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唐朝宰相人物介绍(2)

唐朝宰相人物介绍(2)

16、张亮 []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唐朝宰相(?~646)
  • 张亮
  张亮(?-646年),郑州荥阳人(今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唐初大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张亮早年以务农为业,后投靠瓦岗,隶属于徐世绩部下,随徐世绩降唐。在房玄龄的推荐下,担任秦王府车骑将军。在洛阳招募私党时,被告发下狱,拒不招供,因而有功,后封长平郡公,授怀州总管。贞观年间,张亮历任御史大夫、光禄卿、豳夏鄜三州都督、相州大都督长史、工部尚书、洛州都督,封郧国公,因善于行政而颇得信任;后揭发侯君集……[详细]
17、姚崇 [] 唐朝宰相(650721)
  • 姚崇
  姚崇(公元605年—721年),本名元崇,字元之,陕州峡石(今河南三门峡东南)人。则天朝以字行,时突厥叱利元崇发动叛乱,武则天不喜姚崇与叱利同名“元崇”,乃改名元之。玄宗朝为了避讳“开元”的“元”字,复改为单名姚崇。他在武周、睿宗、玄宗三朝为相,皆兼兵部。特别是在玄宗朝早期为相,对“开元之治”贡献尤多,影响极为深远。姚崇在武则天朝以门荫出身为仕。任孝敬挽郎职时,应“下笔成章”科举,授为濮州(今河南……[详细]
18、侯君集 []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唐朝宰相(?~643)
  • 侯君集
  侯君集(?~643年),唐初大臣。豳州三水(今陕西旬邑县)人。他跟随李世民征战多年,屡立战功,尤其是协助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夺取帝位的过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后因参与皇太子李承乾谋杀魏王李泰的活动,被唐太宗处斩。侯君集自幼好习武艺,性格骄悍。隋炀帝大业十三年底,李渊父子领兵攻克长安后,他投入秦王李世民部下为将,跟随李世民东征西战,屡立战功,被授予左虞侯、车骑将军之职,封全椒县子。唐高祖李渊武德九年……[详细]
19、张嘉贞 [] 唐朝宰相(665729)
  张嘉贞(665年-729年),蒲州猗氏(今山西临猗)人,唐朝宰相。张嘉贞明经出身,初授平乡尉,后为监察御史,累迁至并州长史、天兵军大使。720年(开元八年),张嘉贞拜相,担任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又升任中书令。723年(开元十一年),张嘉贞因其弟贪赃,被贬为豳州刺史。后任户部尚书,兼益州长史。725年(开元十三年),再贬台州刺史,又升任工部尚书,封河东侯。729年(开元十七年),张嘉贞在洛阳病逝,追……[详细]
20、裴度 [] 唐朝宰相,唐朝诗人(765839)
  • 裴度
  晋国文忠公裴度(765年-839年4月21日),字中立,汉族,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东北)人。唐代中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裴度出身河东裴氏的东眷裴氏 ,为德宗贞元五年(789年)进士。宪宗时累迁司封员外郎、中书舍人、御史中丞,支持宪宗削藩。视行营中军,还朝后与武元衡均遇刺,武元衡遇害,裴度亦伤首,遂代其为相,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亲自出镇,督统诸将平定淮西。元和十三年(818年)淮西平……[详细]
21、李勉 [] 唐朝宰相()
  李勉(717年-788年),字玄卿,唐朝宰相、宗室,宋州宋城县(今河南商丘)人, 郑王李元懿曾孙。唐高祖李渊玄孙。李勉早年曾任开封县尉,后任监察御史,累迁至京兆尹兼御史大夫,拜岭南节度使。大历十年(775年),李勉任工部尚书,封汧国公,不久出为永平军节度使,又兼任汴宋节度使,加封同平章事、检校左仆射。建中四年(783年),李勉被李希烈击败,丢失汴州,以司徒平章事之职召回朝中,后以太子太师罢相。贞……[详细]
22、杨绾 [] 唐朝宰相(?~777)
  杨绾(?—777年8月27日 ),字公权,华州华阴(今陕西华阴)人。唐代名相,醴泉令杨侃之子。杨绾出身华阴杨氏,早年以聪慧闻名,中举后授太子正字。天宝十三年(754年),参与玄宗亲自主持的考试,因成绩优异升任右拾遗。安史之乱爆发之后,杨绾前往唐肃宗所在的灵武,随后历任起居舍人、职方郎中、中书舍人、礼部侍郎等职。代宗李豫铲除元载-之后,拜杨绾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任宰相。众人闻知其拜相后,都相互祝……[详细]
23、张九龄 [] 广东古八贤,南粤先贤,唐朝宰相,唐朝诗人(678740)
  • 张九龄
  张九龄,唐开元尚书丞相。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誉为“岭南第一人”。张九龄(678---740), 又名博物,字子寿,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唐中宗景龙初……[详细]
24、张仁愿 [] 唐朝宰相、名将(?~714)
  张仁愿(?-714年),原名仁亶,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临渭区)人,唐朝宰相、名将。张仁愿文武全才,曾任殿中侍御史,后任肃政台中丞,检校幽州都督,击退突厥默啜可汗的进犯,兼任并州大都督府长史。唐中宗继位后,张仁愿被召回,授左屯卫大将军、检校洛州长史,但不久又被任命为朔方军大总管,防御突厥,并沿黄河北岸修筑三座受降城,向北拓地三百余里。景龙二年(708年),张仁愿拜相,任同中书门下三品、左卫大将军,封……[详细]
25、张说 [] 唐朝宰相,唐朝诗人(667730)
  张说(yuè)(667—730),字道济,一字说之,河南洛阳人,唐朝政治家、文学家。张说拜相后,因不肯党附太平公主,被贬为尚书左丞,后拜中书令,封燕国公。姚崇拜相后,张说被贬为相州刺史,又贬岳州刺史,在苏颋进言下,改任荆州长史。张说脾气暴躁,与同僚关系不睦,而且生性贪财,因此遭到-,被免去中书令,后-致仕。不久,张说被起复,先为右丞相,又任左丞相。开元十八年(730年),张说病逝,时年六十四岁。追……[详细]
26、元载 [] 唐朝宰相(?~777)
  元载(?-777年):字公辅,凤翔府岐山(今陕西省岐山县)人,唐朝宰相,其妻是河西节度使王忠嗣的女儿王韫秀。 天宝初,因熟读庄子、老子、列子、文子之学,考中进士,后任新平尉。肃宗时,因与掌权宦官李辅国之妻同族而受到重用,管理漕运。代宗时,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即宰相),封许昌县子。后又授予天下元帅行军司马。因先后助代宗杀了李辅国以及后来的鱼朝恩两个掌权宦官而更加受到皇帝信任,此后营专其私产,大兴土……[详细]
27、裴光庭 [] 唐朝宰相(678733)
  裴光庭(678年-733年),字连城,绛州闻喜(今山西闻喜东北)人,唐朝宰相,隋朝礼部尚书裴仁基之孙,右卫大将军裴行俭之子。裴光庭出身于河东裴氏中眷房 ,早年以门荫入仕,历任太常寺丞、郢州司马、司门郎中、兵部郎中等职,后因建议让突厥参与封禅,升任鸿胪少卿、兵部侍郎。开元十七年(729年),裴光庭拜相,初授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次年又升任侍中。他任相期间,提出“循资格”,以资历作为擢用官吏的标准,还建……[详细]
28、牛仙客 [] 唐朝宰相(675742)
  牛仙客(675年-742年),泾州鹑觚(今甘肃灵台)人,唐朝宰相。牛仙客早年曾为县中小吏,后为陇右营田使佐吏,历任洮州司马、河西节度判官,成为河西节度使萧嵩的心腹。萧嵩拜相,荐牛仙客为节度留后,后升任节度使。开元二十四年(736年),牛仙客改任朔方行军大总管,赐封陇西郡公,后入朝为工部尚书,加同中书门下三品,进爵豳国公。后来,牛仙客升任侍中(左相),兼兵部尚书。牛仙客任相期间,凡事依从李林甫,遇事……[详细]
29、韦安石 [] 唐朝宰相(651714)
  韦安石(651年-714年),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朝宰相,北周大司空韦孝宽曾孙。韦安石出身于京兆韦氏郧公房,早年历任乾封尉、雍州司兵参军、膳部员外郎、永昌令、并德郑三州刺史、文昌右丞,并以鸾台侍郎之职加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成为宰相,后因得罪张易之被外放为扬州长史。神龙政变后,韦安石历任刑部、吏部尚书,五月代张柬之为中书令,再次拜相,封郧国公,之后被罢为户部尚书,不久由户部尚书升任侍中,又改封郇……[详细]
30、苏颋 [] 唐朝宰相(670727)
  苏颋(670年-727年),字廷硕,京兆武功(今陕西武功)人,唐代政治家、文学家,左仆射苏瑰之子。苏颋进士出身,历任乌程尉、左司御率府胄曹参军、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太常少卿、工部侍郎、中书侍郎,袭爵许国公,后与宋璟一同拜相,担任同平章事。苏颋是初盛唐之交时著名文士,与燕国公张说齐名,并称“燕许大手笔”。他任相四年,以礼部尚书罢相,后出任益州长史。727年(开元十五年),苏颋病逝,追赠尚书右……[详细]
注:排名不分先后,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