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安徽省 > 淮南历史人物介绍3

淮南历史人物介绍3

  张耀西(1880-1952),原名张敬成,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城关镇人。清光绪六年(1880)生。自幼读书,少有大志,目睹清廷腐败,丧权辱国,而痛心疾首。光绪二十六年(1900)农历除夕之夜,离家出走,参加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活动,与柏文蔚、孙孟介、王庆云、岳相如等交往甚密。宣统三年(1911),与张孟介(汇滔)、王庆云、岳相如、蔡梦周、袁子金、唐雁宾、樊觉悟、李之久、李允源、王子元、毕少山、黄义学等人在凤台县城附近及顾桥等地从事革命活动,联……[详细]
  张景周(1890-1967),原名在德,又名则民,安徽寿县人。清光绪十六年(1890)生。幼读书。民国七年(1918),考入北京中国大学法律系。1923年,毕业后,赴山东第一混成旅旅长张克瑶处,入山东讲武堂习军事。不久,山东第一混成旅移防山西,任上尉参谋,兼任驻赣办事处处长,后任少校参谋。1925年,随旅回防山东,扩编为六十七师,任中校主任参谋,不久,任上校参谋处长。1926年,国共合作北伐,六十七师由济南移驻津浦路南段,任师少校参谋长……[详细]
  孙多森(1867~1919)字荫庭,安徽寿州人。其父曾任江苏记名道、南京洋务局总办。家资臣富。1885年中秀才,继办贡生,捐候补同知。1898年2月在上海创办国内第一家华商面粉厂——阜丰面粉公司,任总经理。其兄孙多鑫任协理。1901年升候补道,任上海电报局帮办。1905年与聂之台等筹建上海商务总会,任会董事兼副会长。翌年去天津,接替病故的孙多鑫,与周学熙共同经营启新洋灰公司和滦州矿务公司,任两公司协理。1908年又兼北京自来水公司协理。……[详细]
  方筱泉(1813—1914年)名希孟,字峄民,晚号天山逸民。清廪生,寿县人。工诗文,性好游。光绪初年曾出北塞,西游乌鲁木齐,又由陕、甘出嘉峪关。所至山川古迹,考核綦详,往往形诸歌咏。十岁时,赋落叶诗,惊其长辈。张裕钊、盛显、冯志沂、樊增祥、易顺鼎、王树华等,均与之唱酬,推为作者。民国3年(公元1914年)卒于芜湖。平生著作有《息园诗存》、《边陲纪事》、《西陲战略》、《读史随笔》、《朝野旧闻》、《东征录》、《西疆日记》等书。……[详细]
  薛少卿(1859—1932年)名宜兴,晚号凡民,寿县城关人。世代皆赖设馆授徒糊口。其父南卿,乡里名士,人推为长者。少卿幼时,聪敏过人,好深思,善属文。每当朋侪相会,指事命题,言谈间立就,传诵一时。年11应童试,补佾舞生;12岁入泮,旋食廪饩。自此以后,声名益扬乡里。亲旧富人,屡屡登门,争聘为师。30岁后,随馆主之转移,先后于扬州、广东、上海、天津、京师各大都会假馆授徒。此间,数次应试乡举不中。光绪庚子、辛丑(公元1900、1901年)年……[详细]
  朱耀庭(1864—1943年)名金堂,号寄庐,寿县城关人。幼年家贫,攻读勤奋,弱冠中秀才,旋补廪生。居家设帐授徒,以束修维生。他知识渊博,热心爱国。见清政府昏庸朽腐,媚外压内,民不聊生,心痛之。与州人柏文蔚为同榜好友,经柏介绍入同盟会。他热心公益事业,关怀回族子弟教育,于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就清真寺房屋,创办私立务本小学和清真女子小学堂。辛亥革命后,任定远县民政长、六安县民政长。民国16年夏,任寿县县长。日本侵略军侵占寿城前……[详细]
  史炎之(1872—1920年)字志和,寿县人。18岁中秀才,22岁考入保定高等学校。毕业后南游,谒孙中山先生,后加入同盟会,被分发在北方宣传革命。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他单身奔走,历经燕、豫、晋、秦等地,遍访同志。至西安,会晤同学杜仲甫等,积极进行革命活动。辛亥革命时,参与柏文蔚戎幕。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任南京讲武学堂教官兼军需。9年,目睹军阀横暴,外侮日亟,忧愤成疾,卒于家。……[详细]
  黄吉安(1836—1924),近代川剧史上的剧作大师。名云端,号余僧,安徽寿州(今寿县)人。晚年落籍四川成都。少时聪明过人,中童子试第三名。喜读书,酷爱戏曲。60岁时妻病逝,为糊口任县幕僚,宁肯清贫,不愿浊富。曾在清朝为官。因性情耿介,触犯上司被解职。后迁居成都,过着清贫的生活。其时成都的戏曲舞台上,川剧、昆腔、高腔等均有演出。他与川剧艺人和票友广泛结交,遂由喜爱川剧进一步掌握了这一戏曲艺术形式。从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到去世,共创……[详细]
  汪以道(1873—1938年)字觉民,寿县城关人。幼年读书,壮年奔走革命。善书法,与乡人张树侯齐名。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柏文蔚为安徽都督,他任秘书。2年癸丑之役,讨袁失败后,即投身教育,曾讲学于北平、天津、南京等校近20年。常以民族思想教育青年。晚年回归故里,以教书为业,并热心地方慈善公益事业,乡人多爱之。27年,日本侵略军渡江北犯,淮上各县相继沦陷。日机昼夜轰炸,当局政府布告人民疏散。以道慨然曰:“衰朽残年,不能荷戈杀敌,负国已……[详细]
  权道涵(1885—1953年)又名养之,寿县三觉寺人,后移居寿县城关镇。曾东渡日本留学,受到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潮影响,立志献身革命。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加入同盟会。次年冬和孙毓筠、段子祥等回国,策动江淮革命运动。路过南京,与柏文蔚谋拟刺杀两江总督端方,事泄被捕入狱。判长期徒刑,后解至寿州监狱。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农历九月十五日,寿州光复出狱。时淮上革命军成立,分三路挺进江淮各地。他和段子祥等率兵驰往六安。民国6年(19……[详细]
  李炳尧(1856—1911年)字启斋,寿州双门乡人。幼读诗书,弱冠中秀才,中年曾留学日本。回国后,立志教育。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三月,与弟兰斋捐资创办芍西学堂。聘请石德宽、张树侯、黄魁臣、吴谷旸、袁家声、刘显亭等革命志士先后任教。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寿州光复。淮上革命军一部克复六安后,民军与清廷地方武装发生冲突,团练围城,形势险恶。淮上军司令王龙亭令他赴六查办。他单骑抵六,向地方宣传革命,澄清是非,处理得当,围城遂解。……[详细]
  张汇滔(1882—1919),字孟介。1882年出生于安徽寿县西乡涧沟集张大郢孜。幼年读书,喜好兵略。初入安庆军中当兵。1904至1905年间,赴日本留学,结识深受孙中山所器重的同盟会代总干事孙毓筠,以其住所为同盟会安徽分会机关。旋归国,以实行革命为志,四方奔走,集结同志多人。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与寿州绅士王庆云拟谋响应,被推为首领。集合土枪刀矛击败寿春镇总兵,随后率部进入颍州府(今阜阳)及河南固始等县,因贪图阜阳的财富,不听……[详细]
  孙竹丹(1882—1911年)字元,又铭。原籍江苏上元县,后移居寿州。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肄业于江南陆军学堂。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东渡日本入振武学堂习军事。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孙中山先生在日本东京成立同盟会,竹丹加入,被委为安徽同盟会支部长。他在日本除研究军事外,还研究《易经》、翻译日本小说,均为宣传革命之用。时与宋教仁、王九龄、何天炯、铁兆湘等交往密切。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宋教仁等先后回国。他于6月间……[详细]
杨岐珍 [] 清末淮军将领 (18361903)
  杨岐珍(1836年——1903年),字西园、回族、安徽省淮南市(原寿州)人。清末为维护祖国统一,卫戌海防,保持边疆稳定作出过贡献。1836年(道光十六年)出生于淮南市谢家集区赖山村一户农民家里。幼习武功,年17岁(1853)随父杨守恩佐理寿州团练,巡防州境。次年清廷招募寿勇,杨岐珍因身高体魁和父杨守恩同被征入兵营。数年间晋升游击,加参将衔至副将,留两江尽先补用。两江总督李鸿章上奏其功。1867年冬杨岐珍因战功受封“裴凌阿巴图鲁”号。次年……[详细]
  薛哲(西元一八八三~一九○八年),字明甫,安徽寿州人,生于清光绪九年。少时读书,能明-,其志行纯笃。弱冠至金陵,入江南陆师学堂。适时,赵声、倪映典、柏文蔚、戴凤翔、熊成基等均集於金陵,咸以光复华夏为志,哲以意气相投,遂密为结纳。迨入同盟会,乃返皖任职督练公所,旋任新军三十一混成协六十二标二营管带,与志士范传甲等相结,密输革命思想於军中,适倪映典来任-管带,声势益大。光绪三十三年(一九○七),映典与哲等志士同筹起义,因事洩而映典去职。翌年……[详细]
注:排名不分先后,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