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重庆市 > 开州区历史人物介绍2

开州区历史人物介绍2

  王楚华 (1944~)重庆开县人。1959年开始文艺工作。1985年调泸州市文化局创作室。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200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死证》、《天伦之灾》、《豪门少寡》,中短篇小说《如梦的辉煌》、《光光先生》,戏剧文学剧本《邯郸雪》、《折箭》、《非常事件》、《家祭》等十余部,电视剧剧本《赵世炎》、《中将范哈儿》、《死证》等三部,《王楚华剧作选》一部。《齐桓公任人唯贤》、《折箭》获四川省首届优秀文艺作品政府奖,《邯郸……[详细]
  李洪茂(1913-1984)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湖南省军区副司令员。四川省开县人,1913年4月出生。1933年4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5年6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方面军第四军十二师三十六团班长、排长、连长,红四方面军总卫生部所长、教导员,警卫队指导员,红九军第二十五师司令部侦察参谋。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员、区队长、队长,胶东军区营长、副团长。……[详细]
  邓启权 (1942~)生于重庆开县。中共党员。1961年毕业于重庆煤矿工业学校并参军。历任部队团职干部,重庆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办公室副主任、主任,办公厅办公室主任,市人大修志办主任,高级政工师。两届重庆市人大代表、人大民宗侨外委专职副主任委员,市人大机关特聘专职公文审读员。1973年开始发表作品。199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报告文学集《群星闪烁》,散文集《那山那水那桥》、《那林那风那韵》,诗集《朝天门放歌》,杂文集《并非白侃》,史志《……[详细]
谭述森 中国工程院院士·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
  • 谭述森
  谭述森(1942.01.30- )卫星导航系统总体设计专家。重庆开县人。1965年毕业于成都电讯工程学院雷达专业。 长期从事大地测量装备和卫星导航系统设计论证与应用研究,任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副总设计师,参与了北斗系统三个发展阶段的顶层设计与研制建设,是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主要开拓者和建设者之一。出版专著2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2007年荣立个人一等功……[详细]
李宏茂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19131984)
  李宏茂(1913-1984),开县九龙山乡普琴村人,1913年5月生于一贫苦农民之家。1924年,父亲李启顺参加抗捐斗争,被反动政府杀害于普琴寨,母亲带着李宏茂和弟弟逃荒到宣汉县隘口场谋生,小小年纪的李宏茂也只得靠终日给地主放牛、挑炭糊口。一次,15岁的李宏茂挑着重百多斤的行李送地主的儿子去外地读书,途中挨了地主儿子的打骂,他气愤地抡起扁担还击,把地主儿子打得头破血流,便只身逃回开县九龙山一带打短工,一年多后才又回到隘口场。1933年春……[详细]
  陈仕仲(1912-1977),开县太原乡(原太平乡)人,生于1912年。他15岁小学毕业后,就读于万县商业中学,又因家贫辍学。后经亲友资助,于1931年上半年满怀壮志去上海,考入上海美专。不久,“九·一八”、“一·二八”事变相继发生,仕仲激于爱国义愤,-遭到国民党政府的镇压后,他愤然投笔从戎,参加了抗日义勇军。又因国民党政府与日本签订了-的《淞沪停战协定》,淞沪抗战被破坏,义勇军被解散,加上家庭经济支援断绝,仕仲无法再留上海求学,-回家……[详细]
  唐宗尧(1877-1963)名明咨,原名重华,清光绪三年(1877年)出生于开县金沙乡龙桥村。自幼随父就读,敏而好学,有胆识。1904年考中清代末科秀才,由于受维新思想影响,1905年赴成都入嘉定中学堂,施考取四川省官费留学生,入日本东京早稻田大学预科班,1906年升入该校政治经济科。次年,得识孙中山先生,接受革命思想,经同乡陈某(万县人)介绍加入同盟会。因从事民主革命活动,为日本和清政府觉查,被清廷驻日公使馆停发官费,辍学回国,后得唐……[详细]
  陈仕俊(1914-1960),开县灵通乡茶园村人,1914年3月出生于太平乡,兄弟5人,仕俊排行第四, 兄弟中有3人均在外地读书、做事,唯二兄与仕俊只读过小学,一贯务农。1942年仕俊与兄弟分居,迁往灵通乡茶园村耕种山地营生。仕俊不但各种农活技术熟练,而且会酿酒,被称为“酢头师”,又懂得兽医和草药知识,在农村里随处受到农民欢迎。 仕俊三兄陈仕仲是开县早期的中共地下党负责人之一,在其兄教育影响下,仕俊1934年加入共产党,担任县内交通联络……[详细]
  袁德朗(1912-1949),亦名青山,开县临东乡人,生于1912年3月26日。自幼聪明好学,成绩优异。后因家贫,无法继续升学,其叔袁明堂(中医生)见其好学,有培养前途,就主动供读。袁以优异成绩考入省万师,因无初中毕业证书而被拒于校门之外,以后在袁家坪、长店坊、城厢镇小学教书,后又曾借同学的关系作过县府统计室职员。 袁生活简朴,为人正直,对人诚恳,平易近人,酷爱音乐。由于出身寒微,又长期在农村工作,生活于劳苦大众之中,对中国人民身受“三……[详细]
  朱世君(女)(1920-1949),1920年11月出生在开县铁铁乡丁宽沟,父亲朱永孚是一个有文化的乡绅,善绘画,后移居太平乡。世君7岁入学,1942年考入四川省立万县师范学校在校学习勤奋,考试常列前茅,又喜爱文艺,能歌善舞,为学校文娱活动骨干。1945年,朱世君从万师毕业,被委任为开县太平乡中心校校长,当时抗日战争刚胜利,内迁四川的大专院校纷纷搬回原地,学生暂回家休假。世君聘请了一批进步青年学生作教师,太平小学办得生气勃勃,轰动一时。……[详细]
  陈仲书(1912-1949),开县石碗乡马家坪人,1912年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因长期受同院地主“陈刮皮”的欺压,在他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了一颗仇恨的种子。 陈家人口多,生活较为贫困,初中毕业后,即回家务农。在劳动之余,坚持自学,文化水平更有提高,后经友人介绍,当了保国民学校的教师。在教学中,认真负责,耐心细致,很受学生的爱戴和家长的欢迎。但由于家贫无政治靠山,常被无理解聘,先后在白马泉、大石板坡、龙王庙、梨园坪等保校任过教。这时,正值抗日……[详细]
  胡作霖(1917-1949),1917年出生在开县临江镇。小学毕业后,考入省万师附中。在学习期间,由于经常接触进步教师和同学, 思想日渐倾向革命。他1938年在重庆重属联中学读高中时,经欧德极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1年高中毕业后,就读于内迁的复旦大学新闻系。在党组织直接教育下,他的思想日趋成熟,革命意志更加坚定。他目击国民党的暴行,痛心疾首,特别对国民党反动派中的死硬分子,恨之入骨。1941年下半年,国民党开县县党部书记长肖洪九调……[详细]
  刘文蔚(1907-1949)开县临乐乡复阳村人,1907年2月,出生在一个 农民家庭里,其父以教书为业,靠微薄工薪补贴家用。刘自幼勤奋好学,由于家庭贫苦,无力升学,其父见刘学有成效,便节衣缩食,供其学习。文蔚读了10余年私熟后,就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当过私塾老师,先后在黄家湾、临江镇、巫山乡、大海溪、陈家场等地教小学。 刘从小性格刚毅,为人正直,敢于同恶势力作斗争。在教书期间,由于生活在基层,对社会弊端,深有感触。并接触了不少进步人士,受……[详细]
  赵晶片(1917-1949)原乐丕州,1917年2月1日出生于南门场一个手工业家庭。7岁在南门场张家湾小学念书,1932年考入省立万县师范学校附属初中,后去湖北省立一个中读高中。抗战时期,转入万县金陵中学,毕业后,执教于南门小学。1940年考入国产中央大学数学系,后随校迁往南京。在学校,赵成绩优良,热心帮助同学,还会绣花,织毛衣,做针线活,大家都叫他“赵大姐”。但在革命斗争面前,他去能挺身而出,勇往直前,不畏国民党反动派的残酷镇压,曾多……[详细]
  张兆琦(1913-1949),开县竹溪铺黄林树人,生于1913年1月9日。张在地读完小学,即去万县商校读初中,后在武汉读高中。毕业返县,先后在县高、临东中心校任教。1934年,由中共开县中心县委书记郭代林介绍入党。不久,负责中共竹溪支部工作。根据中心县委“组织群众民生的游击武装,配合红四方面军攻打杨柳关”的指示,他一方面与支部成员张宏济等同志深入群众,发展党员,组织武装力量,一方面设法掌握地方武装。1935年春,他们正组织农会准备抗租、……[详细]
注:排名不分先后,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