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王姓名人堂(18)

王姓名人堂(18)

256、王献之 [] (344388)
  王献之(344—386年),字子敬,小字官奴。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东晋著名书法家,与其父王羲之并称“二王”。王献之是王羲之的第七子,因官至中书令,人称“大令”。其族弟王珉继为中书令,也以书法著闻,因称王珉为“小令”。王献之初娶郗昙女,后尚新安公主,其女被立为安僖皇后,“后亦善书”(张怀瓘《书断》,下引同)。王献之历官秘书郎丞、卫将军长史、建威将军、吴兴太守,官至中书令。在书法艺术上,王献之的……[详细]
257、王蕴 [] (329384)
  王蕴(329~384年),字叔仁,东晋太原晋阳人。王蒙之子,晋孝武帝皇后王法慧之父。起家为佐著作郎。累迁尚书吏部郎,掌典选,进达有方,性平和,不抑寒素。补吴兴太守,有德政。女儿成为皇后,迁光禄大夫,领五兵尚书、本州大中正,封建昌县侯,辞让不受。改授都督京口诸军事、左将军、徐州刺史、假节,再次辞让。谢安以褚裒故事劝说他,方接受任命,镇于京口。不久,征拜尚书左仆射,将军如故,迁丹阳尹,即本军号加散骑常……[详细]
258、王筠 [] 清代文字学家(17841854)
  清代文字学家 王筠王筠(1784—1854),字贯山,又字伯坚,号友,清代文字学家,景芝镇宋官疃村人。1821年(清道光元年)中举人,1844年(清道光二十四年)授山西省乡宁县知县,后代理徐沟、曲沃知县。任职期间为政清廉,勤于政事,讼至立判,卓有政绩。王筠少而好学,喜爱研究小篆与大篆文字。年纪稍长,即博览群书,经史。一生中,尤其喜爱研究说文之学。他精心研究了许慎所著《说文解字》和段玉裁、桂馥的说……[详细]
259、王霆 [] (11801245)
  王霆(1180—1245),字定叟,号玉溪,磐安南里(今尚湖镇大王村)人。出身书香门第,父祖皆为官。少年颖异英发,研读经史,精习韬略,尤工骑射。南宋嘉定四年(1211)登武举绝伦异等。主考官乔行简说:“吾为朝廷得一帅才矣!”授承节郎,从鄂帅钟兴嗣戍边,寻又委霆专一教习总效军。未几,调沿江制置副使李植幕下,守黄州。淮右兵叛,霆往招谕之。参谋军政重事,于军事知无不言,特别对江防提出不少真知灼见。谓“用……[详细]
260、王德宝 中国科学院院士(19182002)
  • 王德宝
  王德宝(1918.5~2002.12 ),出生于江苏泰兴。生物化学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6年加入九三学社。王德宝于1918年5月7日出生于苏北平原泰兴县黄桥镇。黄桥镇地处周围4县的交汇处,是苏北土特产的一个集散地,比较繁华富庶。王德宝的父亲王嵩樵是个读书人,对子女要求、教育很严格。王德宝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1923年,他4岁刚过就开始跟随吴铁珊先生读私塾。192……[详细]
261、王珣 [] 东晋大臣、书法家(350401)
  王珣(349年—400年6月24日),字元琳 ,小字法护 ,琅玡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人。东晋大臣、书法家。丞相王导之孙,中领军王洽之子。出身琅玡王氏。王珣初任桓温掾属,与谢玄俱为桓温所敬重,累迁至中军长史、给事黄门侍郎,于谢安当政时为秘书监。后与殷仲堪、徐邈、王恭、郗恢等均以才学文章受知于晋孝武帝司马曜,被其倚为心腹,累官尚书左仆射,加征虏将军,领太子詹事。安帝隆安元年(397年),迁尚书令……[详细]
262、王彦超 [] 五代至北宋初年著名将领(914986)
  • 王彦超
  王彦超(914年—986年),字德升。大名府临清县(今河北临西)人。五代至北宋初年著名将领。王彦超的父亲王重霸,字定大,唐末曾参与黄巢起义,后又降唐。后梁时,官居太子少傅,加尚书,后以光禄卿致仕。乾化四年(914年),王彦超出生于大名府临清县(今河北临西)。他自少便养成了温和恭谨的性格,器度不凡,能够礼贤下士。 同光三年(925年)九月,年仅十二岁的王彦超随后唐魏王李继岌西征前蜀。十一月,前蜀灭……[详细]
263、王稼祥 (19061974)
  王稼祥(1906—1974),原名嘉祥,别名稼穑,泾县厚岸村人。在家乡小学毕业后,先后在南陵县乐育学校和芜湖圣雅阁中学高中部上学。1925年进入上海大学附中学习,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11月,被选派到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8年2月,在该校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秋,考入红色教授学院深造。1930年3月,王稼祥返抵上海,被分配在中共中央宣传部任干事并担任《实话报》、《红旗报》主编。1931年1……[详细]
264、王粲 [] 建安七子(177217)
   王粲(177年—217年2月17日 ),字仲宣。山阳郡高平县(今山东微山两城镇)人。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王粲父祖辈,在汉位至三公,世为名门望族,自幼得力于家学,而以博学多识著称。14岁抵洛阳,即为当时一代大儒蔡邕所赏识,以致听到王粲来访,蔡邕即倒屣相迎。在座诸宾客,见王粲“年既幼小,容状短小”,无不十分惊讶。而蔡邕这时,则从容向大家介绍说:“此王公孙也,有异才,吾不如也。吾家书籍文……[详细]
265、王袆 [] 元末明初名震域中的文史学家(13221374)
  王袆(1322~1374),字子充,号华川,元至治二年十一月十七日出生于江浙行省婺州路义乌县(今浙江义乌)县城西北隅。明洪武六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为国家一统大业而捐躯云南。受授师承王袆先祖王彦超,五代吴越王钱镠时,任越州节度使,因避乱而从会稽(今绍兴)迁到义乌,居住于凤林乡。以后子孙渐多,所居村落就叫王村,其地在今义乌南部毛店镇朱店村。及王袆祖父时,已在义乌县城内居住。王袆祖父王炎泽,字威仲。致力经籍……[详细]
266、王徵 [] (15711644)
   王徵(1571~1644年),字良甫,号葵心,晚号了一道人。明代发明家、科学家。西安府泾阳(今陕西泾阳县)人。出身于耕读家庭。他的父亲是乡村私塾教师,兼长数学,著有《算数歌诀》、《浒北翁训子歌》,对王徵童年智力的开发与爱好有很大的影响。王徵的母亲张氏,是奉仪大夫张鉴的妹妹。王徵七岁时跟随舅父学习,因而从小有良好的家庭教育。他16岁中秀才,17岁进入邑庠(县学)读书,受到较好的教育。王徵少年时思路……[详细]
267、王瑶卿 (18801954)
  王瑶卿祖籍江苏靖江,1881年(清光绪七年)农历八月初七出生于北京,京剧表演艺术家、戏曲教育家 ,他不仅青衣、刀马旦兼演,而且文武昆乱不挡,艺术上博大精深,他所创造的“王派”,是京剧旦角艺术的基本流派。王瑶卿享有盛名以后,首先突破了京剧界多年来的陈规旧念,把青衣、花旦、刀马旦的唱、念、做、打、舞的特点融汇起来,创出“花衫”这一行当,给京剧中的旦角开辟了广阔的新道路,同时也促进了旦角与生角并驾齐驱的……[详细]
268、王贞白 [] 唐末五代十国著名诗人(875958)
  王贞白(875-958),字有道。永丰镇人,唐乾宁二年(895)进士,是广丰第一个进士,授校书郎,后知时局不可为,便退隐乡里,在今广丰中学院内建山斋,传道授业,尝与罗隐、方干、贯休等名士同游唱和,号称当时“四大诗人”,为四方学者所推崇。自古而今,在中国文学史上,广丰众多的文人当中,只有王贞白占有一席之地。王贞白所作诗300首及赋文合为《灵溪集》7卷,《全唐诗》共录其诗七十八首,其中卷24有1首,卷……[详细]
269、王十朋 [] (11121171)
  • 王十朋
  王十朋(1112年11月9日—1171年8月6日),字龟龄,号梅溪。生于温州乐清四都左原(今浙江省乐清市)梅溪村。南宋著名政治家、诗人,爱国名臣。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他以“揽权”中兴为对,被宋高宗亲擢为进士第一(状元)。官秘书郎。曾数次建议整顿朝政,起用抗金将领。孝宗立,累官侍御史,力陈抗金恢复之计。历知饶、夔、湖、泉诸州,救灾除弊,有治绩,时人绘像而祠之。乾道七年(1171年),王十朋逝世……[详细]
270、王作尧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19131990)
  • 王作尧
  王作尧(1913~1990),原名伯尧,广东东莞厚街人。1926年随父迁居广州,1931年初考入广东军事政治学校(燕塘军校)。1935年10月加入中国青年同盟。1936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10月,日军在大亚湾登陆后,成立东莞抗日模范壮丁队,任队长。随后,与活动在宝安一带的张广业等抗日武装联合,整编为东宝惠边人民抗日游击大队,任大队长。1940年9月,曾生、王作尧部队改编为广东人民抗日……[详细]
注:排名不分先后,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