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辽宁省 > 朝阳市历史人物介绍8

朝阳市历史人物介绍8

  王世宗,1926 年生于凌源县宋杖子,1948 年参加工作,历任宋杖子村党支部书记、农业合作社主任、宋杖子公社-、凌源县委副书记、县人大主任,多次当选县、市、省人大代表,中共辽宁省委候补委员,第二、三、五届全国人大代表。1956 年,他被评为辽宁省劳动模范,1957 年被评为全国农业劳动模范。 他参加工作后便联系本村贫困户成立农业生产互助组。1949 年即被评为县劳动模范。 1952 年,王世宗在宋杖子村创建“红五月”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详细]
  白鹤龄,蒙古名伯音乌力基,笔名白鹤。著名作家、诗人、散文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作协理事,承德市文联主席。1931 年8 月8日出生于凌源牛营子。白鹤龄童年是在动荡中度过。 据说,早在清康熙四十八年(1710 年)白鹤龄的祖先从喀左南哨迁到义玛吐川居住。在这里,每天清早,村里人放牧的牛群,前边的牛已经上了南山,排在后边的牛还未出圈,因此得名牛营子。义玛吐河自西向东流,河北面山上,有鱼化石,鸟化石。白鹤龄童年曾在这里挖过鱼化石和蝈蝈化……[详细]
  航天部708 研究所工程组长、开发部副部长、高级工程师汤德泰,是航天部的优秀专家,也是凌源人民的骄傲。 汤德泰,1943 年出生于凌源粮市街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自幼聪慧好学,小学和中学的学习成绩都很优秀。1962 年自凌源中学毕业,以高分考取当时的国家重点大学东北工学院。1966 年大学毕业,分配到中央七机部第一研究所211 厂任技术员。国家航天部成立后,汤德泰调航天部708 所任技术员、科技处助理员,后因工作需要,调任开发处处长。 1……[详细]
  在北京、河北、四川、吉林、辽宁等地的“时代伟人毛泽东图片展览”会上,当人们看到2000 余幅展示毛泽东从少年到老年的各个时期的珍贵照片时,人们无不对图片收藏者钦佩至极,这位伟人照片收藏家就是凌源的军队-梁国忠先生,他三十三年如一日,矢志不逾,收藏伟人照片。如今,他是中国的《时代伟人毛泽东》珍藏图片展组委会副主任。 在北京红星集体农庄的国际餐饮养生会馆,在四川“时代伟人毛泽东图片展览”会上,当人们看到如此集中地展示毛泽东从少年到老年各个时……[详细]
  1963 年冬季里的一天夜晚,从凌源县镇南一户张氏人家的三间土平房里传出一阵凄厉的孩子哭声,划破寂静的夜空,传出很远很远……。原来,这家的男主人半年前刚刚去世,如今,女主人也撒手人寰。大女儿已结婚,留下四个还未成年的儿女,最小的儿子只有3 岁,仍在母亲已经发凉的尸体上吃奶…… 今天,我们所要陈述的主人公就是这个还在吃奶的三岁男孩,他叫张占祥,现年51岁,是凌源市博物馆陈列部的一名职工。他虽然生长在这样一个缺失父爱和母爱的畸形家庭里,没有……[详细]
  “尽管天空中不时地有一片又一片乌云掠过,但却像把圆月擦拭得更加皎洁一样,益发明亮的光辉如-一般柔和地洒落在中秋季节的辽西大地上。” 母亲从悬挂在屋梁上的柳编提篮里取出一个油渍渍的草纸包,轻轻地打开一层又一层,把一块月饼送到刚从沈阳放假回来的马玉琪面前。“吃吧儿子,这是妈妈特意给你留的!”…… 如今,年过花甲的马玉琪,每当在事业和生活中遇到困难时,总让他回想起当年含着眼泪吃着月饼,品尝着母亲博大爱心时的情景。咀嚼着母亲曾经说过的每一句话语……[详细]
  龙山名宦王维翰今凌源市南部天盛号、五家子地域,金朝时属利州(喀左)管辖的龙山县。该地方在金朝大定二十八年(公元1118 年)出了一名进士,叫王维翰。 王维翰,字之翰,自幼勤奋好学,金大定二十八年(公元1118 年)参加科举,中了进士后,金朝就调他任贵德州(今抚顺)军事判官。其后又任建州永霸县令(今朝阳西)。 王维翰为官清正,恪尽职守,为民办事,所以深为百姓爱戴,为政多获嘉名。 比如有一次下属县有一个家丁把他的主人杀害了,还栽赃说是主人的……[详细]
  在110 年前,正是清朝光绪年间,塔子沟地方,出了一位能文能武民望极高的李举人。他文能吟诗作文,兴教办学,武能率兵打仗,剿匪缉盗,安定一方,而且民望极高。这个人就是1894 年甲午科举考中的举人李沐霖。 李沐霖,字恩波,号晚香居士,1864 年(清同治三年)出生于凌源北炉天元店一家书香门第。受其伯父举人李克昌影响,自幼苦读诗书,博学多才。26 岁时设书馆教学,在乡里传播“子曰诗云”,继承国学。 清光绪十七年,在县南部地区“金丹道”起事,……[详细]
尹湛纳希 [] 蒙古族 (18371892)
  尹湛纳希(1837~1892),汉名宝衡山,字润亭。出生于内蒙古卓索图盟吐默特右期忠信府的蒙古贵族家庭,是成吉思汗的第28代后裔、旺钦巴勒第七子。受其父影响,尹湛纳希自幼聪颖好学,勤于琴棋书画,精通蒙汉藏满四种语言,为其以后的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不理家政,不想做官,善待家奴,不讲尊卑。他时常溜出家门与平民子弟玩耍,与农夫交谈,对奴仆及贫苦百姓深表同情。尹湛纳希在25年的创作生涯中,不仅写出了蒙古族近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的爱情小说《一层……[详细]
  高振英(1855~1917),绰号高四棒子,宝国老镇水泉村人。家境贫寒,因其秉性倔强,好抱打不平,深受群众信赖。1916年,朝阳地区大旱,粮谷歉收,百姓啼饥号寒,哀鸿遍野。正值百姓饥寒交迫之际,民国警察奉命改组,就地筹饷,以“地亩捐”附加费名义,强行摊派到百姓头上,民众叫苦不迭。朝阳县衙派肖委员到宝国老三座店催收捐款,当年61岁的高振英,闻听此事,聚集民众40多人,手持棍棒,直奔三座店找官府评理。肖委员对“高四棒子”不好惹早有所闻,便答……[详细]
  栾天林(1899~1937)泉巨永乡蓝家窑人。1899年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1930年秋,栾天林在锦县东苇塘一带联合部分贫困农民占领盐滩,劫富济贫。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面对日本侵略者0淫烧杀,栾天林愤然举起“东北民众抗日拥张铁血军”大旗,带领弟兄们投入抗日斗争的洪流,收到广大人民群众拥护,队伍不断扩大。“铁血军”以东苇塘和西广宁山为根据地,转战在北宁线上,给日军沉痛打击。1933年2月,在日军大举进攻的形势下,“铁血军”行……[详细]
  • 宋凌阁
  宋凌阁,字俊臣,别名宋纪勋,1899年生于热河省朝阳县(今辽宁省朝阳北票)章吉营子乡牤牛营子村的一个中医世家。宋凌阁的父亲宋祥医术高明、家境殷实,在当地颇有声望。宋凌阁自幼受到良好的家教,18岁考入县城里的朝阳师范读书,学到了新文化、新思想,壮志满怀。1920年,宋凌阁从朝阳师范学校毕业,回乡办学,教书救国。1923年,又有了从军救国的思想,就去直隶第四路巡防骑兵营做了一名骑兵,在骑兵营这段时间,宋凌阁发现旧军阀的队伍不能救中国,192……[详细]
莫护跋 [] 鲜卑族 (237~?)
  莫护跋(237~?)鲜卑率义王。他的祖先是从退保鲜卑山的鲜卑族(东胡族后裔)分衍出来的白部鲜卑,最初分布在西拉木伦河上游。《晋书》载记:“前燕鲜卑莫护跋,魏初率其诸部入居辽西,从宣帝伐公孙氏有功,拜率义王,始建国于棘城之北。时燕代多冠步摇冠,莫护跋见而好之,乃敛发袭冠,诸部因呼之而步摇,其后音讹,遂为慕容焉”。从晋史这段记载说明了“慕容鲜卑”名字的由来,入居北票大凌河流域的时间和慕容鲜卑部落的形成三个问题。 “慕容”的由来。白部鲜卑大人……[详细]
  吐谷浑(245~317),青海慕容吐谷浑始祖。《中国人名大词典》载:“吐谷浑魏晋时人。东部鲜卑首领涉归之子,若洛廆(慕容廆)庶兄。晋太康四年(283)涉归死,率部西徙阴山,后又度陇至今甘肃、青海间,置官署,统治当地的羌、氐人。后裔建吐谷浑国,奉为始祖。卒年七十二。”《中国古代北方各族简史》记有“吐谷浑是鲜卑慕容部的一支,其先祖原居于徒河之青山(在今辽宁义县境内),公元四世纪初(西晋永嘉年间)西迁至青海,与羌人杂居。他们主要从事游牧业,‘……[详细]
  慕容隽《中国历代帝王录》载:“景帝,名慕容隽(公元319~360年),字宣英,小字,贺赖跋。前燕太祖慕容皝第二子(母是段氏)。慕容皝死,继燕王位,后称帝。在位12年(公元348年9月~360年1月),病死,终年42岁。葬于龙陵(今辽宁省朝阳县)”。慕容隽生长在大棘城(今北票大板、章吉营一带),23岁时随父迁入龙城。曾受封为左贤王。慕容皝于公元348年9月病死,他于同月继位燕王,以第二年为元年,东晋封他为幽冀并平四州牧,大将军、大单于。 ……[详细]
注:排名不分先后,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