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江苏省 > 连云港 > 灌云县历史人物介绍3

灌云县历史人物介绍3

  陈百川(1867-1946) 名锡朋,号百川,灌云县白蚬乡陈楼人,清末廪生。辛亥革命前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农学系。在日学习期间,参加孙中山先生创办的同盟会,为推翻满清帝制做过不少工作。辛亥革命后,曾任江苏省参议会议员,为灌云县建治尽过筹划之力。为振兴家乡教育,回乡与晚清创办三育小学堂的方小兰合作,将辛亥革命没收的前清遗留田产为校产,扩建三育小学堂为大伊市三育小学,自任第一任校长。后因捐资助学受国民政府教育部褒奖。民国28年(1939)……[详细]
  董开基(1867-1911) 灌云县下车乡董艞村人,辛亥革命烈士。辛亥革命前,曾充任清末洋务派首领张之洞部下镳师兼教习,亦曾在驻镇江清军统领、缉私营督带徐宝山手下任管带(相当于营长衔)。清宣统三年(1911),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运动,首先在武昌发动武装起义,取得胜利后,人心大振,继而各省纷纷响应。时董开基领清兵驻镇江,毅然顺应历史潮流,宣布倒戈起义,并率部参加了光复扬州的战斗,推翻了清王朝在扬洲地区的统治。 当时,驻南京的……[详细]
  邵冶田(1863-1944) 名长容,字冶田,灌云县(宁海乡)人。清光绪年间,受业于板浦敦善书院,海州乡试秀才,复经岁科两试,以字冠全场,成绩优等,补为禀生。未久,膺选为江苏省咨议局议员,是灌云县建治力主者之一。民国元年(1912),国民政府成立,任江苏省都督府审计员。因受当时新学影响,他十分关心乡里子弟读书受教,以乡老致谢于他的白银3000两,作为兴办学堂与兴修水利之用,并让出自家一宅四合院房产作为校舍,定名为尚志学堂,自出任堂长;……[详细]
   骆霞诚(1856-1944) 字建标,排行第五,人称骆五太爷,灌云县四队镇双桥人。祖籍东辛乡中正街。清咸丰六年(1856),出生于中医世家。骆年青即从祖行医,因刻苦学习,对中医中药有较深的研究,精通中医内科及大小方脉、针炙,曾改著《汤头歌》、《药性赋》、《针法联珠》3部医著;据自己的医疗实践,编写了《分寸歌》、《伤寒新论》等医学专著,浅显易懂,顺口好读,便于记忆,为初学中医者提供了好教材,但只有手抄本问世,有些医著惜在“文化大革命……[详细]
  陈东明(1903-1986)字汝启。灌云县界圩乡人。少时就读于灌云县第一、第二高等小学,后入省立十一中学、南京正谊中学读书。民国15年(1926)年任私立五三小学校长,因同情、支持革命,于16年被迫辞职。民国19年,任三星小学校长。民国21年,为掩护革命干部转移,再辞校长职务。民国22年,国民党灌云县党部书记长孙友仁,多次邀其出任四区区长,他坚辞不就。民国26年,全国抗战爆发,他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民国27年,任灌云县第四区民众抗日动……[详细]
  孙若溪(1901~1962)原名明春,灌云县侍庄乡朱胥村人。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九月出生于地主家庭。9岁入私塾读书。自幼天资聪敏,记忆力强,性喜顽皮好动。10年私塾读了很多古书,学会了写古文章,练了一手好毛笔字,颇受塾师称赞。20岁入邻村的新民小学,因与教师发生口角,只读了一学期即弃学回家。后经人介绍到大伊山灌云县第二高等小学,当年级语文教员。不久,又考入设于海州的江苏省立第十一中学,民国15年(1926)。翌年4月12日,国民党……[详细]
  周春如(1901~1942)原名周芳增,字春如,灌云县沂北乡席家圩人。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出生于一个破落的地主家庭,自幼家境贫寒,族人念其聪慧,筹资供其读书。民国9年(1920)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上海澄衷中学。民国12年,因经济困难,无力进高等学校,即以半工半读入画师刘海粟创办的上海美术专门学校就读。民国14年5月30日,参加了反帝斗争,稍后,在北伐军挥戈北上时,他返回故里,宣传革命。民国15年9月,进省立第八师范任教。民国17年,……[详细]
  马仲殊(1900-1958) 灌云县伊山镇人。幼时读过私塾,民国4年(1915)考入江苏省立第八师范学校。民国10年进入东南大学学习,积极参与新文学运动,用白话文作诗写文。民国15年,大学毕业后到广州岭南大学任讲师。民国16年参加创造社,在鲁迅先生的支持鼓励下,出版了处女作《周年》(自传性质,创造社丛书之一)。民国29年他的长篇小说《太平洋的暖流》问世,曾风行全国。民国29年起,马仲殊长期在上海的中学和师范学校任教,一边教学,一边创作……[详细]
  孙笃生(1898~1990)灌云县张店镇人(今属灌南县)。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出生于中小地主家庭。幼年读过私塾,毕业于江苏省立第八师范。民国12年(1923)加入国民党,并任灌云县农委主任。民国18年任灌云县第三区区长。因不满官场腐败,民国22年初辞去区长职务。同年夏,孙笃生开办连云汽车公司。根据地下党的意见,公安安排了一批爱国青年和革命同志。孙笃生还掩护和营救一些共产党员。民国26年夏秋,孙笃生在共产党的帮助和筹划下,卖掉汽车公……[详细]
  刘震东(1897~1989)原名长春,灌云县侍庄乡刘庄村人。幼年就读私塾,后入小学,肄业于省立第八师范学校。40年代初,曾在革命先烈吴辟初家任塾师,思想进步。灌云南岗乡抗日民主政权建立后,投身革命,出任潘洼初级小学校长。民国32年(1943)8月,和民主政权教师一道参加秋训营学习,后被县教育科任命为南岗区中心小学副校长。解放战争期间,南岗划归东海县,曾一度任民政股长。民国36年,蒋介石发动内战,南岗地区被敌人占领28天,他随地方武装转移……[详细]
  朱仲琴(1897~1976) 名友瑟,灌云县东辛乡人。幼年就读于中正精勤学堂,毕业后考入江苏省第八师范学校。因家境贫穷,幸得其师李味辛和亲朋帮助,方读完五年师范。青年时代受“五四”新文化影响,思想激进,同情工农,积极参加社会活动。民国9年(1920)曾在《新青年》杂志发表《海属社会面面观》一文,深受李大钊赞赏。该文曾被选入当时全国中等学校国文课本和大专院校国文参考资料。朱仲琴自20年代末起,一直从事教育工作,曾先后任灌云县立初级中学教……[详细]
  宋长禄(1896~1986)原名佛庵,灌云县东辛乡人。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出生于经营工商业兼务农的家庭。宣统三年(1911),进入中正精勤学堂五年级学习。他天资颖异,勤学好问,成绩优等。民国3年(1914)春,考入省立第八师范学校,英文、国文、算术三门主课成绩居全班之首,音、体、美科也成绩优异。本科二年级时,学年考试成绩13门课皆列第一。时八师叶惟善校长赠送其一部《辞源》,并免交学费10元(银元),对他以资奖励。及至三、四年级时……[详细]
江问渔 北京大学 (18851961)
  江问渔(1885~1961) 名恒源,字问渔,又号蕴愚,以字行。生于灌云县板浦盐河西江庄(原名墎廊生,现属东辛乡尤庄村),是著名的职业教育家。问渔少时家贫,但读书刻苦,16岁即考中秀才,19岁,考进省立师范学堂(后改为江苏两级师范),两年后,进本校优级师范学师范博物科;毕业时名列第一,被留校任教。辛亥革命成功后,任南京政府实业部科员,当时海州正酝酿分治,他积极参与,为灌云建县作了很大努力。不久,随南京政府迁往北京,任工商部职员。后考入……[详细]
  宋球(1884~1942)字夫如,别名天愚,灌云县白蚬乡人。光绪十年(1884)宋球出生于地主家庭。他聪明好学,民国初年毕业于海州中学堂,即从事教育事业,曾任灌云县立第二(伊山)第三(新县)及响水等高等小学校长和县教育科长,兼区教育委员会主任等职。民国18年(1929)他出私资、私房在家乡兴办私立五育小学。同时在兼管地方团董(行政名称)时,领导人民治水抗洪,击散股匪而为人们崇敬,在小柴墅盐河堆上曾为其立“捍卫乡闾”之碑。民国23年,他舍……[详细]
  吴辟初(1883~1943)又名德浑,灌云县南岗乡潘洼村人。出身地主家庭,喜习武,善打枪,因受土匪骚扰,组织武装自卫。民国28年(1939),他目睹祖国沦陷和日军的侵略暴行,拥护共产党抗日主张。在共产党人的帮助下,率领50多人,积极参加抗日活动,与敌伪开展斗争。先后担任县人民政府参议员、县士绅委员会主任、苏皖边区和淮海区参议员等职。 民国32年4月21日,日军从徐州调来一个加强营,与伪军四五百人,沿柴米河向东“扫荡”,企图追踪我抗……[详细]
注:排名不分先后,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