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福建省 > 漳州市 > 长泰区历史人物介绍

长泰区历史人物介绍

  黄子信(生卒年月无考),号散翁,长泰县人,宋嘉定四年(1211年)由国子监录为特奏名进士,任广东新会盐场大使。黄子信为官清介不阿,不向下属0“羡余”,不巴结行贿上司,办事公私分明,上司无利可图,甚为不悦,黄子信依然秉正行事。其才华曾得到上司杨长孺的赏识,杨长孺翻阅黄子信写的文章,发现其文墨不凡,特摘录文中精华独到之处,以资研磨借鉴。黄子信曾写诗投杨长孺,表达自己怀才不遇、厌倦官场的心际。杨长孺观之感叹不已,对黄子信倍加礼遇。后来,黄子信……[详细]
  薛子义(生卒年无考),长泰县城南门人,地方士绅。热心慈善公益事业,急公好义,扶助地方办学。明建文元年(1399年),长泰县教谕章参倡议开办泰亨书院,他鼎力支持。献出私人地产供建院所。还献出百亩土地作为泰亨书院学田,为师生膳食费用提供资助。明建文二年(1400年),又捐地给长泰县龙津书院作学田。他为家乡发展教育无私奉献的事迹被广为传扬。……[详细]
  杨垓(1370—1456年),字复一,号柏庵,长泰县人,不乐仕进。每有官方徵召文书送到,复一总以父母年迈不能远行而推辞。明永乐十四年(1416年)和正统三年(1438年),旱涝灾重,谷物歉收,复一捐谷数百石散给贫户,又煮粥供助饥民。其子杨釜考中进士,官至监察御史、巡按,复一也受封文林郎、浙江道监察御史。其子9人,孙36人,曾孙81人。明景泰七年(1456年)病逝。……[详细]
  戴同吉(1381—1443年),字庆之,号鲁叟,长泰县彰信里人。明永乐元年(1403年)中举人,永乐二年登进士,授吏部主事,后任浙江道参议。在浙江履职时,发觉地方每年夏秋两季总患于运税粮之苦。时逢抢收赶种之际,地方官府也争于收缴税赋,从乡、县、府、省,层层催运税粮。一遇台风暴雨,运粮更难,戴同吉为此上疏,建议设立仓储制度,税粮暂储于县仓,适时调运。各县先报数额备案,并派大臣督察。朝廷采纳戴同吉的良策,缓解了地方官员及百姓之难。不久升任户……[详细]
  杨绍(1407—1490年),字文缵、迪元,号直庵,杨汝南族裔,祖籍陈巷世美社(今雪美村),居龙溪(今属华安县)碧溪社。幼颖好学,明正统九年(1445年)中举人,正统十三年(1448年)登进士,漳州知府谢骞为其立进士坊。登第后,任户部广东清吏司主事,又考绩进阶承德郎,总督德州等处粮赋,再升奉议大夫、户部郎中。任职期间廉洁严正,不畏权贵。后归居乡里。明弘治三年(1490年)病逝。户部尚书潘荣等为其撰写传记。……[详细]
  林槐,生卒年无考,长泰县恭顺里胡坂社人。明宣德年间1426—1435年朝廷补选太监,林槐中选入宫,其为人办事得到皇上的喜欢,不久便升任司礼太监,服侍在皇上身边,掌司机密,协助批阅奏章,记录皇上口谕,传递内阁拟诏等。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林槐被御派到浙江宁波任舶司提督,掌管与高丽、日本等国的贸易。又调任四川监军,后被召回朝廷,任总管太监。在长泰县城及林槐家乡胡坂社,各建有太监府祭祀林槐。县城还建有一座登金步玉石牌坊,彰扬纪念……[详细]
  欧辉(生卒年月无考),字贞明,长泰县钦化里人,性格刚毅方正,清贫嗜学,明正统九年(1444年)中举人,正统十三年(1448年)登进士,初授予户部主事,任广东佥事。欧辉在广东任职时,发觉当地有匪盗上千人,占据山寨,剽掠百姓,且买通地方官兵,为非作歹十多年。欧辉即下令逮捕匪首。匪盗觉得欧辉是朝廷命官,难于对付。于是,决定以金钱买通欧辉,几个匪首提着一袋黄金,于夜间至欧辉府室送礼,欧辉收下黄金,并安慰匪首,答应结为知交。匪首认为计施成功,高兴……[详细]
  戴昀(1451—1530年),字正中,号希斋,长泰县彰信里人。自幼怀有远大志向,生性坦率,平易近人,与人相处,守信真诚。戴昀居家,事亲至孝。其父重病,戴昀日夜侍奉,不离左右。明成化十年(1474年)中举人,任乐清县(在今浙江省雁荡山南)知县。戴昀任职后,政令廉正公平,对当地陋俗,明令严禁。乐清县地处濒海地带,台风频仍,旱涝更替,岁常歉收。他组织百姓开渠筑陂,旱以灌溉,涝以备泄,使农田保收,民众足食,民众称此陂为“昀陂”。戴昀关心民间疾苦……[详细]
  杨玉(1488—1520年),人和里(今武安镇)坂前村人。其姑杨阿保,明弘治年间入宫,后为太子朱厚照乳母。杨玉随姑生活宫中,与武宗正德皇帝从小一起长大。杨玉加入京卫军,历升锦衣卫殿前指挥使,掌管西厂,为皇帝耳目,时东厂刘瑾欲笼络杨玉,常来信札联系,杨玉不与理睬,原封保存。东厂事发,刘瑾伏法,抄西厂及杨玉老家长泰坂前村,发现刘瑾许多书札原封未拆,方知杨玉未与刘瑾同流合污。现杨玉神牌上刻:“明正德锦衣卫殿前指挥使杨玉”字样,还保存完好。卒于……[详细]
  黄洪(生卒年无考),长泰县城人,明正德八年(1515年)贡士。任潮州通判,署府印。那时潮州常患旱灾,民生凋敝。他组织百姓筑陂开渠,引水灌溉农田,民得其利。还倡导民间发展对外贸易,加强海内外交流,默许“私舶往来”,潮州由此百业俱兴。抚台写诗赠给黄洪,以表敬意。诗云:有权珰行郡,勒市舶千金。后来,黄洪厌倦官场争利,辞官归乡。潮州百姓为他建祠祀俸,并立“经略边务”牌坊。……[详细]
  戴廷槐(1546—1602年),字元植,长泰县彰信里人,好古嗜学,广览群书,博学多识,精于经术。明隆庆二年(1568年)恩贡,授予浙江淳安县知县,任职中颇有政绩。戴廷槐文学才华颇丰,与姑苏(苏州)文人张幼齐名,人称誉“用赋,张幼升堂,小戴入室矣”。后来,戴廷槐因忤当道而被罢官归乡。戴廷槐也是明代长泰著书立说大家,著有《就正文略》、《云谈薮》、《易学举隅》、《薜荔亭稿》、《革节卮言》、《制锦堂集》、《孔门源流》、《锦云集》、《樵云丛谈》、……[详细]
  戴仕衡(1563—1622年),字章尹,长泰县钦化里溪尾社人,后迁于兴化府。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中举人;万历十七年(1589年)登进士,初授新建知县。戴仕衡任职时,因“治行第一”被推举入朝,任吏部给事中。他性格刚正不阿,敢于谏言,且言之有理,常得到明神宗朱翊皇帝的赏识。皇上曾提出为政“以静摄为高”的构想,戴仕衡认为君臣应相睦,协调运作,于是上疏建言:“元首股肱,宜一体相通,不当隔绝。”以形象通俗的比喻,阐明事理,皇上接受了戴仕衡的……[详细]
  林周夫(生卒年无考),长泰县人和里珠浦社人,平生急公尚义,胆识过人。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六月,倭寇数千人抵达紧邻长泰县城的溪东社,安营扎寨,欲进攻县城。他慷慨而前,请命率丁众偷袭倭寇营寨。此后,他率丁众数十人渡河,直扑敌营,挥刀砍倒倭寇黑色军旗。在撤退中,不幸殉难。长泰县城军民见敌营军旗扑地,士气大振,出城冲向敌营,倭寇惊慌失措,节节败退。他浴血捐躯事迹被传扬。……[详细]
  卢硕(生卒年无考),字立伯,号与轩,长泰县人和里(今武安镇)人。生平孝友,内外和睦无间,性耿介,持身淡泊。慕古好义。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长泰县春旱夏涝,年岁歉收,卢硕发粟赈饥,凡来相求者,不问何人,斗米奉送。饥民感恩连连。就在这一年,卢硕考中举人。乡里亲邻皆称赞是赈灾积德的善报。万历二十年(1592年)卢硕进京会考,考中进士。初授广西南宁府司理。赴任之时,卢硕找出邻里亲朋借款借粮欠单,以及房产田园抵押的典契,在乡亲们前来祝贺的宴……[详细]
  王一范(生卒年无考),字绥甫,号浣心,长泰县城人,家贫力学,博览群书,曾与王从鹏、王协梦、戴熺于东山草堂研习,号称“东山五友”。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王一范中举人。任汀州府宁化县教谕,任教勤谨,曾奉命到广西右江府主持乡闱,选拔一批人才。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王一范赴京考试,登进士,任户部云南清吏司主事,任职中拒绝贿赂,关注民生,逾年,被提升户部员外,又升郎中。后来,王一范调任河北,总理粮储,兼管屯种、盐法,始终保持廉风正气,……[详细]
注:排名不分先后,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