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历史事件_文夕大火 相关人物介绍

历史事件_文夕大火 相关人物介绍

  文夕大火于1938年11月13日凌晨发生在长沙。因应日寇的进犯,国民党当局采用焦土政策,制定了焚烧长沙的计划。但在计划正式实施之前,一系列偶然因素却让这场火灾变得完全不受控制,最终导致长沙30000多人丧生,全城90%以上的房屋被烧毁,经济损失约10亿元。也让长沙与斯大林格勒、广岛和长崎一起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毁坏最严重的城市。是中国抗战史上与花园口决堤、重庆防空洞惨案并称的三大惨案之一。
相关人物
  酆悌(1903~1938),字力余。酆悌,湖南湘阴人。父早亡,祖辈务农,贫无地产。本县东乡彭家铺国民学校毕业。1918年毕业于湖南省立第一中学。早年入湘阴绸布店当学徒,后由其姑父介绍,到广州谋生。先后任测绘所见习,商会录事。1922年冬入广州宣传员养成所学习,结业后任文书。1923年任国民党广州分部录事。1924年春由粤军总司令许崇智保荐投考黄埔军校,同年5月入黄埔军校第一期第二队学习。毕业后任黄……[详细]
  文重孚(1902-1938),原名运开,别字雨楼,湖南益阳人。国民政府湖南省会警察局长。文志文堂弟。黄埔军校第三期政治科毕业。参加第二次东征和北伐战争。历任黄埔军校教导二团排长,入伍生总队区队长。1928年任海陆军空军总司令部少校副官,宪兵第一团少校营长。1931年赴日本学习宪警,次年回国,任中央警官学校总务处科长、警训大队长,浙江省警察学校副教育长,-第五团上校团长。1935年任上海龙华警备副司……[详细]
  徐昆(1906~1938)湖南新宁人。中央训练团警宪班第二期毕业。军校毕业后留校任少校队长、中校队长等职。1938年11月20日,因辱职罪,处以枪决。1938年11月18日上午7点,审讯开始,当时担任审判官的张耀辰记录下了审讯的经过。在审讯中,徐昆、文重孚两人一口咬定,一切行动都是执行警备司令部的命令。而酆悌则供称,不能否认这次大火的起因是由于他“疏忽失慎”发生的,“违犯了机宜”,是一个不可赦免的……[详细]
  • 张治中
  张治中(1890-1969)安徽省巢县人,1890年10月27日出生于一个清苦家庭。读过私塾,当过学徒、备补兵、警察。1911年武昌起义后到上海参加学生军。1912年入陆军第二军官预备学校,期满升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二期步兵科。1916年毕业后分派到安徽“安武军”中当见习生,后去广州投奔孙中山,参加了0运动。后任川军第三独立旅参谋长,协助桂军建立桂军军官学校。1924年底起,任黄埔军官学校第三期入……[详细]
  席楚霖(1889-1974)原名宏拔,又名湘屏,东安伍家桥人。1909年毕业于湖南巡警教练所。1923年投身广东国民政府大本营,任一等秘书,后升任孙中山侍从武官,并加入国民党。其后,参加北伐战争。1929年,任南京政府内政部礼俗司司长。1932年10月,任安徽第四行政督察区专员兼保安司令。1938年8月,调任长沙市市长。同年10月25日,武汉沦陷,长沙动员市民疏散,湖南省政府和长沙市政府分别迁往沅……[详细]
注:排名不分先后,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