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河南省 > 济源市历史人物介绍11

济源市历史人物介绍11

  马明山(1904~1958年),坡头乡桥沟村人,1931年在济源师范加人中国共产党。师范毕业后任小学教师,后与组织失去联系。1937年冬杜八联抗日自卫团成立时,马参加自卫团任中队长。1938年5月,随杨伯笙赴邵原参加八路军晋豫边抗日游击支队。是年,二次加人中国共产党,任一支队一中队长、政治指导员。1939年2月,患病住院,因生活艰苦,于8月自动-脱队回家教书。1941年,在中共济源县委的领导下,杜八联重组抗日自卫团,马任大队长,曾率队多……[详细]
  王家光(1889~1952年),克井乡灵山村人,早年肄业于河南省法政学校,返乡后任私塾塾师。1930年,家光任灵山公直(村长),为发展教育事业,他不顾封建会首和赌徒、恶棍的反对,毅然将本村宝峰寺的百余亩庙产的课租移作教育经费,创办了宝峰学校,自任校董,使灵山、小庄、青多、贾庄、塘石等村的青少年得到了求学的机会。1937年七·七事变后,家光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次年4月,以旁听生身份,赴北寨晋豫边抗日游击干部训练班学习,进一步加深……[详细]
  璩立勋(1923~1947年),坡头乡连地村人。早年参加杜八联抗日自卫团,解放战争中任连地民兵常备队队长、济源二区武委会副主任等职。1946年夏,国民党军两千余人向杜八联解放区发动大规模进攻。璩立勋带领连地民兵常备队在毛岭村顽强阻击,掩护广大民兵安全转移。之后,他被调到二区任武委会副主任。是年10月,国民党军大举渡河北犯,先后占据了二区庙凹、雁门、红土沟、泥沟河等村。璩立勋带领民兵,运用掏心战、飞行0(亦叫定向抛射)等战法,打得敌人闻风……[详细]
  杨材藻(1885~1946年),别号献廷,坡头乡槐树庄人。早年毕业于河南省法政学校。1912年,杨材藻与杨致宾等出面筹资,创建了泰山庙小学。1931年,学校更名济源县公立十六完小,杨任校长。19341935年间,他支持在外地求学的进步青年杨伯笙、史向生等利用假期同该校教员聚会,组织杜八联农林协会,交流新思想,宣传抗日救国。1937年七·七事变后,杨材藻身为国民党济源县河防局长,积极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他在县城创办的和合涌杂货店,成……[详细]
  贺思铭(1918~1945年),辛庄乡贺坡村人。1937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38年5月参加八路军晋豫边抗日游击支队(唐支队),后调晋城抗日第三区基干队任队长。1939年十二月政变后,思铭按照党的指示,返乡转入地下活动。次年元月,大河里党组织遭敌破坏,思铭被捕人狱。敌人多次对他进行严刑拷问,始终未从他口中得到任何党的机密,后经组织营救出狱。1942年元月,张连山领导的游击队在山西阳城与八路军386旅17团、18团会师,被编为沁河游击支队……[详细]
  李宗轩(1904~1943年),济水镇东街人。1925年在沁阳省立十三中上学,曾因鼓动学生闹-被开除学籍。1926年,在冯玉祥部当电话兵,后因耳病退役返乡务农。1936年,到国民党济源县第一区任会计员,次年接任区长。抗日战争时期,日军曾多次用高官厚禄引诱李宗轩投降,都被他严辞拒绝,率部于东至沁河口、西至蟒河口的太行山南麓,与日伪军对峙,成为济(源)北、阳(城)南抵御日军的屏障。1941年中条山战役后,国民党正规军全部撤离济源,地方团队大……[详细]
  于思礼(1913~1943年),字敬斋。亚桥乡东石露头村人。1928年,思礼人庙街县立二高小读书,同班主任党继新结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1930年,人济源师范读书。在党继新、薛子中的革命思想影响下,参加了学校的进步组织读书会,阅读了大量进步书刊,开始了革命活动。他经常和一些进步同学星夜外出张贴革命标语,宣传抗日。1934年,思礼师范毕业,到济师附小教书。1935年加人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先后在东石露头、涧北、勋掌、南姚等地,以教……[详细]
  尚宜元(1868~1940年),原名起鸿,又名复初、耐辱、光荣,济源市轵城乡张金村人。生于耕读之家,曾就读于河南省优级师范学堂,并在该校参加了同盟会。毕业后长期在沁阳、济源一带教书,暗中从事反对清王朝的革命宣传活动,并与孙中山有书信往来。1911年,同盟会河南会员张钟端组织开封武装起义失败后,河南巡抚宝桑下令对优师出身的学生严密侦察。学台利用督学吴某与尚的同窗关系,乘机盗走了孙中山致尚的亲笔信,遂下令缉拿,幸得学生和民众掩护,才得以脱身……[详细]
  李式平(1886~1938年),大峪乡大峪村人,清末秀才。曾任私塾塾师、族长和济源二十一社社宗。早年在当地组织红枪会,为主要首领。抗日战争前,持-立场。七·七事变后,赞成联共抗日。因拒绝执行国民党济源县长杜光远要其杀害薛子中等人的命令而遭冷遇,到沁河北任红枪会教师。李如竹(1907~1938年),式平侄,早年参加红枪会,后随伯父式平赴沁北任红会教师,是式平的得力助手。1938年2月,日军侵占济源县城。李式平在共产党员路行健等的协助下,建……[详细]
  原有信(1906~1937年),克井乡新庄人。自幼家境贫寒,蚕校毕业后辍学务农。1931年经张剑石(丽生)介绍,在本村参加中国共产党。1932年4月,原有信参加第一次原大寨起义。9月,又参加了第二次原大寨起义,并任豫晋边游击队第七大队长(后改为中队长)。在开展游击战争的三个多月里,他经常带队下山打富济贫,除奸反霸,袭击敌人,使游击队日益壮大,威震豫北。12月下旬,当敌人派重兵四面围攻原大寨时,他率领部队同敌人进行了激烈战斗,打退了敌人多……[详细]
  成守谦(1909~1937年),字介三,又名省三,承留乡南勋村人。在济源师范求学期间,受党继新、薛子中等的教育启发,投身革命,于1930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32年,参加了著名的原大寨起义。起义失败后,因身份暴露,受到敌人的通缉,遂离开济源奔赴宜阳找地下党联系。后经张剑石(曾经薛子中介绍在克井、新庄以教书为名,从事党的地下工作)介绍,在宜阳县白杨镇小学以教书为名,继续从事党的地下工作,积极发展党的组织,任中共洛阳中心县委委员。1937年……[详细]
  王承寿(1916~1937年),字静林,亚桥乡小王庄人。幼年就读于涧北完小,14岁考人济源师范。在党继新、薛子中的启发指导下,他阅读了《共产党宣言》和鲁迅等进步作家的大量著作,树立了革命的人生观。1930年加人共青团。1931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党、薛发动原大寨起义时,他年龄尚小,且又在学校读书,但还是积极参与了起义的筹备和联络工作。济师毕业后,承寿以教书为名,在县城西南、东南一带,组织和领导农-动,在-下,为恢复和发展党的组织做了大量工……[详细]
  薛子中(1907~1937年),原名薛作枢,又名薛绍铭、少明,克井乡北社村人。1920年,人漂河明德中学(教会中学)读书,曾因鼓动同学反对美国传教士奴役中国人,几乎被学校除名。1926年在该校高中毕业,人冯玉祥西北军干部学校学习。毕业后,先后在冯属孙连仲、冯治安部做政治工作。1927年,参加中国共产党,任中共洛阳中心县委工作员,从事党的地下工作。1929年春,受中心县委派遣,赴宜阳赵堡等地检查工作,发展党员,建立党的组织。1930年5月……[详细]
  袁良惠(1907-1935年),字叔愚,回族,亚桥乡下街人。1927年毕业于中央陆军测绘学校,曾任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司令部参谋。精通英、阿拉伯两种外语。1931年,袁所在部队被蒋介石调到江西进攻红军。九·一八事变后,袁积极主张抗日,立志不雪国耻,不返家园,坚决反对蒋介石打内战。同年12月,袁良惠随二十六路军参谋长赵博生(中共党员)和七十三旅旅长董振堂,率部在江西宁都起义,加人中国工农红军,先后任红一方面军第五军团三十四师参谋长、师长等……[详细]
  牛兰亭(1861~1933年),字楔堂,克井乡灵山村人,清末秀才。自幼聪敏好学,一生誓不为官。自清光绪七年(1881年)起,在乡塾执教三十余年。兰亭酷嗜书法,苦练不辍。每天寅时(3~5时)起床,手提狼毫,以红土为墨,木板代纸,站写五百字,从不间断。融王、欧诸家书法于一炉,遂成自家书风。其书法清秀高雅,神形俱佳。常被邀请书写牌、匾、碑、楹,在城西贾庄所书牌坊志矢共姜芳百代,印心妙善壮千秋,路人观之,无不夸赞。兰亭性情耿直,喜打抱不平。以其……[详细]
注:排名不分先后,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