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山东省 > 滨州市历史人物介绍10

滨州市历史人物介绍10

  徐尚武,原名徐荣耀,无棣县人。1933年,于无棣师范毕业后,任教员。在教学期间,工作积极,思想进步,接受了党的教育,参加了创建“友谊读书会”、“救亡会”等进步团体组织。“七七”事变后,他参加了冀鲁边区第三十一游击支队,1938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队伍中,历任庆云县战争动员委员会宣传部长、锄奸部长,临邑县县长和冀鲁边区第二军分区副司令员职务。1943年1月,在临邑县王家楼战斗中壮烈牺牲,时年31岁。……[详细]
  张方胜(1916—1943)邹平县大由村人。1940年参加抗日游击队,任长山县大队二中队中队长。1943年9月某日凌晨,日伪军“围剿”长白山抗日根据地(今邹平县境内) 。他率部驻西董乡马庄村,发现敌情后,立即组织反击。天亮以后,长白山各个山头均发现敌情,他率部转移至鹤伴山西口,挺进南浔沟东山坡,抢占风门山顶,欲奔大玉皇顶制高点突围,但已处于敌人的四面重兵包围之中。他指挥战士顽强抗击,继而展开肉搏激战,敌人死伤满坡。最后二中队终因寡不敌众……[详细]
  马函三 (1902—1943)名立元。邹平县由家河滩村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月,带领抗日游击队参加了山东抗日救国第5军。整编后,任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3支队7团3营营长。 1940年, 被选为长山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1943年11月11日在反“扫荡”战斗中牺牲。1944年,长山八区曾改名为“函三区”,以志纪念。……[详细]
  阎登三(1908—1942)原名阎东瀛,化名邓小舟、张延年。阳信县人。1929年考入阳信师范,在学校受到进步思想的熏陶。1932年毕业后,到银高村教学。阎登三对穷人的子女充满阶级感情,他经常给学生讲时事,揭露国民党政府祸国殃民的罪行,教育学生积极行动起来抗日救国。1937年,阎登三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抗战爆发后, 阎登三根据党的指示, 以开中药铺为掩护,组成了党的组织和联络站。1938年11月, 任阳信县委组织部长,1941年9月调任庆云……[详细]
  李寿岭(1918—1942)邹平县旧口村人。1937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任八路军驻邹长办事处主要负责人。 1939年5月,任邹长中心县委书记,后任清西办事处主任、 寿光县委书记、清东地委组织部长等。1942年1月24日在寿光县朱鹿战斗中牺牲。……[详细]
  石景芳(1912—1942),八路军冀鲁边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原名石玉琮,1912 年1 月出生于山东省无棣县刘丰台村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小熟读史书,立志做一个有益于国家和民族的人。1933 年秋,考入北平宏达学校。在北平抗日救国-的影响下,受到进步思想的启迪,为日后踏上革命征途奠定了思想基础。1935 年6 月10 日,国民党政府与日寇签订《何梅协定》,祖国沦亡危在旦夕。同年秋,石景芳弃学回乡,先后秘密成立“友谊读书会”和“山东各界……[详细]
  于慎德 (1907-1942)又名于敬庵,沾化县下洼镇于家村人。出身贫困农家,8岁入本村私塾,是品学兼优的学生。1927年,考入无棣县立第一高小。在校期间,曾参加-,初步受到革命思想的熏陶。1930年,考入山东省立第四中学(即惠民中学)。1933年,省立四中毕业后,考入北京师范专科学校。1937年“七·七”事变后,返回家乡,投笔从戎。同年9月,由关星甫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春,先后发展王振民、于寿山、于守刚入党。山东沾化党组织……[详细]
  吴匡五 (1914—1941)原名吴观志。阳信县后吴家店村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同年春赴乐陵县参加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训练班。1939年7月任陵县抗日民主政府第一任县长。1941年9月7日,在与日伪作战中负重伤去世。1943年冀鲁边区行政委员会曾将陵县更名为匡五县以作纪念。……[详细]
  傅洁臣 (1917—1940)又名文沐,化名王哲。无棣县人。1938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参加游击支队任连指导员。不久,被派往南皮抗日军政干校学习,结业后分配到庆云县任战委会组织部长、 三区战委会主任。1939年3月,调任无棣县委宣传部长。 1940年7月任中共无棣县委书记。1940年11月29日拂晓,他带领手枪队参加地委会议返回途中,在单家屯遭日军包围,战斗中壮烈牺牲。……[详细]
  张培之(1907—1940)字栽云,化名李杰。沾化县官庄村人。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秋,任中共沾化县工委组织委员。1939年秋,任中共鲁北地委秘书长。他经常带领地委机关工作人员活动于商河、阳信、乐陵等地,为培养革命骨干力量, 主持开办多次“党训班”。1940年2月,在乐陵县五区被日伪军包围,不幸被捕,慷慨就义。……[详细]
  刘力夫(1917—1940)邹平县大有里村人。邹平乡简易师范学校辍学后,回村任小学教师。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他积极参加了“民先”组织。1938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邹长中心县委青年部长、-部长、动委会主任、宣传部长等职。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救国主张,积极发展党员,建立党的农村支部,发动群众成立各种抗日救国团体。 1940年5月邹长县大队九中队驻防张官庄,一日凌晨被敌人包围,刘力夫不幸被捕,在桓台县城惨遭杀害。……[详细]
  王明恕(1910—1940)字唯一。滨州市吴家村人。中共党员。他曾入山东工商专门学校和上海三育大学学习, 后入黄埔军校学习,是该校第三期学员。1926年8月,他参加了叶挺指挥的汀泗桥战斗。大革命失败后因共产党嫌疑被捕。出狱后,他返回山东在即墨县立中学任训育主任。七七事变后,学校停办,他到鲁南一带发动群众,组织抗日游击队。不久,便参加了爱国将领范筑先将军的抗日队伍,任上校参议。后被编入八路军平原纵队,任参谋长。1939年10月,任鲁西北行……[详细]
  刘景祚(1913—1939)原名天庆,无棣县王家庄人。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2月, 用家中积存的300元钱买了一支匣枪,参加了抗日队伍。同年8月先后任东光县工委书记、县委书记,11月任德平县委书记。1939年10月,任临邑县委书记,11月牺牲。……[详细]
  王辑五(1900—1939)又名王元瑞。邹平县九户镇人。1918年春,王辑五与同学林文崇离家去南京,欲投孙中山的国民革命军,因人地生疏,囊空而归。1920年后,王辑五两次东渡日本,后经营中国服装,兼卖首饰玉玩。1929年,日本大肆鼓动侵华,王辑五在名古屋侨胞中积极宣传爱国思想,组织华侨委员会、共助会、共济食堂等,并任共助会会长。“九一八”事变后,国难当头。1932年春,他毅然回国。1937年底,齐东县城沦陷,王辑五组织二三十人,搜集步枪……[详细]
  王乐之(1910—1939)名钟鑫。邹平县刘王村人。1927年济南正谊中学毕业后,回村腾出自己5间住房办义学, 自任教师,有学生40余人。后因经济拮据,无力办学,遂拜当地名医为师,学习医学,并参加江苏省无锡针灸学社函授班学习。七七事变后,孟昭进在齐东县组织抗日义勇军,器重其才干,任命他为中队长。因屡立战功,晋升为工兵营营长。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经数十次战斗,打邹平、袭周村、攻济南,英勇杀敌,身先士卒,使周村一带胶济线上的敌人运……[详细]
注:排名不分先后,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