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广东省 > 梅州市历史人物介绍3

梅州市历史人物介绍3

  张棣昌(1918—1990),梅江区东郊乡人。l岁时随母亲去印尼盂加锡埠侨居,6岁就读印尼孟加锡“中华小学校”。14岁回国,先后就读于张家围所属“肩一小学”、梅县县立中学。1932年到南京,在中央大学附中补习班上学,后考取国立体育专科学校。1938年投奔延安,入抗日军政大学。同年冬调至八路军留守兵团三八五旅政治部宣传队任音乐教员兼政治教导队文化教员。1939年,以优良成绩考入“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师承音乐家冼星海和吕骥。1940年,创……[详细]
  林文琏(1916—1998),出生于毛里求斯,祖籍梅县白宫镇阁公岭。5岁时回阁公岭村居住,在立本小学读书;9岁复出毛里求斯,读完西文小学后回香港读完中学。1934年归国就读浙江大学,后转入上海交通大学,1940年毕业。1949年6月参加革命工作,198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6年退休。半个多世纪以来,林文琏一直致力于中国的电力生产建设事业,曾主持全国电力系统火力发电厂与送变电工程的规划设计技术指导工作,其中包括广东省大亚湾核电站初期工……[详细]
  陈寿康(1916—1989),兴宁福兴人。1934年秋毕业于兴宁县立一中高中,考入中央军医学校(抗战期间改名国防医学院),1940年毕业留校,历任外科助教、副教授等职。1946年,赴美国留学。1949年10月回国后,历任中南军区第62陆军医院外科主任、中南军区总医院外科主任、广州军区后勤部卫生部专家室外科主任。1956年8月被授予中校军衔,1964年晋升上校军衔。1977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9年7月任广州军区总医院副院长。198……[详细]
  王华生(1914—1991),原名清华,字达泉,梅县松源寺边村人。16岁念完小学,因家贫不能升学,随父亲王泮春到潮州当学徒。由于老实勤快,且学会一手好算盘,2年后代父做“行江”(替老板外出购货的店员),1934年在一家旅馆当账房,接触社会,看到许多不平和黑暗现象。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中国日益严重,激起他忧国之心。这时候,他偶然看到上海出版的邹韬奋主编的《生活周刊》,提高了他对国家大事和社会问题的认识。此后,他阅读了许多进……[详细]
  丘克辉(1913—1994),出生于泰国曼谷,祖籍梅县西阳镇古田村。幼年回乡就读于西阳公学。1926年在梅县东山中学读书时,受革命思潮影响,参加了中共领导的新学生社梅县分社组织,为学潮领导人之一。1928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29年受团组织指派负责城区宣传队工作。1930年考入广州国民大学政治经济系。1931年在广州加入中国共产党,按照党组织的指示,积极参加-,1932年因党组织受到严重破坏而失去了与党的联系。1933年冬东渡日本,……[详细]
  李又华(1912—2000),兴宁宁新横新村人。1921年春,在兴宁县城读高小。1924年考上县立中学,成绩优秀,思想进步。1925年东征军攻克兴宁县城前后,积极宣传革命。1927年秋,参加兴宁县城的农民暴-动。1929年1月,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被选为团支书。不久,被提为附城区团委领导成员。随后,主持团区委工作,积极发展壮大组织,开展革命斗争活动。1929年10月下旬,为迎接朱德率领的红四军,组织人员在城外接应,在城东片一路贴上欢迎标……[详细]
  钟靖寰(1911—2000),五华县岐岭镇王化村人。1925~1932年就读于五华县立一中、潮州金山中学、中大师范部。1926年加入新学生社(中共外围组织)。1932~1934年在五华县立中学任教。1934年9月考入中山大学工学院化工系。1935年7月加入中国青年抗日大同盟(简称“中青”,中共外围组织)。1937年7月中山大学毕业,恰遇国难当头,他毅然回到家乡开展革命工作。先任《五华周报》,后任《五华日报》总,大力宣传党的抗日救国主张和……[详细]
  刘炽章(1911—1996),平远县坝头东片人。1927年平远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化学系。1928年,因感学潮迭起,担心影响学习,因此,未毕业,便考入日本东京工业大学。1935年毕业,即转入东京帝国大学研究院深造,专攻染料和0,获硕士学位。1937年“七七”事变时,刘炽章欲回国内,其时,因曾撰写《中日战争日本必败》等稿,且部分登载在南京《大公报》,被日本当局查获,拘押1年后押送回国。回国后,即被派往军政部兵工署驻广西柳州的四十兵工厂……[详细]
  黄山定(1910—1996),原名伟光,曾用名道坤、聊化,笔名劳中、范马、尔刚,兴宁县刁坊镇瑶岗村人。1928年,考上兴民中学新制第八届,“三中”合并后就读县立第一中学。1930年春,转学五华县铁岭中学,同年冬毕业。1931年春,前往上海,与老同学陈卓坤、陈铁耕等发起组织“上海一八艺社研究所”,从事绘画、书法等研究。8月,参加鲁迅主持的“木刻讲习会”,学习新兴木刻艺术。学习期间制作木刻多幅,其中《厌战》得到鲁迅欣赏。1932年6月,加入……[详细]
  罗桂祥(1910—1995),梅县三乡黄凹村人。幼年在三乡帽岭小学读书。1920年随母到马来西亚与父亲居住在一起,先后在马来西亚中文学校、英文学校读书。1929年在马来西亚中学毕业后,于1930年考入香港大学,半工半读。1934年毕业,获经济学士学位。1934年,罗桂祥进入香港余东旋有限公司任余东旋的私人秘书。2年后升任公司经理,同时任余东旋的私人法律代理。1938年10月抗日战争期间,日军在大亚湾登陆,10月13日广州沦陷,大批难民逃……[详细]
  • 卢伟良
  卢伟良(1910—1988),梅县大坪镇大坪村人。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梅县早期的中共党员。入党前是梅县东山中学学生,之后,当过煤矿工人。1928~1932年,先后任共青团梅县委员会书记、东江团特委常委、中共广东省委交通员、大埔红色交通站站长等职。1932年3月加入红军。任红军总部二局参谋、国家保卫局总队部参谋长。长征期间,任红三军团保卫局侦查员、红军总司令部一局参谋。红军到达陕北后,先后任延安至上海交通员、延安抗大一大队教导员、……[详细]
  廖慷(1908—1994),字健民,兴宁县龙田人。早年毕业于兴民中学,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三期,后又入陆军大学第三期学习。次年1月,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三师第七团排长,参加北伐,攻克长沙,因功升任连长,随后任第九军(后改编为第二师)第五旅第十团第三营营长。1933年,任团长,北上长城抗日,曾参加古北口及南天门战役。“七七”事变后,升任第六旅旅长,先守黄河,防堵日军南犯,后则东驰鲁南,会战台儿庄,屡建战功。1939年第一次长沙会战后,……[详细]
  陈一鸣(1908—1989),梅县石扇镇人。幼年就读于村中石扇小学,1922年小学毕业。因受其祖母、母亲以人为善行医救世的影响,13岁便开始研究祖传中医并跟随名医陈映垣,就读于陈映垣举办的国医专修实验所。5年后毕业,深得陈映垣之真传。1926年起执业行医,初在梅县三角圩开设陈一鸣诊所,后在梅城私立医学专修实验学校任教,并在梅城开业。先后任梅县中医公会理事,梅县酒业、医业公会理事长、副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入梅县中医进修班进修。结业……[详细]
  李介夫(1908—1998),梅县石坑镇人。童年时代在家乡念过私塾,1928年迫于生计,随堂兄到新加坡,先后在新加坡、马来西亚从事华侨教育工作10年。1938年夏由马来西亚抗敌后援会介绍和廖承志推荐,到陕甘宁边区陕北公学学习。毕业后担任过指导员及李维汉校长办公室主任秘书。1940年秋,延安华侨救国联合会成立,他担任首届执委会主任,领导侨联开展-工作,为抗日救国作出了贡献,一再受到党中央的嘉奖。1941年冬,被聘为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议……[详细]
  张伟汉(1908—1984),谱名星辉,字定中,平远县河头田心村人。7岁启蒙,入读新思初小,后读文成高小。1922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平远中学。1928年2月考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七期炮科。1930年9月毕业,分配在粤军炮团当见习排长。不久,粤军与张发奎、李宗仁联军作战,张伟汉初试锋芒,发炮准确,立下战功,晋升为连长。随后,张伟汉所在的粤军,连续对琼崖、东江苏区进行扫荡,并参加对赣南苏区的围攻,晋升为营长、课长、处长。1937年抗战爆发,……[详细]
注:排名不分先后,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