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福建省 > 三明市历史人物介绍16

三明市历史人物介绍16

  郑超然(1920~1945年)郑超然,化名郑青华,民国9年(1920年)出生于大田县桃源乡王山村。民国24年小学毕业,以优良成绩考上大田简师,后转学永安大湖师范,民国27年夏返乡,不久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28年春至民国30年,地下党派他到上京、桃源和永安西洋小学任教,以教师职业为掩护,从事党的秘密活动,建立地下交通站。民国31年2月,郑超然任中共闽中工委的大(田)、永(安)、宁(洋)边委委员。他首先做好一家人的思想工作,又通过一家人……[详细]
  林清奇(1919~1945年)林清奇,原名邱春梅,化名林寿山,民国8年(1919年)出生于大田县早兴乡张墘村。他9岁丧父,国民党民团营长林维邦把他收为义子,改姓林。民国27年小学毕业。后从漳平新桥返大田县城,报考军训教官,受训三个月,被大田县当局聘为教官。民国28年,他被派往广平小学任军训教官,不久又调武陵小学任教官。在校期间,他受校长、中共地下党支部书记林大蕃的启发教育,开始接受马列主义。民国29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以教官身份为掩护,……[详细]
  林大森(1919~1945年)林大森,又名作柱(大蕃胞弟),民国8年(1919年)出生于大田县武陵乡桃溪村。民国27年,初中毕业,回武陵小学任教员,年底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反大田县长廖基的斗争,迫使福建省府将廖基撤换。民国28年底,他随队前往南平开展恢复南、沙、尤根据地和重建菖莆洋党支部的活动。后又随同武工队赴尤溪县的东边、上云、下云、云山等地开展武装斗争。民国31年2月,林大森任中共闽中工委城关直属区委书记,在城区秘密发展党员,……[详细]
  林其蓁(1919~1940年)林其蓁,民国8年(1919年)出生在武陵乡百束村一个富裕家庭,他从小聪颖,在念小学时就喜欢阅读进步书刊。民国24年,林其蓁到福州觉智中学读书,看到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野蛮侵略,忧心忡忡。翌年夏,他怀着抗日救国的迫切心情,从福州前往北京,在同乡、中共党员、河北省立农学院学生林鸿图的帮助下,进入燕京大学附中读书,第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七七”事变后,他参加北平西山游击队,奔赴抗日救亡最前线,民国29年6月9日,……[详细]
  蒋光斗(1917~1946年)蒋光斗,民国6年(1917年)出生于大田县前坪村一个贫苦农家,10岁因家贫被卖给汤泉村蒋绍栖为子,14岁入均溪小学,后来进县立初中就学。民国28年冬,在内迁大田的集美职业学校,由林志群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他在校内积极参加抗日救亡的宣传活动。返乡后,利用“中山室”(内部称“三一读书会”),聚集青年,秘密宣传马列主义和抗日救亡道理,先后培养和发展蒋平、蒋绍洪、蒋冠祥、蒋荣德、陈郁文、蒋凤祥等青年入党。民……[详细]
  林大蕃(1916~1945年)林大蕃,又名作为,民国5年(1916年)出生于大田武陵乡桃溪村的贫苦农家。大蕃从小爱劳动,9岁入私塾,16岁转入均溪小学六年级学习,次年考进大田初中。在学期间,他关心国事,广学博览,省教育厅授予“品学兼优”荣誉奖。民国25年初中毕业后,拒受当局之聘,毅然回乡任教。民国26年2月,大蕃经林鸿图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创建大田第一个中共支部并任书记。“七七”事变后,投身于抗日救亡活动,以办夜校、妇女识字班、组织儿童……[详细]
  肖冠槐(1915~1945年)肖冠槐,又名明甫,民国4年(1915年)出生于大田县桃源乡蓝玉村农民家庭。民国27年初中毕业后,到上举村小学任教。有一次漳平城口一股土匪到上举掠夺财物,肖冠槐果断地组织村民伏击匪徒,使上举人民免受一场灾难。民国27年春,肖冠槐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中共大田县委成立,肖冠槐任县委委员兼第四区委书记。民国31年至33年,肖冠槐先后任中共大田县委、闽中工委、闽西北特委委员、-部长,兼任大(田)永(安)宁(洋)边委……[详细]
  林鸿图(1912~1949年)林鸿图,大田县武陵乡百束村人,民国元年(1912年)3月16日出生于贫寒农家。从小勤奋好学,成绩优异,爱憎分明,在县立初中读书时被选为学生自治会主席,积极组织学生开展抗日宣传活动,“一·二八”事变后,发动同学给十九路军抗日将士写慰问信。民国21年秋,林鸿图在堂兄林笏隆资助下就学于福建学院附中。经常与中共党员陈培光于夜间上街张贴标语,散发传单,宣传抗日。民国24年秋,林鸿图考进河北省立农学院,在“一二·九”学……[详细]
  李发课(1907~1966年)李发课,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生,大田县文江乡大中村人,9岁时被土匪抓去卖给德化县一农家,后被转卖给泉州杨宝娘为子,改名吴记文。民国31年(1942年),35岁的李发课从泉州返乡探望父母,不料父已去世,母改嫁尤溪。目睹家破人亡的惨景,他萌发了图强宏愿。返泉不久便出洋谋生。几年后,他生意发达,在香港娶亲成家。婚后,在妻子全力协助下,返南洋办铁厂、织布厂、橡胶厂,成为大富。李发课爱国爱乡,经常给家乡汇款资……[详细]
  王振标(1906~1984年)王振标,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出生在大田县桃源乡广汤村,父亲早逝,从小务农。他一心扑在培育水稻良种上,被誉为“农民育种家”。解放初期,水稻“尤溪早”在桃源一带发生严重稻瘟病,他萌发培育抗病良种的念头。1950年秋,他看到同村的王亦修种的“禾佳”品种,未见“赤吊”(穗颈稻瘟)病,便从禾佳中选出穗大粒满种性一致的种子,经过三年精心试种,在不同土质、不同海拔的田段中都获得高产。年复一年,其产量逐年提高,深受……[详细]
  苏玉英(1905~1951年)苏玉英(涂友情妻),德化县双瀚乡人,生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少上私塾,略通文理,生活放荡,不随夫任,住守家乡。涂友情死后,统领其原部属。民国38年4月,解放大军渡江南下,闽西南中共地下党派刘春生、彭志耕向苏玉英宣传形势和党对起义人员的政策,苏迫于形势的压力,表面同意将其武装编为永、德、大游击大队的一个中队,地下党派彭志耕为指导员。同年6月9日,参加第一次解放大田县城。进城七天后,苏玉英部被调回永春……[详细]
  林维邦(1901~1951年)林维邦,原名林以文,别名林士木,生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二月初八,大田县谢洋乡草垅崎人。先后任民军小首领、大田县民团营长、宁洋县知事、漳平县县长、福建省政府咨议员。解放前夕,任宁洋县游击大队大队长、宁洋县维持会主席等职。林维邦青年时期,适逢军阀混战,地方割据,土匪横行,他眼看家乡经常遭土匪抢劫,忧心忡忡,与同村好友商量,拿出土枪土炮,组织自卫队伍,使得土匪不敢进犯。后来,兼并了周边一些土匪武装,组织……[详细]
  涂友情(1895~1942年)涂友情,名贻训,号飞凤,大田县济阳乡人。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出生于永春县涂山村。历任民军排长、连长、营长、团长、国民党德化县长,省保安第四旅旅长、省闽南盐运视察专员等职,国民党授予少将军衔。涂友情年青时,投德化苏亿部下当兵,任过排长、连长。苏亿死后,部属散伙,涂友情率其部下回到济阳,自立山头,购买0,扩大队伍,经营他的小天地。把势力范围扩大到屏山、洞口、吴山一带,巧立名目,摊饷派粮,大肆搜刮民脂民膏……[详细]
  蒋超(1894~1951年)蒋超,字其陞,号逸尘,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正月出生,大田县广平镇五峰村人。历任中、小学教员、大田县民团广平分团团总、大田县保安大队长、国民党大田县监察委员、广平区分部书记、大田县参议长、福建省参议员等职。民国7年,蒋超与郑春龙等人发起筹款买枪,组建大田县民团广平分团,担任分团团总。民国15年他与施同寅、林维邦等人倡办全县第一所中学——大田县初级中学(现一中前身),招聘本地和外地教师任教,解决了上中学不出……[详细]
  林笏隆(1889~1947年)林笏隆,乳名昌芽,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九月二十三日出生于大田县武陵乡百束村一个富裕家庭。他胸有大志,继承祖业,经营商贾,收租放债,青壮年时就成为武陵地区的首富。他性情刚直,办事公道,不以强压弱、欺压百姓;不逼租逼债,允许拖欠。林笏隆重视教育,爱才用才,以他为首创办武陵中心小学,资助林鸿图到河北省立农学院念书。他发现林大蕃是大田中学的高才生,请他回武陵小学当校长。民国26年2月,中共武陵小学党支部建立后……[详细]
注:排名不分先后,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