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浙江省 > 杭州 > 淳安历史人物介绍2

淳安历史人物介绍2

  方赞修(1879—1940),字述斋,号纫兰,淳安威坪黄江潭村人。清宣统元年(1909)以拔贡授休宁知县,目睹清廷腐败,又受民主革命思想影响,愤不赴任,不久加入同盟会。1912年任浙江省临时参议会议员,1917—1920年,任省立严州中学校长,1921年为浙江省制宪议会议员。1922年,浙东、浙西发生特大水灾,方赞修奉命勘察,如实详报灾清,奔走呼吁,赈救灾民。1923年创办峡石师范讲习所,自任所长。1924年任省府警务秘书。1927年任……[详细]
  王文典(1882—?),又名维清、扬清,遂安芹川(今淳安浪川)人。父启俦为浙西名士,四世书香。文典自幼受到家庭熏陶,少有大志。东文专修科毕业。早年投身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宣统二年(1910)发起浙路拒款公会,得到两湖、四川民众的响应,形成席卷全国的保路风潮,成为辛亥革命的直接导火线。王文典从此名声大振,蜚声政界。辛亥革命时组织议和会议。1912年,两次陪同孙中山巡行江浙。在政治上,主张共和,反对帝制。1915年,通电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发……[详细]
  吴祥达(1851—1914),又名星亭,清淳安桥西镇田中人。出身贫寒,10岁时随太平军辗转潮州,由一位好心人收留修文习武。28岁后,因抗击侵略者,骁勇善战,多次立功,提任潮州府和梅州府镇守使,掌握辖区军务。光绪年间,升任广东省陆路提督,统兵驻守广州。吴祥达担任提督后,关心桑梓,归故里为家乡做了三件好事:一是出资修桥铺路——计划铺设上至桥西,下达渡市,长达10里的青石板路,因经手人从中-,只铺设一半;建造两座拱型石桥。二是接济穷苦乡亲——……[详细]
  方楘如(生卒年未详),字若文,一字文辀,号朴山,清淳安赋溪人。他曾受业于毛奇龄,笃信好学,博览群书,以文章名天下。康熙四十五年(1706)考中进士,选授顺天丰润(今属河北省)知县,历官3年,终以“烧锅失察”去官。自此以后,家居力学,清严律己,教书自给。曾在敷文、蕺山、紫阳书院讲学,其教必以正心术、端品行为本,门下多出高足,如梁文庄、陈兆崙。讲学之余,曾与秀水朱彝尊和桐城方苞等商榷文史,及砥节励行、修身体道之事。乾隆二年(1737),以经……[详细]
  徐士讷(生卒年未详),字恂若,清淳安黄金里人。康熙十五年(1676)举进士,授河南嵩县知县。任职期间,革除一切“无名杂派”,并且勉勤治懒,“耕者竞劝”;兴建伊川书院,更设义学。亲自讲学,听者甚众,三年便化行讼息,百姓爱戴。以政绩卓著升为山东济宁知州。时值黄河大水,饥荒严重。士讷亲捐俸禄以倡赈,使全州富户也解囊赈济饥民,受益者10余万人。其他如定市价、惩凶尤、逐流娼,善政毕举。济宁之南有牛头河,纳南旺诸水,下经鱼台,注于八闸,黄河每一决口……[详细]
  徐楚(生卒年未详),字世望,明淳安蜀阜人。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初授官工部主事,后升工部郎中;历官辰州知府、广西副使,所至政绩称著。后调任山东兵备道副使,跋涉沙滩、盐碱地中,为朝廷绘制《塞垣图》,并疏陈《备边六策》。徐楚秉性刚直,与当时宰相抗礼,仅补云南屯田副使。到任后便着手“兴水利、辟荒芜、正疆界”,并将先前被黔国公沐琮家族强占民地收回,发还原主,深受边民拥戴。后调任四川参政。在任上,革除贿礼等陋习,得罪达官显贵,终于被免职回家……[详细]
  徐廷绶(1515—1578),字受之,号锦泉,明淳安河村人。嘉靖四十一年(1562),廷绶考中进士,荣归故里,适逢海瑞调任离淳,廷绶受乡亲父老之嘱,为海瑞写了《去思碑记》。廷绶官授刑部主事,后升郎中。嘉靖四十五年春,海瑞上奏《直言天下第一事疏》,触怒了嘉靖皇帝,被廷杖下狱,病危濒死。徐廷绶不避牵累,调药端汤,左右伺候,悉心扶救,海瑞才免于难。廷绶性严毅而仁恕,在刑部,总裁律例,平反冤案。时冯珰主东厂,气焰嚣张,人人畏惧。其以盗贼名诬诋无……[详细]
  胡拱辰(1416—1508),字共之,明淳安胡溪(今梓桐镇)人。明正统四年(1439)进士,授黟县知县,有政绩,升为监察御史,疏陈时弊八事。后因父去世而辞归守孝。景泰元年(1450)重新起用,所陈之事,多被采纳。历任贵州左参政,广东、广西、四川布政司,南京左副都御史、操江提督、南京兵部侍郎,最后,以南京工部尚书辞归。弘治中,巡按御史陈铨曾向朝廷进言,说胡拱辰“退休十余年,生平清操如一日,乞加礼异,以励臣节”。朝廷月给米二石,每年给伕四人……[详细]
  何升(生卒年未详),字文达,明淳安文昌人。正统戊辰年(1448)进士,授户科给事中。正统末年,明朝内外交困,蒙古瓦剌部不断强大,首领也先经常骚扰边境,并准备大举南侵,明王朝危在旦夕。何升受命和御史杨春趱一起护运边饷,昼夜兼行,历尽艰难险阻,置生死于不顾。但由于英宗的腐败无能,明朝军队大败,英宗被俘于土木堡。战后遗骸遍野,何升在回京途中,将沿途骸骨掩埋。景泰年间(1450—1456),户部尚书金濂为军兴财用之急,主张更变明朝长期实行税亩之……[详细]
  方汉(生卒年未详),字孔殷,号寿山,明淳安进贤人。景泰元年(1450),考取浙江乡试第二名。天顺二年(1458),又考取“五经”单科第一,授官山东道监察御史。次年,巡按陕西、甘肃等地,全心抚治,边境诸番王帖然畏服。成化三年(1467),巡按四川。时川、贵少数民族起义,朝廷派总兵官征剿,而让方汉督军记功,随机行事。后升迁南通政司右参议,转调北通政司左参议,官至南京太仆寺卿,卒于任上,荫封二代。方汉平生博学多才,慷慨有节,从政之前曾讲学严陵……[详细]
  徐贯(生卒年未详),字原一,明淳安蜀阜人。景泰四年(1453)中举人,天顺元年(1457)中进士,授兵部郎中,又调为福建右参议,分守延平、邵武四府。时值当地饥荒,徐贯开官仓,减价出售,救济灾民。继而升迁右副都御史,巡抚辽东。时有镇守总兵,多占军丁佃户,徐贯坚决取缔。后升任工部左侍郎。会苏、松大水连年,敕贯往治之。贯以简能吏、授方略,水患悉平。晋升为工部尚书,累加太子少保,以疾乞归。加太子太傅。晚年居家,去世后朝廷遣官礼葬,并追赠为太保,……[详细]
  鲁渊(1319—1377),字道源,号本斋,淳安岐山(今临岐镇)人。元至正十一年(1351)中进士,授官松江府华亭(今属上海市)县丞。归家省亲,时值农民起义烽火自徽州蔓延至淳安永平(即威坪)一带,行省发文,征召鲁渊与监郡脱脱领兵拒敌,接连烧毁义军营垒60余处,与元军主力会师于新安江中游地区。而后,鲁渊与富山巡检邵仲华共守豪岭。不久,豪岭失守,鲁渊为义军所擒,渊求死不得。次年,义军为元军主力击败,鲁渊得脱,起用为浙江儒学副提举,授奉训大夫……[详细]
  方一夔(1253—1314),字时佐,淳安富山人。方逢辰侄。幼承家训,壮与何梦桂诸老游。因屡举不第,由有司推荐,领教群庠,续荐为考试官。不久,退隐富山之麓,自号知非子,授徒讲学,门人称为“富山先生”。元至元十五年(1278),浙西廉访佥事夹谷之奇亲临拜访,一夔“逾垣”避之不晤。族叔蛟峰(逢辰)得元恩命,一夔以《贺方逢辰得元恩命》诗极力劝阻,后蛟峰坚卧不出,亦见其责善之力。有诗《吊文天祥》、《刺贾似道》,可见其为人。一夔工诗,尤长五言,与……[详细]
  詹仪之(?—1189),字体仁,宋遂安郭村(今属淳安)人。詹氏有双桂书堂(后改名瀛山书院),课宗戚子弟,仪之有志于学,绍兴二十一年(1151)举进士。乾道五年(1169),张栻知严州,吕祖谦分教。仪之赋闲在家,与张、吕日以问学为事,遂成莫逆之交。乾道七年、九年,仪之两次邀朱熹来瀛山书院讲学,与之往复问学,商论大学、格致章。淳熙二年(1175)知信州,时值朱熹、吕祖谦、陆九渊兄弟等人在鹅湖论学,仪之往复问,辩无虚日。淳熙四年任两广经略安抚……[详细]
  方庚(1101—1161),宋淳安叶家洞源人。人黑而长,为帮源一霸,“众皆惮之”。方庚志在官爵,一天躬耕陇上,喟然叹曰:“大丈夫随时立功以不朽,奈何沾体涂足,甘以老农终耶?……吾能荷七尺锄,独不能运丈二槊乎?”遂掷锄于地,从人学兵学,卖牛买剑,横磨之曰:“以此自立足矣!”宋宣和二年(1120)十月,方腊准备起义之事,被洞源里里正方庚父方有常察知,派二子方熊告官,方庚又把方腊禁闭粮仓中。方腊得脱,杀方庚一家42口而举义,唯方庚越墙逃脱,“……[详细]
注:排名不分先后,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