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中国远征军将士名录(2)

中国远征军将士名录(2)

  中国远征军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入缅对日作战部队,亦称“中国赴缅远征军”、“中国援缅远征军”。1941年12月根据《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编成,远征军受盟军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中将和罗卓英司令长官指挥。该军由第5、第6、第66军编成,计9个师10万余人。[1-2]

1942年3月,远征军入缅发起滇缅路作战。失利后大部分退回云南。1943年4月,重建远征军司令长官部,后称滇西远征军,一部撤至印度,称中国驻印军。1943年10月至1944年5月中国驻印军和滇西远征军先后发起缅北滇西作战,歼灭日军三万余人。1945年1月27日,两军在畹町会师。3月,完成了打通滇缅公路的任务后撤回国内。1945年4月撤销。[1-2]

中国远征军是中国与盟国直接进行军事合作的典范,也是甲午战争以来中国军队首次出国作战。1943年10月至1945年3月,中国驻印军和中国远征军在缅北、滇西反攻中,收复缅北大小城镇50余座,收复滇西失地8.3万平方公里,共歼灭日军4.9万余人。中国军队也付出了重大牺牲,伤亡官兵约6.7万人。

  高吉人(1899~1979),今靖边县王渠子乡油坊坬子人。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对军事颇多研究,才能逸群。高吉人初在杜聿明部任准尉,后历任营长、团长等职。民国三十一年(1942),升至国民军二○○师副师长。不久,二○○师奉命赴缅甸抗日。在一次战斗中,师长阵亡,高指挥部队坚持战斗,突出重围,随即接任师长。三十三年(1944),二○○师复赴缅甸,在一次残酷的反歼灭战中,高部痛歼日寇,战果辉煌。国民党《中……[详细]
  叶佩高(1902~1987) 台湾“-”中将高级参谋。又名用迈,铺前镇高峰村人。年青时曾在铺前镇药店当药童。1925年入云南讲武堂第十八期步兵科学习,毕业后,先在黄埔军校任教官,后在国民党军中当参谋。1929年入国民党陆军大学第九期学习。毕业后,历任国民党军上校团长、旅长、师参谋长等职。参加上海抗日战役。1939年随师部在安徽徽州市整训,1940年调往湖南长沙,任国民党军第十一师少将师长。创办岳……[详细]
  阙汉骞(1902—1972年),字拨云,湖南省宁远县清水桥乡阙家村人,中学毕业后上过法政学校。1920年投笔从戎,考入武汉教导团,加入国民党,不久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后历任国民党军队连、营、团长、少将旅长、中将师长、副军长、军长、广州警备司令、浦东兵团司令等职。曾以战功获国民党云麾勋章、宝鼎勋章等多枚,还得到过美国的棕色勋章。1949年去台,先后任台湾中部防守司令、台湾防卫副总司令、东部防守司……[详细]
  • 宋希濂
  宋希濂(1907—1993) 国民党军中将,黄埔同学会副会长,全国政协常委。湖南省湘乡县(今双峰县)人,1907年4月出生于湘乡县杏子铺镇。7岁始读私塾,1921年考入长沙长郡中学,受进步思想影响,多次参加湖南学生联合会组织的--活动,与同年级同学曾三创办《雷声》墙报,撰写了多篇猛烈抨击湖南军阀赵恒惕的文章。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参加了平定广州商团-的战斗,毕业后又参加了广东革命政府的东征……[详细]
  刘召东(1905~1951),原名竟中,华容县操军乡人。民国15年任乡农民协会执行委员长。“马日事变”后参加国民革命军。27年后历任第八十七军高参、第二十集团军总部少将高参,兼任南、华、安、石4县特派员,第二十集团军滨湖游击挺进支队司令,滨湖游击总指挥部副总司令兼参谋长。32年调任远征军总部少将参谋长,协同盟军打通滇缅中印公路;参与制订指挥腾冲战役,全歼日军2个旅4000余官兵,获青天白日勋章,晋……[详细]
  丘新民(1899-1949),原名萼华。安墩镇珠湖村人。广东公立政法大学毕业。北伐时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主任邓演达的随从副官、北伐军总务处长。北伐失败后,同邓演达、胡汉民等在武汉联名发表倒蒋声明。后护送邓演达去苏联,并护送周恩来从武汉到皖、沪等地。参加邓演达发起组织的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农工民主党前身)。因反蒋遭通缉,逃亡香港开理发店,始改名丘新民。不久潜回上海,开办明月书店,并以此作为中国……[详细]
  唐镇凡,又名唐宏章,1914年出生于石门县太平镇升坪村东流溪。1932年18岁的唐宏章高中仅读一年便跑到武汉考入黄埔军校第八期炮科,1936年黄埔军校毕业便分配到-中央嫡系部队18军94师任校官,参与镇剿福建军阀-。1937年芦沟桥事件爆发,唐宏章由山西出雁门关到察哈尔、永宁对日作战,1938年、1939年唐宏章在热河、河北、河南、山西、山东一带直接参加了居庸关、南口、马关及石家庄阻击战等重要战役……[详细]
  • 黄宏嘉
  黄宏嘉,祖籍石门县新铺乡,微波和光波导学家,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94年改称院士),现任上海大学名誉校长,博士生导师。光纤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发明之一,黄宏嘉长期从事微波与光纤传输研究,创立了“超模式”概念,取得理论上的突破,使微波与光纤研究的模式耦合理论建立在理想模式、本地模式和超模式的完整理论体系上。他是我国单模光纤技术的开拓者,最早研制出了中国的单模光纤,为我国微波技术及光纤技……[详细]
  黄宏煦,1920年1月13日生于北京,祖籍湖南省石门县新铺乡黄溪峪村。黄右昌次子。自幼受家庭熏陶学校教育,立志以言行学问报国兴邦。1926—1930年在北京师大附小读书,1931年随父母迁南京,就读于中大实中初中部,1934—1937年在南京市立一中高中求学期间,即参加当时尚在地下活动的南京学联,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前夕毕业,考入上海交通大学,因参加抗日救亡工作,在武汉大学借读时就多次随队到……[详细]
  陈华祥(1930—2003),四川省永川县人。1949年11月参加工作,1955年6月毕业于华西医学院外专科,1981年加入中国0。1945年1月至1946年6月,在-青年远征军第九军201师603团二营当兵,1949年2月至11月在重庆原国民-防医学院先修班学习,1950年元月至1952年6月,在解放军浙江军区第七陆军医院见习军医。1952年9月至1955年6月,在四川医学院学习。1955年9月……[详细]
  林筱海(1904~1992) 原名尤江,文教镇加美村人。少年在宝典小学毕业,1922年考入琼崖师范学校中学班,1926年考入上海南洋医科大学攻读两年,因参加-被开除,转入上海医科大学续读,获医学学士学位后,东渡日本考入东京帝国大学医学部研究生班,1932年毕业,获医学硕士学位。学成回国,在羊城开设诊所行医。海南医院创建后,1933年任海南医院医师,并兼任护士学校教师。后又在家乡文教圩开办文教医院……[详细]
  杨觉天(1903~1970)又名杨耀,原籍陕西靖边县,1940年定居三原。杨父瑞亭曾参加陕西辛亥光复,后任孙中山大元帅府参军,壮年殉职。杨觉天幼时启蒙于本地私塾,后就读于榆林中学,1924年入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后留校任教导团副排长、连长。1926年参加北伐,任少校营长;1932年在邓宝珊部任参谋长兼团长;1934年入南京陆军大学特别班学习;1935年任杨虎城部独立三旅旅长;1937年任三十八军五……[详细]
  • 何应钦
  何应钦(1890年4月2日-1987年10月21日),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字敬之,贵州省兴义人。何应钦早年留学日本,就读于东京振武学校。辛亥革命爆发后,回国参加沪军。二次革命失败后,再到日本就读于陆军士官学校。1916年秋回国,到贵州任讲武学校校长、黔军参谋长等职。1924年赴广州,任大本营参议、黄埔军校总教官兼教导第一团团长、旅长、师长、军长等职。北伐后任国民政府委员、浙江省政府主席、陆海空军……[详细]
  周开成(1906~1994),字涤洲,曾用名周鼎。潜江(今竹根滩镇前明村,古地名排石头)人。民国初期以满腔热血投入革命;抗战时血战台儿庄立下战功,参加中国远征军令日军闻风丧胆;解放战争中的淮海战役,率国民党荣誉之师第八军苦战,最后这位国民党的少将军长向解放军的(少尉)排长缴械投降;当战俘后最初死不认输,改造教育心悦诚服,要求重新做人。他是一位极有血性的职业军人。热血黄埔1906年9月9日,周开成出……[详细]
  林可胜(1897、10~1969、8),祖籍福建省海澄县。生于新加坡,其父林文庆。母亲黄瑞琼是著名老同盟会员黄乃裳之女。林可胜8岁时被送往英国,读完中学后即考进爱丁堡大学。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服兵役,被分配在英国南部林茨茅斯附近的印军医院当外科助理医生。战后复学。1919年以优异成绩连续获得医学内科学士和外科学士的学位并回校当生理学讲师。1920年、1924年又先后获得哲学博士与科学博士的学位。19……[详细]
注:排名不分先后,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