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福建省 > 泉州市 > 惠安县历史人物介绍6

惠安县历史人物介绍6

  道询,约生活于南宋淳熙至景定年间,俗姓王,净峰人,为洛阳白沙寺住持僧。道询从小禀性“灵异”,胸襟旷达。皈依佛门后,“朗悟内典,精勤戒行”,又能“耐烦忍垢”,洁缘普施,“漳泉人翕然信服之”。道询“尝募建晋江乌屿石桥,名凤屿盘光桥,与洛阳桥相望,修广皆加之。其余修桥梁二百余所,而惠安峰崎青龙桥、獭窟屿桥尤其著者。”晋江凤屿盘光桥,“旧有石路,潮至不可行,……僧道询建石桥一百六十间,长四百余丈,广一丈六尺。是桥与洛阳桥海中相望,如二虹然”。盘……[详细]
  李文会,生卒年不详,字端友,小岞乡后内村人。年少好学,博览典籍,“思研经学多有训解”,也擅诗赋。青年时尤重修身养志,励精图奋,富有报国热情。建炎二年(1128年),文会以八行举进士,旋入仕。绍兴十二年(1142年)累官至监察御史。越年,迁殿中侍御史,又迁御史中丞。绍兴十四年(1144年)五月,官拜端明殿学士,兼署枢密院事,权参知政事,与秦桧同列朝堂。是年秋天,文会还乡省亲。当时小岞半岛与大陆连接的一段海滩叫“七里湖”,潮水经常淹没海滩,……[详细]
  温革,生卒年不详,字叔皮,崧林铺温厝(今涂寨镇温厝村)人,宋政和五年(1115年)进士。本名豫,因耻与降金的宋将刘豫同名,愤而改名为革。绍兴八年(1138年),温革被任为馆阁正字,这是一种负责雠校典籍、刊正文章的官职。绍兴九年(1139年),南宋政权与金政权达成协议,金把河南、陕西一带归还南宋。此时,温革已任秘书郎,与莆田人方廷实受命往河南督修陵寝。回朝缴旨时,把督修的情况上奏宋高宗,如实地讲出陵寝被金兵损坏的状况,言词恳切激愤,高宗为……[详细]
  谢履,生卒年不详,字履道,菱溪谢庄岭(今涂岭乡谢庄岭)人。为唐朝侍御史谢逊的后裔。北宋嘉祐二年(1057年)举进士。入仕之初任南安县主簿,历清溪县(安溪县)令。任职期间,“视泉州为本贯,检防尤严”。熙宁中(1068~1077年),提升为都水监,迁丞。时山东曹州府灵平黄河故道河堤决口,河水泛滥。他带领黎民筑堤堵洪,成效显著,却不为自己报功请赏。元丰二年(1079年)十二月,以校书丞知兴化军州事。元丰五年(1082年)十二月,转承议郎,满替……[详细]
  崔拱,生卒年不详,字宾玉,惠安县人。北宋端拱二年(989年),崔拱成为惠安置县后境内第一个进士。旋入仕,官拜著作郎,迁太常丞。崔拱为官,廉洁自爱,谨言慎行,从不祈求神灵降福脱灾,持此数端以建树自己的名誉。崔拱曾经和他的长子正则、次子丽则在风光秀丽、环境幽静的龙山书舍苦读。二子登第后,乡里人就把龙山峰改称登龙峰。他的学识全面,才华过人,写的诗文,凡运用书卷、古语、典故皆能驱使出之,灵活自然而贴切。他的长子正则和次子丽则也同样才藻过人。正则……[详细]
  黄禹锡,生卒年不详,字仲元,号雪操,镇安铺黄田(今张坂镇后边村)人。父黄渊,曾祖黄毅裕。后晋天福二年(937年),赐进士及第,授校书郎、检校尚书。后汉乾祐二年(949年),留从效任清源军节度使,割据泉、漳两郡。由于黄禹锡德高望重,名闻于南唐,留从效以优礼招致,授兵部员外郎,任检校尚书。凡是军政机密大事,都与他商量,交他办理。后周显德年间(954~960年),世宗先后击败契丹,进攻南唐,夺取江北、淮南14州,雄心勃勃,大有一统天下之气势。……[详细]
黄讷裕 [] (851~?)
  黄讷裕(851~?)黄讷裕,生于唐宣宗大中五年(851年),卒年不详,字信夫,号梗南,镇安铺黄田(今张坂镇后边村)人。讷裕禀性聪颖,少有大志。年近20,即精通经史,于唐僖宗乾符元年(874年)进士及第,授江州录事,“明亮不回,有古大臣风,中外翕然望之”。他居官廉明,兴利除弊,为人民办了不少好事,人称一代循吏。唐朝末期,朝政腐败,黄讷裕自觉回天无术,辞官引退,隐居家乡。讷裕是五代闽王王审知的妃子黄厥的三叔父。王审知锐意开拓闽疆。黄讷裕、张……[详细]
  陈嘏,生卒年不详,字锡之,黄田铺报劬山下(时未置县,系属晋江县,今黄塘乡)人。嘏自幼天资聪颖,少勤奋好学,长于辞赋,兼善书法,所书篆隶,尤为人们所喜爱。唐开成三年(838年),陈嘏前往京城应试,三场连捷,中戊午科进士。为隋唐开科取士以来境内的第一位金榜题名的士子,也是境内第一位入仕的文人。大中元年(847年),宣宗即位,陈嘏官居刑部郎中。宣宗对陈嘏颇为器重,说:“陈嘏,琬琰器也”。欲提拔重用他。可惜,任命尚未下达,陈嘏却因病谢世。其著作……[详细]
  潘清江(1949~1992年),惠安人,初中文化程度,少年时随父母到三明。1963年12月,潘清江在市饮服公司当服务员,积极响应毛泽东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努力学习,扎实肯干,多次被评为市饮服系统先进工作者。1965年,他省吃俭用,购买《毛泽东选集》、《雷锋日记》,订阅《中国青年报》;加强理论学习,以提高政治觉悟。1970年2月,潘清江应征入伍,在永安消防中队当战士;6月,加入共青团,1971年当班长。1972年任中队团支部副书……[详细]
  洪笃仁(1923~1993年),字柏园,祖籍惠安,出生于厦门。民国34年(1945年)暨南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一度应聘任台湾行政长官公署教育厅视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厦门日报》副刊、厦门第一中学语文教师、厦门新文字学校校长兼厦门《新文字月刊》主编。1951年调厦门大学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在厦门大学任教30多年间,先后在中文系开设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文字学、汉字改革、汉语发展史等课,并给历史考古专业讲授古文字学,兼任厦门大学中……[详细]
  何恩典(1920~1992年),惠安人。民国30年(1941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历任厦门大学物理系副教授、系主任,海洋系教授、系主任。1956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62年作为中国海洋考察团成员赴苏联考察。回国后与海洋界知名科学家联名发起倡议,建议组织国家海洋局,参与组建福建海洋研究所(今为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参与主持制定全国海洋科学发展规划,参与多项全国性海洋研究工作,发表《海洋声学的发展》、《水声遥测遥控技术的发展》等论文。参……[详细]
  孙崧樵(1902~1987年),字秀岩,惠安人。民国14年(1925年)到厦门,受聘于禾山乐安小学校长。课余博览中医经典著作,为人治病。民国17年担任《医界春秋》杂志社厦门分社社长。民国21年去学从医,在厦禾路开设达生国药局。由于他精通内科、妇科,加入厦门国医研究会任执委及秘书,并任国医研究所副所长。主编《鹭声医药》杂志,同吴瑞甫主办的《国医旬刊》展开学术辩论,发表不同见解,促进了中医学术研究的发展。抗日战争前夕,南渡马来亚槟城,加入北……[详细]
  黄其华(1902~1983年),惠安人。毕业于集美师范学校。民国13年(1924年),应马侨儒之聘到厦门双十中学任教,民国19~26年任校长。抗战爆发后,出走南洋,任菲律宾中正中学教务长。民国34年,由菲律宾返厦任双十中学董事长,直至1956年。他推崇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双十中学施行“生活与教育统一,社会与学校统一,教、学、做统一”,不断提高办学质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参与筹建民革厦门市委员会,任民革厦门市委员会主委。后移居福州,从……[详细]
  王宗诚(1900~1975年),惠安人。民国8年(1919年)考入南京金陵神学院。民国11年,任泰山堂传道。翌年,任海沧青年会小学教师。民国13年春至民国14年底,在鼓浪屿女子师范学校任教。民国15年再任泰山堂传道,民国22年2月按立牧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积极响应并参与吴耀宗倡导的三自革新运动,任厦门市基督教三自革新筹委会副主席,为厦门基督教三自爱国会和福建省基督教三自爱国会的成立起过重要的作用。1958年泰山堂合并于新街堂,任新……[详细]
  周辨明(1891~1984年),字忭民,惠安人。早年生活在厦门鼓浪屿,清宣统三年(1911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随后在清华大学任英文教师。民国10年(1921年)转到厦门大学,任厦大学生生活指导长,兼预科高等几何学教授。民国12年,厦门大学创建外国语言文学系,任第一任系主任。民国17年,由厦大资送到美国汉堡大学攻读语文学博士学位。民国22年学成返校,历任厦门大学文学院院长、教务处处长、新生院院长兼外国语文系主任。民国37年,到英国伦……[详细]
注:排名不分先后,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