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四川省 > 眉山市人物

眉山市名人录

苏轼 [] 北宋著名文学家 (10371101)
  • 苏轼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他的家庭富有文学传统,祖父苏序好读书,善作诗。父亲苏洵是古文名家,曾对苏轼和其弟苏辙悉心指导。母亲程氏有知识且深明大义,曾为幼年的苏轼讲述《后汉书•范滂传》,以古代志士的事迹勉励儿子砥砺名节。当苏轼21岁出蜀进京时,他的学识修养已经相当成熟了。 苏轼学识渊博,思想通达,在北宋三教合一的思想氛围中如鱼得水。苏辙记述苏……[详细]
苏辙 [] 唐宋八大家 (10391112)
  • 苏辙
  苏辙(1039~1112) 北宋散文家。与其父苏洵、兄苏轼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字子由。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二年(1057)与苏轼一起中进士。不久因母丧,返里服孝。嘉□六年,又与苏轼同中制举科。当时因奏乞养亲,未任官职,此后曾任大名府推官。熙宁三年(1070)-神宗,力陈法不可变,又致书王安石,激烈指责新法。熙宁五年(1072),出任河南推官。元丰二年(1079),其兄苏轼以作……[详细]
苏洵 [] 唐宋八大家 (10091066)
  • 苏洵
  苏洵(1009年5月22日-1066年5月21日),字明允,自号老泉,“唐宋八大家”之一,与二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苏洵的散文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纵横恣肆,具有雄辩的说服力。苏询的散文多为论辩文,字字珠矶,句句珍宝;作诗不多,擅写五古,质朴苍劲。苏洵在谱学领域贡献巨大,他创造了现代修谱方法之一的苏氏谱例,影响巨大,时至今日仍然是许多地方和姓氏的修谱范例。人物生平青年游荡北宋大中祥符二……[详细]
  田锡(940~1004),字表圣,田锡初名继冲,后更名为锡。嘉州洪雅(今属四川眉山市)人,祖籍京兆(今西安),唐末避黄巢之乱定居四川眉州洪雅(今槽渔滩镇)。曾祖父、祖父均为当时洪雅之名士,太平兴国三年(975)进士,官至右谏议大夫。北宋初年政治家和著名作家,在宋初的政坛和文坛享有较高的声誉。深为宋初士大夫所景仰。 生于晋高祖天福五年,卒于宋真宗咸平六年,年64岁。田锡在政治上以敢言直谏著称,同时又……[详细]
  张皓(一作浩 )(50年-132年),字叔明。犍为郡武阳县(今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县)人。 东汉时期大臣,西汉留侯张良的六世孙。历任郡吏、大将军掾、尚书仆射、彭城国相等职,在廷尉任上,留心断狱。延光三年(124年),安帝听信谗言,将要废时为太子的汉顺帝刘保,张皓与太仆来历力争未果。永建元年(126年),刘保即位后,为感谢张皓,任命他为司空,三年后因灾异被罢免。阳嘉元年(132年),张皓再次担任廷尉……[详细]
张纲 [] 东汉八俊 (108143)
  张纲,字文纪(108—143年),东汉犍为郡武阳(今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县)人。 张纲是汉留侯张良的后代(七世孙),父亲叫张皓,爷爷叫张胤。他还是蜀汉将军张翼的曾祖父。张纲少时勤奋好学,对经学有一定研究。他虽出身官宦家庭,但少纨绔习气,很注意气节方面的修养。主管教化的司徒知道张纲品学兼优,是个人才,便征召他但任朝廷御史。东汉顺帝刘保,是由宦官司扶持当上皇帝的,因此,外戚与宦官权势很大,互相勾接,专横跋……[详细]
  杨大全,字浑甫,眉之青神人。 乾道八年(1172)进士,调温江尉,摄邑有政声。绍熙三年(1192),召除监登闻鼓院。五年,光宗以疾久,不克省重华宫,廷臣多论谏者。太学生汪安仁等二百余人-,而龚日章等百余人以投轨-为缓,必欲伏阙。大全谓:“院以登闻名,实明目达聪之地也,今乃使人视为具文,吾何颜以尸此职。”乃为书以谏,力请过宫,书上不报。 伏阙:拜伏于宫阙下,多指直接向皇帝-奏事。 ……[详细]
  朱台符之父应举拔萃科,曾任度支判官,卒于殿中丞。朱台符小时聪明过人,10岁能写诗辞,曾作黄山楼记,认识他的人都交口称赞。长大一点后,善作词赋。当时太宗在廷试进士时,喜欢那些头脑敏捷、交卷较快的人。朱台符与同辈接受考试时,在很短的时间写成一赋。终登进士甲科,任过青州通判。召入直史馆,赐红色朝服,再迁秘书丞、浚仪知县。北宋真宗咸平元年(998),与杨砺、李若拙、梁颢同知贡举,又任太常博士、京西转运副使……[详细]
  陈希亮(1001—1064) 字公弼,四川眉州(今四川省眉山县)青神山人。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中进士。嘉祐二年(1057)知开封府推官,转任京西转运使、京东转运使,以年老要求辞职归家,不允,转知凤翔府。时凤翔常平仓库存粟可用12年,仓库主事者担心粮腐烂不可食,适值凤翔大旱,民饥无食,希亮主张开仓借粮,主事者以为无朝廷旨意,惧怕追究擅发之罪。希亮愿负全责,遂发12万石借于饥民,言明秋归还……[详细]
  孙抃(996-1064),字梦得,北宋眉州眉山县(今眉山市东坡区)人,天圣八年(1030)考中进士(榜眼)。最初担任绛州通判,后来被召回,通过学士院考试,担任太常丞、直集贤院,后来任开封府推官,升任吏部郎中。 皇祐年间(1049—1053),朝廷任命孙抃为谏议大夫,代理御史中丞。谏官韩绛-说他不具纠弹之才,不可担任谏官。孙抃-争辩说:“我看现在的士大夫,向往升官的多,廉洁退让的少,以善于求事……[详细]
  任希夷(?—?),字伯起,南宋眉州眉山县(今眉山市东坡区)人。任希夷小时候求知欲强,喜欢苦思探索义理,不分夜晚,从不间断。写文章一定要反复推敲,写得不工整、不满意绝不停笔。淳熙二年(1175),考中乙未科詹骙(kuí)榜进士,调任建宁府浦城(今属福建)主簿,跟随朱熹学习“二程”(程颢、程颐)学说,深得理学精要,受到朱熹的器重,称他为创业济时的人才。 开禧元年(1205),任希夷任职太常寺,掌……[详细]
彭端淑 [] 著名文学家,蜀中知名教育家 (16991779)
  • 彭端淑
  在清代丹棱彭氏诸兄弟中,名气最大、成就最高、影响最广的,是排行第二的彭端淑。对他,也许我们并不陌生,因为很多人上小学时就读过他的一篇议论小品文《为学一首示子侄》,也就是《为学》。彭端淑(1699年-1779年),字仪一,号乐斋,眉州丹棱高桥翠笼山(今四川眉山市丹棱县双桥镇桂香阁)人。著名文学家,蜀中知名教育家,清代“蜀中三才子”之一。彭端淑出生于一个富庶家庭。其祖父彭万昆为明未怀远将军,清初为简州……[详细]
吕陶 [] (1028~?)
   吕陶,生于宋仁宗天圣六年(1028),字元钧,号净德,北宋眉州彭山人,后徙居成都,故一作成都人。皇祐四年(1052)举进士,熙宁三年(1070)应制举,历任知县、知州,元祐年间任殿中侍御史,改左司谏,后又出任梓州路、成都府路转运副使等职,迄崇宁元年(1102)致仕,历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五朝,仕宦生涯长达半个世纪。宋徽宗崇宁三年(1104)去世。吕陶一生,秉承儒家积极入仕的思想,以“修身……[详细]
   苏元老(约1078-1124年),字子廷,号九峰,北宋眉州眉山县(今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人,苏轼族孙。从小失去双亲,勤于钻研学问。崇宁五年(1106),考中丙戌科蔡嶷榜进士,先任广都(今成都双流)主簿,后来又历任汉州(四川广汉)教授、西京国子博士、彭州(今成都彭州市)通判、秘书正字、将作少监、比部考功员外郎、成都路转运副使、军器监、司农少卿、卫尉少卿、太常少卿等。 苏元老自幼好学,富有学问……[详细]

全部眉山市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