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魏姓名人堂(8)

魏姓名人堂(8)

  魏取,中国春秋时代晋国的武将、政治家,魏氏第六代领袖。姬姓,魏氏,名取、谥号简。魏献子魏舒之子(《史记·卷044·魏世家》称魏襄子魏曼多是魏献子之子)。史称魏简子。魏取死后,儿子襄子魏曼多继位。……[详细]
107、魏用之 [] (?~1866)
  魏用之 [生卒]?-1866 [籍贯]新都县人 [朝代] 清朝 [主要著作]<新都水利考>,<读史论略>,<有所思轩诗草> [小传] 道光二十年(1840)举人。赴京会试,值粤乱起,海内骚然,用之虑贻亲忧,不试而归家奉亲。母殁,移榻与父共一室者十五年。同治五年(1866)卒于家。著有《新都水利考》一卷、《读史论略》四卷、《有所思轩诗草》一卷。《新都县志》有传。 ……[详细]
108、魏元烺 [] (17801854)
  魏元烺(1780年1月28日-1854年11月19日),字丽泉,清直隶昌黎人。嘉庆十三年(1808年)戊辰科进士。嘉庆十四年(1809年)改山东肥城知县,同年转任洪洞知县,嘉庆二十年(1815年)官太平县。历升平定直隶州知州、云南府知府、迤南道,四川、江西、福建按察使,广东、福建布政使。道光十一年(1831年)升福建巡抚,署闽浙总督。道光十九年(1839年),迁大理寺卿。道光二十年(1840年),……[详细]
109、魏万 []
  魏万,尝居王屋山,号王屋山人,后改名魏颢,是盛唐诗人李颀的晚辈朋友。上元初登第。初遇李白于广陵,白曰:尔后必著大名于天下。因尽出其文,命集之。其还王屋山也,白为之序,称其爱文好古。……[详细]
  魏绛(生卒年不详):姬姓,魏氏,名绛,谥号为庄,故史称魏庄子,春秋时晋国卿。 其先祖为庶人,与周同姓,因伐纣有功被周武王封于毕,于是以毕为姓。到毕万时,事晋献公,伐霍、耿,魏等国有功,封于魏,遂又以魏为姓。魏绛最后被封为文候,其家住在今山西省新绛县横桥乡文候村,文候村因此而得其名。据《春秋左氏传》,晋悼公元年(前573年)魏绛为司马,执掌军法。晋悼公3年(前570年),大会诸侯,悼公借此夸耀他的地……[详细]
  魏襄子,名叫魏侈,又名魏曼多、魏哆,是战国时期晋国魏氏的领袖。据说,魏襄子和范昭子(范吉射)都很讨厌对方。他的儿子魏桓子和赵襄子、韩康子一起打败了智伯瑶,瓜分了他的领地。他们三家的领地更大了,超过了诸侯。……[详细]
112、魏拯民 (19091941)
  魏拯民(1909~1941)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原名关有维,字伯张,山西屯留人。1918年入私塾读书,1922年考入县立高小,1925年考入省立太原一中。中学期间,受革命思想影响。1926年加入共青团。1927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夏,考入北平(今北京)私立宏达学院学习,同时开展革命工作。193O年l1月,受党组织指派考入安阳军校。1931年4月,再次赴北平从事革命宣传工作。……[详细]
113、魏金水 (19061992)
  • 魏金水
  魏金水(1906—1992),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西陂人。1929年5月任龙岩县乡苏维埃政府主席,1929年7月参加红军,1929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时期,任闽西赤卫总团部副官,红19军170团政委,福建军区分区政治部主任,独立8团副政委。抗日战争时期,任龙岩县委书记,闽西南抗日义勇军政治部主任,闽粤赣省委组织部部长,闽西南特委书记。解放战争时期,任闽粤赣工委书记,闽粤赣边区党委书记兼人……[详细]
114、魏春波 革命烈士(18911940)
  魏春波,原名魏长河,1891年生,迁安县西庄村(今迁西县)人 。1928年后走上革命道路。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带领全家投身革命事业,他家因此成为冀热边特委的落脚之地。人物事迹1937年10月,他协助特委组建华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区第一支队,打响了冀东抗日游击战争的第一枪。为筹措活动经费,他说服亲属,卖地买枪献给革命。1938年7月被任命为抗联第二路军司令部顾问。亲自带队伍进军兴城、三屯营镇等……[详细]
115、魏耕 [] (16141662)
  魏耕(1614—1662),原名璧,字楚白,归安(今湖州)人。诸生,有诗名。清王朝建立后,弃功名,迁居湖州别鲜山,改名耕,字白衣,别号雪窦居士,筑“息贤堂”。顺治二年(1645),明朝遗室潞王逃至杭州,弃家投军,驻湖州,策划军机。同年六月,清兵攻占杭州,潞王投降,湖州推官冯汝缙献城降。魏耕邀集湖州所属各县诸生数百人起义,率领溃散兵勇,夺回湖州城,杀降官冯汝缙。后-退守长兴,曾攻入湖州、武康(今属德……[详细]
116、魏荫 [] (17021774)
  魏荫(1702~1774年),又名承荫,字乃树,号科镒。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九月初十日生于安溪县崇信里尧阳乡松林头(今西坪乡松岩村)。自幼务农兼种茶。笃信佛教,家中供奉观音,早晚烧水瀹茗,先敬观音后品味。据传,魏荫在岩石缝隙中,见一株茶树,异于他株,茶叶边缘成锯齿状,气味清香。遂在茶树上用布包土压条数枝,培育新苗,移植家中破鼎里,精心照护,茁壮成长,依时采摘焙制,冲泡三四次,茶色仍清黄。饮后……[详细]
117、魏茂林 []
  魏茂林(生卒年不详),字宾门,号笛生(晚年自号兰怀老人),龙岩人。清乾隆末年生,少时随家侨居江苏如皋。因家贫,几度欲辍学,幸得堂兄资助,乃专心学业。清嘉庆十四年(1809)中进士,授朝廷内阁中书,累迁至刑部,先后任乡试副考官一次、会试同考官三次,两次京察均获一等。道光十二年(1832)始,出任河间保定知府、通永河道道台等职。后因病退休,侨居江苏泰州,闭门著书,致力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研究,与段玉……[详细]
118、魏大光 (19111939)
  魏大光(1911—1939),八路军第一二○师独立第二旅旅长。学名纪青,曾用名占瀛,1911年出生于河北省霸县(今霸州)大韩村一贫农家庭。幼年上过两年私塾,成绩突出,但因家境贫寒,不得不辍学。1935年到天津当搬运工,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1936年冬,因破坏日商在天津开设工厂的配电装置而被捕入狱。在狱中他结识了不少革命者,懂得了许多革命道理。他常对别人说:我是在监狱里上的革命大学。1937年“七……[详细]
119、魏肇庆 [] (18531902)
  魏肇庆(1853~1902),字燕昌,魏集大地主魏毓炳的后代,官至武定府同知。他家土地占全村的三分之二,并在北京、天津、青岛、济南、滨州等地设有当铺和银号。他在雇工剥削和高利敛财的同时, 亦向县粥厂捐钱谷济贫,又捐银500两资助知县沈世铨重修《惠民县志》,赚得“乐善好施”之名。1890年(清光绪十六年),耗巨资修建两角带炮楼的城堡式庄园,三年乃成。解放后,庄园归公。1977年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详细]
120、魏邦平 (18831935)
  • 魏邦平
  魏邦平(1883—1935) 字丽堂,出生于古镇海洲乡麒麟坊。13岁随父凯臣赴日本神户,入读同文学校。后结识出走日本的革命志士,接触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不顾父兄反对,潜登火车,毅然投入振武学堂。学习年余,成绩优异,为当时中国驻日领事所悉,获官费入读日本陆军士官学校骑兵科。清宣统元年(1909)毕业回国后,获清廷赐予马兵科举人,充任广东督练公所编译员,后又任广东讲武堂教官。辛亥革命随蒋柏器、胡汉民参……[详细]
注:排名不分先后,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