市大足区)龙水镇人。幼时家贫失学,便以挑煤为生。能负重,远非常人比,极壮,臂力过人,故人称“余蛮子”。时西山产煤,河流小,不通舟楫,全靠人力运输,运煤者日以千计。余栋臣力大且有胆略,好为人抱不平,故运煤者均喜与之交,连缙绅亦不敢小视他。余栋臣生活的时代,正是 战争后清王朝腐朽没落之时,帝国主义以传教为名深入中国内地进行……[详细]
82、余保纯 []
  • 余保纯
  余保纯清朝官吏。江苏武进(今常州市)人。字冰怀。仁宗嘉庆间进士。历任广东高明(位佛山市西南)、番禺(位邻庶州市西南)知县,南雄州(今南雄县,位韶关市东北)知州。1839年(宣宗道光十九年)随林则徐在广东办理禁烟。1841年任广州知府时,奉琦善之命去黄埔与义律议和;5月26日,英舰炮击州城,受奕山之命,连夜出城向义律乞降;5月30日,城北三元里人民围攻英军于泥城四方炮台,义律密派奸细向他求救时,即向……[详细]
83、余缙 [] (16171688)
  余缙(1617—1688),字仲绅,号浣公,诸暨高湖人。父元文,为当地名儒。缙幼时就读乡塾,文笔优长,闻魏忠贤乱政,作弹劾文,塾师惊叹,赞为才子。清顺治九年(1652)中进士,初授封丘知县。时荒地遍野,朝议兴屯田,募民开垦。初民无不乐从,及征租,反高过熟田,致使已耕之地,复又荒芜,乃致以荒地应征之粮摊派于熟地之上,百姓困苦不堪。恰遇总督李荫祖巡视封丘,便导引总督至旷野,使其目睹饥民裸跣毛食之惨状,……[详细]
84、余席珍 革命烈士(19031927)
  余席珍,原名余常良,又名余壁,1903年出生于河南省新县泗店计河村一个农民家庭。本世纪初的旧中国,社会一片黑暗,民不聊生。余家世代务农,为人厚道,勤劳朴实。余席珍的父母虽起早贪黑,辛勤劳作,仍难得过上好日子。余席珍7岁时,一字不识的父母不想再让儿子当“睁眼瞎”,遂送他入私塾念书。余席珍生性聪颖,刻苦好学,颇受先生器重。后来家境日渐困顿,由族人资助才勉强维持学业。1923年他入武汉中学就读。此时,董……[详细]
  余泮文(1903—1980),太湖县辛家冲人,晚年定居县城。年轻时,做过13年长工,在家种过3年田。民国18年(1929)参加工农红军,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4年参加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一生经受过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洗礼,曾5次负伤,解放后两肺及腰部尚有4块弹片没有取出,是一等残废军人。1950年退休回原籍太湖,继续参加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他先后16次受到省、地……[详细]
86、余步云 [] (17741842)
  • 余步云
  余步云 [生卒]1774-1842 [籍贯]广安州(今广安市)人 [朝代] 清朝 [主要著作]<行军纪略>,<训兵要言>,<西征日记> [小传] 幼有智略,童时嬉戏,布石阵进退群儿皆有法。嘉庆中以乡勇从击白莲教,积功至游击。平瞻对(今四川新龙县)叛,累功擢重庆镇总兵。道光七年(1827)率本镇兵六千从杨遇春征新疆张格尔,收复和阗,追擒贼酋玉努斯。绘像紫光阁,御制功臣赞。补贵州提督。调湖南提督。十……[详细]
87、余永麟 []
  余永麟[明](约公元一五四四年前后在世)字不详,鄞县人。生卒年均不详,约明世宗嘉靖中前后在世。嘉靖七年(公元一五二八年)举人。官苏州府通判。永麟著有《北窗琐语》,《四库总目》为小说家言。人物墓地余永麟是明代嘉靖年间的礼部尚书、大学士余有丁的生父,官至苏州府通判。他墓前的石刻与列入全国文物保护单位的余有丁墓前石刻出于同一批工匠之手。石刻体积巨大,雕刻精致,线条流畅。现在,余永麟墓前石刻已列入区级文物……[详细]
88、余英 []
  余英(生卒年不详),字节翁,元代海阳县光德乡清远都(大埔河东片)人。元世祖至元年间进士,历官至封州(广东省封开县)判官。时百姓逃避赋税者甚多,地方政府报请军门欲行清剿,英亲至军营交款代百姓完清赋税,百姓赖以保全生命者达数千家。英又捐款建义学、修桥梁,且献清远田庄一处,供贫苦乡人谋生,另一处给潮州开元寺为寺产(大埔旧志载:“开元寺租有古野乡田118.1亩,高陂乡田100亩,阴那乡田786亩。民国元年……[详细]
89、余经 [] (?~9999)
  余经,生卒年不祥,字朝纲,号石龙,新会县荷塘南村(今属蓬江区)人,生于明朝中期。明嘉靖元年(1522年)被封为“行人奉使”。后奉皇命入四川葬祭蜀藩王,藩王之子赠以重金,不受,只收赠诗。余经办事一丝不苟,受皇上器重,回京后提升为刑部给事中(谏官)。余经为人正直无私,不避显要,曾弹劾兵部侍郎胡世宁、南京督学萧呜风、广东督学魏校等。明嘉靖四年(1525年),余经任“两广监察史”,清查两广财粮,严格审计,……[详细]
90、余述怀 传奇仁商(18831947)
  • 余述怀
  余述怀,字仁禄,1883年11月4日出生于四川威远县向家岭黄石坡,弟兄五人,自幼家贫,仅靠父亲余发荣裁缝一技糊口。幼不能读,少乃文盲。又因父亲拖累过重积劳成疾而早逝,余家竟然无钱安葬入土,依靠好邻居邹候生资助,才备棺材草草埋葬。余述怀经此磨难,刻骨铭心,发誓苦挣家业,迎来翻梢之日。1902年,余述怀前往自流井,在正街崔某山货铺谋得一学徒职位,并在学徒期间因记帐算帐而初通文墨,渐渐得到老板崔汝华的喜……[详细]
注:排名不分先后,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