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福建省 > 宁德市 > 蕉城历史人物介绍

蕉城历史人物介绍

叶伏概 烈士 (19401967)
  叶伏概(1940-1967),福建省宁德市(今蕉城区)人。1963年3月入伍,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13师63团战士、班长、副排长。1965年9月赴中越边境地区执行援越抗美的交通保障任务,任后勤一支队5大队排长。1967年8月29日在太原地区抗击美军轰炸的作战中排除定时炸弹时牺牲。安葬在越南陶美烈士陵园。……[详细]
  黄垂明(1912~1992年)号阿伯,虎浿桥头人。出身贫苦家庭。黄垂明幼务农,砍柴,放牛。16岁流浪福州出卖苦力,挖泥土、抬石头、拖板车、拉人力车谋生。民国22年(1933年),经黄垂旺介绍返回虎浿桥头参加贫农团,进行抗租、抗粮、抗债、抗捐、抗税的“五抗”斗争。同年8月,在桥头交通站任交通员。民国23年正式入伍,在宁德中心区委交通处当宣传员。民国25年2月,任宁德县委警卫班长。是年5月,在霍童侦察敌情时,不幸被捕,在狱中坚守秘密,坚持斗……[详细]
  黄德清(1900~1991年)原名黄光烈,赤溪小坛人。黄德清出生贫农家庭。7岁时,家庭贫困不堪,生父不得不将其母出典给黄田一户破落地主。黄德清随母入续,受尽欺凌。放牛、种田,干苦活。他不堪压迫,于18岁逃出地主家,当脚夫、打短工,四方飘泊。民国21年4月8日,加入中国共产党。此间至民国25年,在霍童、古田、屏南一带任游击队分队长,参加过官岭、八都、亲母岭等战斗。民国26年,北上抗日,任新四军老6团3营9连1排排长。民国27年,任第7连连……[详细]
  王景周(1923~1984年)宁德城关人,出身贫苦家庭。当过店员、船工。1952年参加革命工作后,从目不识丁的文盲成长为人民税官。在50年代对私改造时期,他对偷漏税的不法行为敢于据理力争,年年超额完成税收任务。60年代,他身任税务所长,仍然管企业、下村下队,上街收税,样样走在前头。“文革”期间,他被当作“走资派”揪斗,白天扫街,晚上游斗,甚至被开除党籍、撤销职务、降薪,他仍然忠于职守,坚持按章收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景周虽年近花甲……[详细]
  黄培庭(1918~1983年)又名黄奶助。八都镇仁厚村人。黄培庭于民国23年(1934年)4月在霍童桃花溪参加游击队。民国26年,参加新四军北上抗日。民国27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新四军班长、排长、连长、代理营长、山东省荣军直属大队副大队长。民国32年,在泰州战斗中荣立三等功。民国34年8月,在兴化战役中荣立一等功。民国35年1月,在郭村战役中荣立二等功。1950年,黄培庭转业地方,先后在宁德县人民政府任司法科副科长、卫生科长、县……[详细]
  林坚(1905~1981年)原名林肇坚,别名林永祖。八都云淡人,贫民家庭出身。林坚于民国23年(1934年)参加地下革命活动。民国26年12月参加新四军。民国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战士、班长、排长、副政治指导员、连长和管理员等职。抗日战争胜利后,历任团后勤供给股股长、主任、军分区军需科少校副科长等职。林坚曾参加过横桥战斗、苏中战役、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三级解放勋章两枚。1962年离休后,任宁德县人民委员会委员……[详细]
  钟维双(1919~1978年)又名林辉,八都镇新楼灵山村人。民国20年(1931年)中共安(福安)德(宁德)县委在福安罐里村成立,革命浪潮波及与之毗邻的宁德半山、猴盾、新楼一带。钟维双的父亲钟阿品秘密参加革命活动,当交通员,常为传送情报奔走于下南苏区和梅坑苏区。钟维双从小在父辈革命思想影响下,对红色工农政权有了认识。民国26年(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奉命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第3支队第6团,在霍童桃花溪整……[详细]
  马光富(1857~1921年),马世麒(1883~1937年),马振鍪(1914~1976年)又名马锦铭,都是宁德城关人。马家三代是马仁记竹枕的创始者和改革者。祖父马光富原是竹匠,手艺工巧。清咸丰年间,创制了蔑丝竹枕。用竹节宽疏的黄竹削成薄细蔑丝,编织成枕头。枕心利用蔑囊填实。造形雅观,质地柔软,清爽凉快,很受欢迎。清末民初,其子马世麒继父艺,并加以改进,加固骨架,把实心枕改为空心枕,并在竹枕两侧以蔑编织字、词,更加轻便、柔软、雅致,且……[详细]
  陈邦兴(1918~1974年)别名阿龙。政和县天井乡人,贫农出身。陈邦兴幼时家遭兵燹,随父流落他乡。7岁到建瓯替地主放鸭、放牛、放羊。民国23年(1934年),参加建瓯工农游击队。民国27年1月,调省委警卫队任队员,后历任班长、队长、指导员。同年2月,参加中国共产党。民国33年12月,跟随左丰美率领的游击队,袭击莆田县忠门双髻山国民党自卫队及忠门镇公所,缴获机枪一挺、步枪36支,陈邦兴身负重伤,仍独身背回5支枪。民国36年4月,他受省委……[详细]
  谢赞聚(1896~1975年)霍童洪口人。民国21年(1932年)2月参加民主革命,民国24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27年,闽东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国民党背信弃义,捕杀革命人士,破坏国共合作。党组织派谢赞聚去当“白皮红心”保长,表面替国民党当差,暗地里为共产党办事。谢赞聚当了保长,把甲长换上自己的人,建立了洪口花兰渡地下交通站。一上任就碰到“抽壮丁”,赞聚巧妙地利用拈阄的时机,把有病和独子的青年排在前头,易于中阄,经审查都被退回。他又使……[详细]
  阮子骥(1894~1972年)字家骏,号南人先生。漳湾下塘人。阮家祖辈行医,至子骥已6代。子骥幼承祖训,博览医书。23岁崭露头角,名噪乡里。28岁时,乡间暑瘟流行,他走街串户,挽救危重者甚众。子骥性刚直,常言“为医者不应只求身家温饱,要有济世活人之心”。新中国成立后,更加勤奋工作,经常深入山村,医治难症危症病人。他潜心钻研《伤寒论》、《瘟疫学》,收集民间青草验方。1960年,被聘任宁德县医院医生,负责中医病房和中医教学工作。先后撰写《谈……[详细]
  汤银钗(1888~1966年)女,霍童梅坑后洋村人。民国22年(1933年)4月,银钗在其弟共产党员汤昌满的引导下,作为妇女第一个参加中洋里村贫农团组织。她把自己的家作为红军、游击队的秘密联络站。担负着送信、接待、掩护红军、游击队的重任,经常不顾个人安危,不分昼夜,奔走山野,维系着游击队和设在古田的闽北省委的联系。银钗还经常向村里、村外穷苦农民宣传革命道理,积极发动群众开展“五抗”斗争。还经常发动村里群众把积存的粮食送给红军和游击队。银……[详细]
  黄以褒(1890~1964年)名其荣,号一皤。霍童街人。出身贫苦家庭,幼年聪敏勤读,经族人推荐,进入霍童黄氏家族的双峰书室就读,亦读亦樵。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赴福宁府(今霞浦)岁考,取甲辰科第十九名庠生,成为科举制度最后一科秀才。光绪三十二年进入县城的莲峰学校,终因家贫辍学。先后在咸村(今属周宁县)、霍童、漳湾、南埕、蕉城、三都等地设立私塾授徒,直到1953年年老休教,在城关卖字为生。1957年3月,受聘为福建省文史馆馆员,直至……[详细]
  林慈金(1916~1955年)七都村人,出生贫农家庭。从小丧父,孤儿寡母,靠砍柴换粮,捞海菜、挖苦菜度日。13岁时,家遭火灾,寄居邻舍。1949年,林慈金在土改中分到土地、房屋。1952年,林慈金组织7户贫农办起互助组,并任组长。年底又吸收几户中农,发展到11户。林慈金爱组如家,关心组员,接济、灾病缠身、欲行嫁妻的贫农陈玉章。是年冬,林慈金当选宁德县劳动模范代表,参加全省劳模大会。会后他在全县最早动手试种连作。头年失败。第二年,他团结中……[详细]
  阮元皋(1905~1951年)字鹤鸣,号承九。洋中镇青潭村人。元皋少时,上过私塾,后在霞浦作元学校和福州格致学校就学。民国16年(1927年)1月,在国共合作时期,中共地下党员郑长璋受组织派遣参加国民党,并被国民党省党部派回宁德筹建国民党宁德县党部。阮元皋参与筹建工作,任筹委会委员、常务指导委员。任上参与郑长璋领导的反霸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活动。“四·一二”政变,郑长璋被捕,阮元皋举家逃回洋中坎下。后在洋中青田、三都、莲峰等小学任教员和校长……[详细]
注:排名不分先后,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