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历史事件_平型关大捷 相关人物介绍(6)

历史事件_平型关大捷 相关人物介绍(6)

  平型关大捷(又称平型关战斗、平型关伏击战),是指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在山西省大同灵丘县平型关附近,为了配合第二战区的友军作战,阻挡日军攻势,由115师师长林彪、副师长荣臻指挥,充分发挥近战和山地战的特长,首次集中较大兵力对日军进行的一次成功伏击战,八路军在平型关取得首战大捷。
  此战,是八路军115师师长林彪率领所部,根据中共中央军委的指示临危出征,与日本号称“钢军”的板垣征四郎第5师团第21旅团一部及辎重车队浴血死拼取得的首战胜利,有力配合了阎锡山负责的第二战区正面战场的防御作战,迟滞了日军的战略进攻,打乱了敌人沿平绥铁路右翼迂回华北的计划,是八路军出师以来打的第一个大胜仗。
张天云 (19131980)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中将
  • 张天云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1955) 。1913年12月生于湖北省黄安县(今红安)周家田村 一户贫苦农民家庭。8岁时父病逝,家境愈加艰难,-为人放牛糊口。13岁起独自到汉口经营小生意维持生计。1927年末他由汉口回家过春节时,正逢黄安、麻城地区农民举行声势浩大的武装起义,即毅然投身革命,次年2月当选为乡苏维埃委员。1929年4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详细]
  • 罗元发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1955)。1910年11月15日生于福建省龙岩县(今为市)龙门镇塔前村一个农民家庭。兄妹5人,排行第三。幼时家贫如洗,与学堂无缘。年仅14岁-离家去外地参加修公路、当挑夫为生,后回故里给人放牛。1926年参加农民协会,大革命失败后在村里拳术馆以习武为掩护,继续秘密从事农协工作。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曾参加后田乡农民起义。1929年春毛泽东、朱德率红4军入闽,龙岩县……[详细]
崔田民 (19121991)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中将
  • 崔田民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1955)。原名崔逢吉。1912年3月2日生于陕西省绥德县南区铁笳坪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2岁入私塾读书,15岁考入绥德第一高等小学。1927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8年6月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绥德南区委委员兼区团委书记,中共陕北特委委员,陕北省苏维埃政府副主席。参与创建陕北苏区。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调任中国工农红军第15军团第78师政治委员。率部参加直罗镇、东……[详细]
曾思玉 (19112012)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中将
  • 曾思玉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1955)。乳名辛龙宝,原名曾世裕。1911年2月2日生于江西省信丰县嘉定区庄上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幼年读书3年半。1928年参加本县农民-,次年参加游击队。1930年8月随游击队编入中国工农红军,并改名曾思玉。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11月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22军第64师政治部宣传员,红12军第36师宣传队中队长、第108团连指导员、第107团代理政治……[详细]
  陈漫远(1911.12——1986.11),原名陈万源,蒙山镇北楼村四龙铺人。幼年时在村里初级小学就读。1922年夏,以优异成绩升入县立高等小学。当时,蒙山进步青年黄成业、韦杰三在该校任教,陈漫远经常得到他们有益的教诲、引导,阅读一些进步书籍,如《新青年》等, 逐步受到马列主义的启蒙教育。1924年5月4 日,县立高等小学纪念“五四”反帝-五周年, 陈漫远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纪念活动,挥笔疾书,……[详细]
李天佑 (19141970)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上将
  • 李天佑
  李天佑(1914~1970) 桂林市人。1928年夏,在北伐名将李明瑞部下当兵。次年春,被选送到广西教导总队学习,受到张云逸、李朴等共产党人的启发教育。1929年10月,随邓小平、张云逸等赴百色举行右江起义,并在途中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时期,参加四次反“围剿”和二万五千里长征,作战勇敢,由连长、副团长升至师长。抗日战争爆发后,担任第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三旅六八六团团长,率部参加了平型关战役,战……[详细]
  吴奇伟(1891—1953),字晴云,号梧生。广东大埔县人。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1919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陆军大学将官班甲级第1期毕业。北伐战争中,历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三十六团参谋长、第三十四团团长、第十二师师长、第四军军长。1937年率部参加八一三淞沪抗战。后任国民革命军第九集团军总司令、第四战区副司令长官、第六战区副司令长官兼长江上游江防军总司令,在湘、鄂、粤对日作战。抗战胜利……[详细]
  阮平(1913~1970),原名阮金团、又名阮金庭,壮族。思林镇坛乐村平乐人。1927年,受思林县农运和农军斗争的影响,开始参加一些农运活动。1929年参加思林县农民民赤卫军,跟叔叔阮殿煊当勤务兵,参加过打土豪、攻打思林县城等战斗。12月11日参加百色起义。1930年2月,红七军在隆安战斗失利后,转到黔桂边打游击,他随赤卫军在养秀山区坚持武装斗争。6月,红七军回师右江,随赤卫军配合红七军收复思林县……[详细]
黄惠良 (19121975)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黄惠良(1912~1975),广西田东县人,壮族。1929年参加百色起义。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红军战士、班长、师政治部干事、连副指导员、指导员、团俱乐部主任、团政治处主任、组织科长。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先后担任团组织股长、旅组织股长、团政委、抗大四大队政委。解放战争时期,先后担任军区政治部主任、师政委兼师党委书记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东北军区后勤部运输……[详细]
  王蘧常(1890—1989),字瑗仲,号明两,别号涤如、甪里翁、玉树堂主、欣欣老人,嘉兴人,生于天津。3岁时.母顾氏即教他识字,并区分四声。4岁时,父以候补知府实授富川知县,赴广西任所,全家相从。伯父王步青,授以《文字蒙求》等训蒙读物,并教以执毛笔“描红”。继读四书与《毛诗》。7岁时即耽读韩愈、柳宗元文章,作诗10余首,被誉为“神童”。10岁时入富川县学受读。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父携眷回嘉兴。……[详细]
  赵渭滨(1894-1938)国民革命军陆军第41军122师参谋长原名渭宾,字象贤。男,1894年出生,四川成都人。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赵渭滨任第41军122师参谋长,随川军出川抗日,参加平型关战役。后转战于山西娘子关、芹泉、榆次等地,给日军以重创。1938年1月,赵渭滨随部由山西转赴山东临城(今薛城区),参加徐州会战。3月上旬,日军矶谷师团由津浦线向南进犯,企图攻占徐州,赵渭滨随部固守滕县。3月1……[详细]
续范亭 (18931947) 爱国将领
  • 续范亭
  续范亭,名培模,字以行,号恕人,1893年11月27日出生于山西省崞县(今原平市)西社村一个中农家庭里。续范亭童年入私塾,后到族兄续西峰办的宏道镇两级小学堂读书。1909年考入太原陆军小学堂,就在这一年他加入了孙中山组织领导的同盟会。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全国各地纷纷响应。族兄续西峰在崞县一带秘密筹办忻代宁公团,并约续范亭参加起事,续范亭从太原赶回宏道镇,续西峰把他编入宁公团。他们四……[详细]
  王海青,1911年生于山西省芮城县杨家庄村。他本姓杨,在幼儿时期即给王家庄舅父家承嗣,取名王海青。1930年他在运城山西省立第二中学读书时,因闹-被开除,后又到绛州中学。王海青毕业后因父母双亡,无力继续求学,经同乡尚因培介绍,到太原的山西烟酒统税局当职员。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后,曾受晋绥军官教导团培训,在山西国民兵军官教导团任职的王海青被分配到清源县牺盟会工作,担任人民自卫队中队长。同年6月,他……[详细]
  吴家宜(1919——1945),1919年出生于广西容县杨村横山一个农民家庭。他学习勤奋,1934年考入容县中学。1936年秋,吴家宜有幸得到中共党员黄廷机的指引。他利用课余饭后的时间贪婪地阅读黄廷机带来的《世界知识》、《读书生活》等新书,并积极组织、参加到各种进步活动中去。他担任主角排演的反映东北抗日救亡运动的独幕话剧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得到人们的热情称赞,都说“容县从未演出过这样好的话剧。”19……[详细]
  苏精诚(1915~1941),海澄县虎渡村人,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小学时代,在进步老师苏孝恭、苏静的教育下,懂得很多革命道理。高小毕业后,苏精诚进入漳州龙溪工业职业学校,后转入厦门美术专科学校。苏静因反动派破孩出走海外,30年代初回到厦门,于是就同精诚等人住在一起。他们经常共同阅读进步书籍,探讨革命道路。“九·一八”事变发生,他们深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于是积极参加我党领导下的抗日救亡运动。193……[详细]
  彭学桂,1911年出生于江西省吉安县值夏镇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一家常年过着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的饥寒交迫的生活。1930年,红军解放了彭学桂的家乡,他报名参加了红军,与人民群众一道开展打土豪、分田地的斗争。哥哥彭学富还参加了区苏维埃政府的工作。在红军队伍里,领导和同志们给他讲革命道理,讲穷人为什么穷,讲富人怎样压迫剥削穷人,他开始明白自己受苦受难的根源。不久,红-移,白狗子还乡团卷土重来,大肆-红军……[详细]
  牟伦扬,又名牟鹏、顾宁,1919年3月6日出生在湖北省利川县汪营镇一个土家族家庭。在姊妹中,牟伦扬居长,其下有两个弟弟、一个妹妹。父母以农耕为本,家境不算富裕。牟伦扬自幼聪慧勤勉,6岁入私塾,8岁进小学读书。1934年小学毕业,以优异成绩考入恩施省立十三中学,为了他的前程,父母忍痛卖掉一栋房屋以充学费。在校期间,牟伦扬勤奋学习,孜孜不倦,其成绩在班上总是名列前茅。1935年秋,他初中毕业后,无钱……[详细]
  梁鉴堂(1897-1937)国民革命军陆军第33军69师203旅旅长字镜斋。男,1897年出生,河北蠡县人。1920年入日本士官学校第13期炮科学习。毕业后,到第15混成旅孙岳部任职。历任参谋、团长、旅长等职。1931年12月,所部被编入第33军69师,任第203旅旅长。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梁鉴堂奉命参加太原会战,率部在繁峙的茹越口正面阵地布防,配合友军迎击日军。1937年9月27日,日军铃木旅团……[详细]
  陈妹□,化名杨玉福。福安上白石山头仔村人,清宣统二年(1910年)生在贫农家庭。成年后,以打短工、挑担糊口。民国22年(1933年)妹□参加游击队,次年被编入红军第三兵团。10月,跟随毛泽东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经历爬雪山,过草地,啃树皮,吃草根等常人难以忍受的困苦。一路上处处关照连队病号,不顾自己手脚破裂,有一位战士被冻僵滑倒,右胳膊断折,妹□硬是扶着他登上山巅。在强渡嘉陵江,造船扛木头时,他扛了……[详细]
  胡资周(1905~1963年),永定人。民国13年(1924年)毕业于永定中学,民国14年参与创办下洋公学,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17年参加永定-,-失败后-前往缅甸,继续参加当地革命。民国23年被英国殖民者当局驱逐出境。回国后,在汕头任《星华日报》社长。民国24年来厦门筹办《星光日报》。9月1日,《星光日报》正式出刊,任发行人兼社长。七七事变后,被推举担任厦门各界抗敌后援会会长,并在报纸上开辟……[详细]
注:排名不分先后,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