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历史事件_武汉会战 相关人物介绍(3)

历史事件_武汉会战 相关人物介绍(3)

  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在武汉地区同日本侵略军展开的一场会战。中华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6月至10月,中国第5、第9战区部队在武汉外围沿长江南北两岸展开,战场遍及安徽、河南、江西、湖北4省广大地区,是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歼敌最多的一次战役。
  此战,中国军队浴血奋战,大小战斗数百次,以伤亡40余万的代价,毙伤日军25.7余万,大大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日军虽然攻占了武汉,但其速战速决,逼迫国民政府屈服以结束战争的战略企图并未达到。此后,中国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王劲哉(1897~1968)字步礼,绰号“王老虎”。陕西渭南(今渭南市临渭区)人。自幼好玩枪弄棒,习拳练武。西安单级师范学校毕业后,即入陕军马青苑团任排长,后入陕西陆军讲武堂学习。1925年在国民军第二军补充团二营七连任连长。国民军第二军失败后,转入陕军杨虎城部任营长。1928年随军开赴山东剿匪,因打开诸城后所部哄抢邮局被撤职。1930年元旦,杨虎城率部攻打驻马店的唐生智部,急需勇猛军官,王得以复……[详细]
  金德洋(1895~1979),字普仁,生于中医世家,祖籍建湖县建阳镇,父时迁居八滩镇。民国6年(1917),金德洋毕业于省立淮安中学,任建阳小学教员。翌年,投笔从戎,考入保定军官学校步兵科,民国11年(1922),分配至浙江第一师见习。北伐初期任连长,在仙霞岭战斗中率百余士卒袭击十倍之敌,取得了胜利,长官惊奇才能,以后常委其为先锋。民国16年(1927),在龙潭战役中,与孙传芳部激战,全歼反扑之敌……[详细]
   王泽浚(1904~1974),号润泉。西充县观音乡人,王缵绪次子。高小毕业后即从军。 1931年,他以少将旅长的身份,调到蒋介石所办的峨眉中央军官训练团学习,并任分队长。 1937年,王泽浚任国民党第四十四军一四九师四四七旅少将旅长。“芦沟桥事变”后,他即电告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请缨抗日。1938年7、8月间,在武汉会战中,他任少将副军长,两次亲自督导前锋营,夜袭盘踞在安徽宿松县城的……[详细]
  吉章简冲坡村1901—1993.黄埔军校二期学员。1936年起任上海市保安总团总团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新一军七十八师警备旅长,第二十九军预备六师师长,中央军校第七分校总队长,福州汀漳师管区司令,甘肃省保安处长,第八十军中将副军长,新编第七军代军长,第三集团军总部参谋长,军事委员会交通巡察处处长。先后参加淞沪抗战、武汉会战、湘北会战诸役。1945年2月授陆军少将,任交通部交警总局局长。1947年当……[详细]
  鲍刚(1897~1940),谱名汝纲,号纪三,寿县九龙乡人。幼家贫,从事耕牧。14 岁时,得亲戚相助,就读于私塾。因家居瓦埠湖畔,涝灾频仍收成无着,迫于生计,18 岁离家至沪当工人。民国6 年(1917 年)赴广州从戎于许崇智部,后投入冯玉祥西北军方振武部,因勇敢善战,升一旅旅长。五原会师后,国民军东出潼关配合北伐,鲍部曾先后攻克州,以1 旅之师溃敌4 万之众。攻占磁涧,由登封小道奇袭密县,协同北……[详细]
  廖传枢(1910~1987),淮南市廖家湾村人。民国17 年(1928 年)春,在南京考取黄埔军校第六期炮科,次年11 月毕业,分配到国民政府江宁要塞司令部任少尉服务员,不久任守备营中尉排长。民国20 年调任杭州炮兵四团观通排排长。民国22 年,任国民政府第二师炮兵营副营长、连长。民国26 年,芦沟桥事变后,随军北上滹沱河边抗击日本侵略军。忻口战役中因指挥炮兵炮击日本侵略军坦克,支援步兵反击有功,……[详细]
  方济宽中将(1902—1965),字驾鳌,名承祖,又名金福,太湖县人,为抗日爱国将领。方济宽出身于佃农之家,家境贫寒,少年时私塾辍学即外出谋生。后考入黄埔军官学校,毕业于黄埔第五期。方济宽参加过北伐战争,曾任国民革命军排、连、营长,陆军部兵站总监部科长,第十七军政治部秘书,第二师(师长郑洞国)政训处处长,五十二军二师政治部主任。抗日战争爆发后,方济宽参加绥远抗日义勇军,开赴抗日战场,先后参加平汉铁……[详细]
丁炳权 (18991940) 抗日战争牺牲高级将领
  • 丁炳权
  丁炳权(1899—1940),字御伯,汉族, 湖北云梦人。国民革命军第八军第一九七师师长兼长沙警备司令,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人物生平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毕业。参加东征、平定杨刘叛乱等设。1926年7月去家乡云梦组织别动军配合北代,任总指挥。后别动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补充营,又改称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特务第一营,任营长。不久该营扩绸为警备第三团,任团长,参加龙潭之投。后任第二十二师第六十六团团长。19……[详细]
李翰卿 (18951941) 抗日战争牺牲高级将领
  李翰卿(1895—1941),国民革命军第五十七师少将步兵指挥官,追晋陆军中将。字墨林。山东濮县人。少时家境贫寒,父亲早亡。民国初年在天津马厂参军,不久进入福建随营学校学习。毕业后在闽军第二师历任营长、团长、旅长。后加入国民革命军,始任第五十七师营长、该师三四二团团长。1932年,参与对红军的围剿。1934年,参加蒋介石在庐山举办的军官训练团,结束后仍回原职。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后,李……[详细]
宋希濂 (19071993) 抗日名将
  • 宋希濂
  宋希濂(1907—1993) 国民党军中将,黄埔同学会副会长,全国政协常委。湖南省湘乡县(今双峰县)人,1907年4月出生于湘乡县杏子铺镇。7岁始读私塾,1921年考入长沙长郡中学,受进步思想影响,多次参加湖南学生联合会组织的--活动,与同年级同学曾三创办《雷声》墙报,撰写了多篇猛烈抨击湖南军阀赵恒惕的文章。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参加了平定广州商团-的战斗,毕业后又参加了广东革命政府的东征……[详细]
丁德隆 黄埔军校一期学员
  丁德隆,字冠洲,辈名祖象,又名若望。1904年5月24日出生于湖南省攸县高枧镇涵佳山一个农户之家,父亲霁堂,母亲洪氏,兄弟姐妹共六人,先生居五、五岁丧母,家道逆遭,每况愈下,生活拮据。为了生计,幼时出抚贺宅,在丁氏族校和长沙育才中学读书。军旅历程1923年冬,大本营陆军讲武学校筹办时,军政部派柳漱风等到湖南秘密招生,在长沙录取了100多人,丁德隆名列其中。到广东后先入大元帅府军政部教导团军士连当学……[详细]
王仲廉 (19041991) 黄埔军校一期学员
  王仲廉(1904-1991),抗日名将,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被称为黄埔一期的“徐州三王”之一。字介人、介仁,江苏省徐州府萧县人(今属安徽萧县)。王仲廉萧县第二高等小学毕业后,就读于江苏省立徐州中学。以后转学军事,就读于黄埔军校第一期。此后,相继参加绥远会战、南口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随枣会战、枣宜会战、豫南会战、豫湘桂会战、豫西鄂北大捷等战役。曾任黄埔军校教导团排长、第85军军长、第……[详细]
王祯祥 (19011938) 著名抗日英烈
  王祯祥(1901~1938)湖南醴陵人。黄埔军校第一期第六队毕业。国民革命军陆军第12军20师副师长。2014年9月1日民政部公布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人物生平参加了平定广州商团和滇桂军阀叛乱,以及第二次东征和北伐战争。历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排、连长,第十八师五十二团一营少校营长,中央教导第二师中校作战科长,暂编第二十师参谋长、少将副师长。1938年在武汉会战中殉国。 主要事迹1938年7月30……[详细]
  柴意新(1898-1943)国民革命军陆军第74军58师参谋长兼第169团团长字泽高,号惹愚。男,1898年出生,四川南部人。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第3期学习。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毕业后,分配到第74军,历任连长、营长。后进入陆军大学特别班第5期学习。毕业后任第74军副参谋长。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柴意新先后率部参加过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武汉会战、鄂西会战。1943年升任第74军58师……[详细]
  陈荣机(—1948年),字子略,曲江(今武江区龙归镇)坳头村人。青年入伍,后毕业于云南讲武堂。参加过0、讨伐陈炯明以及国民革命军北伐等战斗。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九十师少将副师长兼二六八旅旅长,参加了南京保卫战、武汉会战、长沙会战,为第四军勇将之一。先后任九十师中将师长,九战区长官司令部中将兵站总监、后勤总部江西供应局中将局长、-中将高参。民国37年(1948年)冬病逝于故乡。……[详细]
顾祝同 (18931987) 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
  • 顾祝同
  顾祝同(1893.1.9—1987.1.17),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字墨三,江苏省涟水县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步科毕业。 辛亥革命爆发后,曾参加革命军。后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1921年冬,到桂林投奔孙中山,任粤军许崇智部军事教导队区队长。1925年参加东征后,历任国民革命军师长。1927年后,历任第九军军长,第一军军长,第十六路军总指挥,国民政府警卫军军长,国民党四大中央执委,江苏省政府……[详细]
罗卓英 (18961961) 中国抗日第一将
  • 罗卓英
  罗卓英(1896—1961),字尤青,国民党陆军上将。1896年3月19日生于广东省大埔县百侯镇。7岁入乡塾读书,1914年毕业于该县官学,次年入大埔中学。1922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八期炮科。早年参加东征与北伐等役,由下级军官升至-第11师师长及第18军军长,并积极参与江西剿共。抗日战争时期,率部先后参加了淞沪抗战、南京保卫战、南昌会战、上高会战、长沙会战、平满纳会战等重大战役,历任第十六……[详细]
板垣征四郎 (18851948) 第二次世界大战甲级战犯
  板垣征四郎(Seishirō Itagaki),日本陆军大将,在日军中和以石原之智并称的板垣之胆。是日本昭和时代重要将领,第二次世界大战甲级战犯之一。1931年与石原莞尔共同策划“九一八”事变。因东北军实行不抵抗政策,未放一枪一弹便撤离东北,故而以1万人挑战20万东北军。1937年以半个师团击溃中国军30几个师,攻占山西。1938年6月任陆军大臣。主张三国同盟。1939年9月任中国派遣军总参谋长。……[详细]
  筱冢义男(しのづか よしお,1884年9月15日— 1945年9月17日),日本陆军中将。在山西一带指挥日本第1军与中央军、晋绥军、八路军多次交手,伤亡惨重。1945年9月17日自杀身亡。筱冢义男(1884年9月15日——1945年9月17日),日本东京人,日本陆军中将。1905年3月 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翌年4月授予步兵少尉军衔。1910年11月毕业于陆军大学第23期,成绩名列第五。被天皇授予……[详细]
万福麟 (18801951) 东北名将
  • 万福麟
  万福麟(1880—1951),吉林农安人。当时任国民党军第五十三军军长。万福麟出身靖威军列兵,官至东北军陆军上将,沈阳解放前夕去台湾。 万福麟,国民党上将,东北军张学良的部下,曾任黑龙江省督办、辽宁省主席、二十集团军副总司令等职。简介万福鳞(1880年一1951年) 字寿山,祖籍直隶宁河(今天津市宁河县)官庄.生于吉林省农安县(今吉林省长岭县).因家贫,幼年便给财主家扛活,放牧牛马,故乡人称他为“……[详细]
注:排名不分先后,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