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江苏省 > 宿迁历史人物介绍8

宿迁历史人物介绍8

  朱笈(1512~1574),字懋学,号龙岗。明正德七年(1512年)生,淮安府桃源县境(今泗阳县境)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进士,历官南京户部主事,北户部员外郎。与同榜进士杨继盛意气相许,对当时政治弊端甚感忧愤。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触忤下狱。旧友畏严嵩权势,皆不敢接近,独朱笈常派人入狱慰问并馈赠物品。因此为当道所忌,迁口北道佥事。朱笈到任后,处理诉讼,选拔人才,惩治违法官吏,皆能秉公执法,不避权贵。事闻于朝廷,被任命为佥都御史,迁大……[详细]
  胡应嘉(?~1570),沭阳县人,世居淮安城。明嘉靖五年(1526年)进士。初任宜春县知县,后升任吏科给事中。他不畏权势,敢于斗争,弹劾过侍郎黄养蒙、李登云及布政使李磐、侯一元等,使他们一一被革职。他还揭发大学士高拱庇护乡里,执法不公。高拱与李登云为姻亲,遂衔恨他。吏部考察官员时,他弹劾尚书杨博以泄私愤贬谪言官。隆庆元年(1567年),大学士徐阶等指责胡应嘉等“党护同官,挟私妄奏”,他遂被调任建宁推官,后任湖广布政司左参议。他请求皇帝处……[详细]
李植 宋代官员
  李植(生卒年不详),字元直。宋泗州临淮(今泗洪县)人。宝文殿学士。他“明敏笃学,两举于乡”。年轻时追随于苏轼门下,太史晁无咎认为他是国士,将女儿嫁给他。宋高宗时李植负责转运粮饷到京畿,皇帝亲自赐饮食,并说:“得一士如获拱璧。”留幕府,屡建大功。张浚督师于长江,荐李植为鄂州通判,以“削平大盗功”,迁户部员外郎。秦桧当权操国柄,李植弃官而去,十九年杜门谢客。秦桧死,召任户部郎。皇帝说:“李植是我的老朋友”,将予以重用。他因母亲去世守孝。后历……[详细]
  萧璞(1920~1948),字朴石,又名罗夫、萧原。宿迁埠子镇人。左翼作家,烈士。母罗素梅系知识分子,常给孩子讲中国历史和古诗文,并严格教育子女。萧璞参加革命工作时,依母姓改名罗夫。民国26年(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外围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民国27年初,他被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第五战区民众总动员委员会委任为宿迁动委会指导员。是年8月,他去延安抗大学习。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年末,随抗大二分校去晋察冀根据地。民国28年6月,任晋……[详细]
  赵得臣(1872~1944),原名揖泉。祖籍泗阳,因水灾落户扬州西乡七里甸赵家庙,是扬州中医经方派创始人。幼年丧父,随母陈氏进扬州城,14岁从东关名医朱素臣学医,18岁悬壶旧城仓巷。其时扬州西医甚少,疔、疽、痈等外症难得医治,赵得臣大胆进行手术治疗,故人称赵氏中医内外方脉。由于他替人医病处方灵巧,医理贴切,且获愈者众多,百姓称颂道:“扬州出了个少年神医,有华佗刮骨疗毒之功术。”盐商大贾相继求诊,赠送匾额。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为扬……[详细]
  苏同仁(1905~1943),女,字苏生,化名李慧。宿迁南蔡乡人。中共早期党员,烈士。出身于书香世家。父亲墨林主张社会革新,提倡平民教育,对她影响较深。民国10年(1921年)春,考入江苏省立徐州第三女子师范学校。民国13年,由该校教师、中共地下党员吴亚鲁介绍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并被选为徐州团地委委员,负责学运工作。次年转为中共党员,是宿睢地区最早的女共产党员。“五卅”惨案爆发后,苏同仁组织学生涌向街头演说,并开展募捐活动。是年8月……[详细]
  王光夏(1904~1943),原名殿华。泗阳县穿城乡人。幼年随父客居川沙县横沙乡。民国18年(1929年)毕业于北平朝阳大学法律系,在朝阳大学读书时加入中国国民党。毕业后,历任国民党泗阳县党部委员,国民革命军第六军中校参谋,赣榆县-局长、山西省政府视察、泗阳县警察大队长,江西绥靖公署和西安行营军法官。民国27年2月任泗阳县长。民国29年3月,任第七区(淮阴)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后任江苏省常备第七旅旅长,江苏省保安第三纵队司令。王光夏……[详细]
  王预(1886~1943),原名增久,字立三。祖居泗阳县洋河镇,后随父王聿望迁居县城(今城厢)。数理学博士。幼年入私塾读书,聪颖过人,自学物理、数学等科,成绩优异。清宣统二年(1910年)考取清华官费留学生,去美国留学7年,在康乃尔和哥伦比亚等著名大学读书,获博士学位。在美国留学期间,他专修理、农两科,尤以物理、数学擅长。他刻苦钻研实用科学,曾发明袖珍加法机、数学器、约算尺、计算规、对数板、测量器、新算盘、电光盒、简易时辰计等20余种,……[详细]
  徐岫青(1873~1943),名永鍼,字岫青,以字行。爱国民主人士。生于海州。祖辈原居沭阳,民国2年(1913年)举家迁居今响水县响南乡。民国13年,被民国灌云县政府聘为县农会会长,任职一年多因痛恨政治腐败而辞职回乡。他曾请来一位教书先生,自办私塾供子侄及庄邻小孩上学。他乐善好施,民国17年冬,被北平华洋义赈会聘请到蒙古一带放粮赈济灾民。抗日战争爆发后,徐岫青之子徐禹民从上海回到家乡,同表弟等人开展抗日宣传活动。他积极支持并资助他们,还……[详细]
  沈其生(1912~1940),原名沈肇华。泗阳县众兴镇人。他排行第二,为人敦厚正直,嫉恶如仇,人称“沈二呆”。他以呆子自命,签名时,往往只签个“槑”(梅)字。其实他颇富于热情,多才多艺。他在江苏省立第九中学读书时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22年至民国24年(1933~1935年),一直担任中共淮盐特委委员,负责秘书工作。抗日战争开始后,辗转到延安陕北公学学习。旋即回到家乡,进行抗日救亡宣传活动。其间创作了大量的抗日歌曲,其中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详细]
  李守维(1901~1940),字新甫。泗阳县仓集镇李楼人。民国13年(1924年)夏,毕业于南京工业专科学校职工科,即去上海法租界大隆机器厂当车工。不久,考入黄埔军官学校(第二期),加入中国国民党。毕业后六七年间,历任陆军排、连、营、团长等职。民国16年5月,李守维任营长,随北伐军第一军第三师(师长顾祝同,参谋长韩德勤)北伐,从苏北退回到南京附近。时蒋介石已叛变革命,他便立即向右转。他在第五十二师任补充团中校副团长时,因进犯江西苏区,被……[详细]
  汤曙红(1915~1939),原名宜秀。沭阳县汤沟(今灌南县汤沟镇)人。烈士。先后在家塾、汤沟小学、淮安小学、上海正风中学、东海师范学校学习。民国22年(1933年)毕业,到汤沟小学任教。在抗日救亡运动的影响下,民国26年,他在汤沟小学办起了读书会,进行抗日宣传。民国28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中共沭阳县委军事部长。同月,东灌沭抗日游击总指挥部成立,任总指挥。4月14日,改编为八路军山东纵队陇海南进游击支队第三团,任团长。7月初,……[详细]
  • 吴光新
  吴光新,北京政府陆军总长、陆军训练总监、国民政府军事参议院参议,陆军上将。北洋皖系军阀将领,段祺瑞妻弟。徐树铮、靳云鹏、吴光新、傅良佐被称为段祺瑞的“四大金刚”,吴光新实际上比较庸碌,无甚才干,因姻亲关系受到段祺瑞的重用,徐树铮曾言:段祺瑞的事业一半坏在吴光新身上。吴光新,1875年出生,安徽合肥(宿迁县)人。字自堂,一作植堂。1901年段祺瑞任山东督练公所总办,携吴光新一同上任,不久吴被送入北洋武备速成学堂炮兵科。1903年12月,吴……[详细]
  马锡簪(1870~1938),字子缨。泗洪县朱湖乡马宅村人。泗洪善人。早年家贫,成人后,务农力田,苦心经营,家道稍丰。他待人有同情心,平生以助人为乐。因幼贫失学,毕生引以为憾。家境既裕,即捐地出资,建房延师,创办安河镇小学,使乡里儿女免蹈失学之苦。其诸子也令入学诵读,稍长,又使求学四方。每年收入大半耗于办学、诸子读书,在所不惜。乡邻戚族告贷即应;年终腊尾,对困难尤甚者,又常送粮送肉上门。乡邻感激,称道他积有善行,必得善报,他则说:“我家……[详细]
  王洁予(1909~1937),一名远,字哲羽,号白水。沭阳县沭城镇人。左联作家。王洁予思想活跃,嫉恶如仇,擅长写作。13岁时以优异成绩考进县立初级师范学校。他初师毕业后,到小学任教。与城内进步青年李祥麟等一起组织共进学社,创办《共进周刊》。他们读进步书籍,宣传反封建,鼓吹革命思想。这引起县府恐惧,遂查封刊物,解散学社。王洁予、李祥麟等因此而名闻全县。沭城豪绅程肇湜财大名隆,且为北洋政府议员,横行县城,官民侧目而视。王洁予却写出署名文章《……[详细]
注:排名不分先后,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