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福建省 > 泉州市 > 永春县历史人物介绍4

永春县历史人物介绍4

  颜子俊,原名福黎,字篆祐,达埔乡达中村人,生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父亲以肩挑谋生,家庭贫苦。10岁时,父亲去世,大哥才14岁,家中还有两个弟弟,只有母亲为人纺织夏布、裱褙冥纸锡箔得到一点工钱,一家数人连糊口也不够。他只好辍学,和大哥打柴、拾粪,卖点钱补助家用。12岁,经宗亲介绍,到玉斗庆和药店当学徒。他诚实谨慎,深得店主喜欢,但山村小店,生意清淡,除给三餐外,工资甚微。第二年,只得到远离家乡的德化县赤水格一位乡亲店中当店员。光绪二……[详细]
  颜穆闻,原名玉辉,东平乡东山村人,清光绪十年(1880)生。少年时,南渡至马来亚雪兰莪,初在亲戚店中当伙计,后到一所学校做杂工。他为人忠厚诚实,勤劳俭朴,好学善问,在校工作三年,增长了不少知识。光绪二十六年,他离开学校,开设福美杂货商店。由于货品齐全,又善待顾客,因而生意兴隆。有一次,他到汇丰银行领取存款,回店清点,发现多给50元,即再到银行,问出纳员有无算错。出纳员听了,不问情由,高声叫嚷:“我算钞票,数千数万,从来没有差错过,难道数……[详细]
  李载鸾,乳名德锵,东平乡冷水村人,生年未详。民国初年到南洋谋生。他体魄强健,好拳击,拜干德源为师,学有所成。他对少林、武当刚柔两派兼收并蓄,并继承和宏扬中医伤科治病之术。对西方拳击技艺,也作过专门研究,深明中西技击之秘要。曾作腹部重压石条3000多斤及汽车辗腹表演,因而被群众称为李大力士。曾任柔佛蔗坡国术馆总教授,彭亨咾吻华人体育国术主任,吡叻江沙福建公会国术主任,著有《李载鸾治伤验方药册》。民国38年(1949)春,曾回家乡探亲,后在……[详细]
  干德源,字其渊,内碧村人,约生于清光绪元年(1875)。少年时爱好拳术,拜其姑父李俊仁为师,潜心学习,取五祖(太祖、白鹤、罗汉、达尊、行者)拳艺之精华,合而为一。后南渡马来亚谋生。自民国5年(1916)起,先后创办蔗坡国术体育社、马六甲国术馆、新加坡国术馆、南宁医学研究社,担任主任、馆长之职,宣传国术强身自卫、祛病延寿之妙益,向广大华侨青年传授五祖拳术;并设伤科,为群众医伤治病,蜚声马来半岛。民国29年在马来亚去世。他所授门徒甚多,较负……[详细]
  郑成快,又名捷登,字奕良,号宏业,桃城镇桃东村人,生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少时家境贫寒,随父种田兼采卖草药,维持一家生活。后与乡人结伴南渡,至马来亚马六甲谋生。最初以种菜养猪、砍柴烧炭为业。当时,马来亚正开始发展橡胶种植业,成快向殖民当局申请开垦荒山10多英亩,种植橡胶和硕莪(即木薯),经营顺利,逐渐扩展至100英亩。又与友人合资,在柔佛纳美士大面积种植橡胶和硕莪,兴建硕莪加工厂。继而在柔佛纳美士北之丁郎,沿柔佛河及其支流两岸开辟……[详细]
  陈金声,号巨川,祖籍昭善里丰山(今桃城镇丰山村)人,清嘉庆十年(1805)出生于马来亚的马六甲。祖父陈臣留,于乾隆年间到马六甲谋生。初到时,为当地苏丹打杂工。适苏丹夫人患乳痈,当地巫医治疗无效,臣留用祖国传统的青草药为她敷治,竟得痊愈。苏丹感其恩德,划出大片山巴供其垦植。臣留辛勤开发,渐具规模,就在马六甲成家立业,并携款回乡招募族亲成批到马六甲安家,垦荒种植。金声父陈瑞布,除继承祖业经营农垦外,还开设来兴号店铺兼营商业,因以致富。嘉庆二……[详细]
  黄际良,字克藏,号豪亭,始安里卿园(今石鼓乡卿园村)人,出生于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壮年到菲律宾经商,颇有积蓄。有一次,乘船遇飓风,船被飘至苏禄岛,全船的人和物被侵入该岛的西班牙殖民主义者所获。殖民主义者看到船中的财物,多为际良所有,又看他忠厚老实,决定释放他;而同船的百余人则将被驱入山巴垦荒。按照当时殖民主义者的惯例,凡被掠获或被卖与的劳力,均须与其订立劳役合同。期限未到而同伴中有人死亡,亡者未完成的劳役期,须由生存者代为完成。……[详细]
  林多奉,字有承,号鼎新,蓬壶镇西昌村人,清宣统三年(1911)生。父皇潜,佃耕农,兼做脚夫和打草鞋贩卖为生,但却勒紧腰带,让多奉入乡中育英、育美小学读书。民国14年(1925),多奉转入南湖小学高小班学习。他资质聪敏,勤学好问,学习成绩出类拔萃,在全县小学生会考中名列榜首,被誉为“一日两行,过眼不忘”的神童。16年秋,他从省立十二中学转学南湖中学。当时有位老师姓傅,经常向学生宣传民主革命思想,多奉从傅老师那里阅读到《共产党宣言》等马列主……[详细]
  李剑光,乳名德涂,参加革命后取名剑光,达埔乡岩峰村人,清宣统三年(1911)生。家庭世代贫苦,至其父世辑到越南谋生,生活才逐渐好转。剑光小时就读于岩峰达新小学。民国19年(1930),共产党员李南金介绍他入党,很快就成为革命的骨干。他平时好打鸟,练就一手好 法,经常到安(溪)南(安)永(春)交界的舟山一带打猎,熟悉当地情形,结交了一批猎户和贫苦青年。这一年冬天,剑光率一支三四十人的游击队,成功地袭击了国民党驻守东溪的部队,揭开了安南永游……[详细]
  李文墨,字西园,东平镇冷水村人,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生。父载考,是一位热心家乡教育的长者。文墨小时勤奋好学,成绩优异,在冷水小学毕业后,被保送入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在莆田)学习。民国15年(1926),他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第二年秋,在“四·一二”的-下加入共产党。师范毕业后,回家乡任冷水小学校长。当时,永春东区农-动正蓬勃兴起,他立即投身到运动中去。同年11月,东区农民协会成立,他被选为协会的领导人之一。17年9月,文墨作为中共……[详细]
  颜步青,原名登梯,又名金皆,东平乡东山村人,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生。幼年时,因地方匪乱,随父逃往南洋。13岁回国,先后在本县冷水、鹏翔小学读书。民国13年(1924)春小学毕业,到福州三牧坊中学(现福州第一中学)学习。他积极参加共产党组织的活动,并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利用寒暑假回乡,向群众宣传国内形势和革命道理。民国15年11月,步青受厦门共青团和工会的派遣,同蔡铁佛、余更生等人,先后到永春开展革命活动。他发动乡亲创办东山村第一所……[详细]
  张大宣,小名端峭,鳌峰乡鳌西村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生。祖父、伯父、父亲均系秀才。大宣小时进过私塾,后入小学、中学继续学习,13岁失母,14岁丧父,兄妹三人,均由继母一手抚养长大。他天资聪敏,学习勤奋,生活俭朴,为人忠厚诚实,因而得到伯父的器重和经济上的大力支持。民国9年(1920)春,大宣以优异的成绩考进厦门集美师范。这时,新文化运动正方兴未艾,他受《响导》、《新青年》等进步刊物的影响,深感要传播新思想,改造黑暗落后的社会,必……[详细]
  余逢时,又名及时,号子雍,又号雨苍,桃城镇洋上村人,清光绪十八年(1892)生。兄弟四人,他居长。自幼聪颖好学,入私塾跟其堂叔学习,五年间熟读十三经及史论古文,下笔动辄百千言。15岁进永春州立高等小学堂,得到堂长宋渊源和知州李树敏的器重。宋时常为他讲述欧美资本主义民主学说,抨击清政府之腐败统治,并将秘密收藏的新书报送与阅读。逢时的思想遂生剧变,贱利禄,重革命,拥护孙中山主张,自誓以身许国而弃文就武。光绪三十四年与本县青年潘节文、林士贺进……[详细]
  潘节文,字奕敬,号离恨,达埔乡新琼村人,生于清光绪十七年(1891)。幼聪颖,品学兼优。13岁参加县学童子试,名列前茅。科举制度废除后,知州李树敏咨送他进福建武备学堂就学,毕业后入南京武备学堂肄业。辛亥革命时,任新军营长,响应孙中山号召,参加光复福建的革命活动,获四等勋章。后任闽南安抚使教练官,民国元年(1912)2月,辞职赴北京入清河陆军第一预备学校继续学习。毕业后,在陆军第十师模范团见习,复升入保定军官学校深造。节文尊师友,重义气,……[详细]
  王荣光,幼名恩,字润中,石鼓乡石鼓村人,生于清光绪十一年(1885)。少年时爱好武术,学习拳击,为人任侠好义,县内外青少年争相依附,尊为魁首。值清朝将亡,地方不靖,知州李树敏与协台李英,怕荣光会有-行动,适遇荣光因事与人纠争,遂乘机把他捕拿入狱。辛亥革命福建光复后,邑人宋渊源奉派安抚闽南,应邑绅郑翘松之请,将荣光释放,,并推荐赴南京军官学校受训。民国3年(1914),荣光东渡日本,留学于东京体育会兵事科,并参加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后……[详细]
注:排名不分先后,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