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福建省 > 厦门市历史人物介绍6

厦门市历史人物介绍6

  张振才(1899~1925年),厦门人。幼年禀性聪慧,活泼好动,喜交游。15岁毕业于省立厦门十三中学,先后在厦门市大同、鸿麓、鳌岗、清河等小学任教,并一度任上海《新闻报》社厦门代理。民国10年(1921年),参加通俗教育社的筹备,被推选为交际股主任兼新剧股主任,后又被聘为专职总干事。20年代初期,厦门市各界开展反对英帝国主义,收回海后滩的斗争,益同人公会、教育会等社团召开各种群众性-。他每会必到,并在会上发言进行反帝爱国宣传。民国12年……[详细]
  叶清和(1898~1945年),厦门人。少时在英华书院读书,毕业后,先是在其父经营的烟酒食品杂店帮忙,后从事鸦片贩运。民国13年(1924年)在上海杜月笙的“禁烟局”缉私运输课任职,从中肥私。民国14年,辞去“禁烟局”职务后,自己开设“和源行”,公开的业务是代理德国某洋行五金颜料,暗地里以批发鸦片为主。他原先已加入葡萄牙国籍,其后又加入日本国籍,依仗日本势力,掩护非法0。他开设国民药房、和兴建筑公司,并在上海购买地皮建筑楼宇出租,又参股……[详细]
  陈掌锷(1897~1981年),厦门人。早年就读于厦门同文书院。民国8年(1919年)入选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在菲律宾马尼拉举办的第四届远东运动会,后赴美国春田体育大学深造,毕业后到上海暨南大学任体育教师。30年代初任厦门大学体育部主任。民国23年,组织厦门竞强体育总会,任该会总干事,为发展厦门社会体育贡献良多。多次出任厦门市、福建省运动会总裁判或体育代表队总教练。厦门沦陷前随厦门大学内迁长汀,带领学生自力更生,开辟厦大体育场。后应聘赴……[详细]
  陈文总(1895~1985年),名左武,字君文,别名逢场,同安县人。自幼发愤读书,爱好古典文学、诗词书法。稍长,肄业于厦门同文书院,未毕业就先在大同小学任教,不久转任《厦声报》。民国10年(1921年),他发起组织一个以传播新文化和投身反帝反封建-为宗旨的社团——厦门通俗教育社,并担任该社第一届教育股主任和第二届总务股主任(社长)。民国12年7月6日,他以通俗教育社代表的身份参加厦门各界举行的对日市民大会,被推选为大会临时主席之一。他发……[详细]
  廖翠凤是鼓浪屿的首富廖家的二小姐,林语堂与她的兄弟很有交情,应邀去廖家吃饭。席间林语堂觉得有一双眼睛在偷看他(后来廖翠凤说是看他吃几碗饭),接着又发现他远行换下来的脏衣服被廖翠凤拿去洗了。后来廖翠凤上了圣玛丽亚书院,她听说林语堂在圣约翰大学读大二时连续三次上台领奖,大出风头,对林语堂更有了钦佩之情。而当二人拟订终身时,廖翠凤的母亲却有异议,说:“和乐(林语堂的本名)是牧师的儿子,家里很穷。”廖翠凤却坚决果断地说:“贫穷算不了什么。”就是……[详细]
  林学大(1893~1963年),厦门人。民国5年(1916年)毕业于福建省立高级师范艺术教育系,回厦任教于思明中学(厦门第一中学前身)、厦门美术专科学校、集美师范学校。民国25年,应新加坡华侨中学之聘买棹南渡。民国27年,新加坡成立南洋美术专科学校,他为创办人之一,并被推选为首任校长。此后直至逝世,把一生的精力都贡献给美术教育事业,被称为新加坡、马来亚美术教育的拓荒者,享有“南洋美专之父”的美誉。他擅长中国画和书法,作品甚多。生活简朴,……[详细]
  沈观格(1892~1961年),字锡标,号拙庐主人,厦门人。民国6年(1917年)赴印尼三宝垄,在一家公司任会计兼批房(文书)。他参与组织侨民发起加薪-活动,获得胜利。同时还在印尼创办平民学校,创办《真理》半月刊,并兼任《泗滨日报》特约记者,参与组建工党,积极维护当地华人、华侨的正当权益。民国16年回厦门定居后,潜心于灯迷研究。他的灯谜评论著作《拙庐谈虎集》详细记述灯谜的历史、谜体、谜格,结合实例加以评析;灯谜汇编《拙庐灯虎集》收录灯谜……[详细]
  陈清文(1891~1982年),厦门人。早年留学英国剑桥大学,民国6年(1917年)毕业回国。先在广州孙中山大元帅府任英文秘书,越二年北上,历任北京大学和交通大学教授、交通部联运处秘书兼国际股股长、日内瓦国际联盟交通会议专员。回国后转任平汉铁路车务处副处长,铁道部业务科长,平汉、北宁铁路车务处处长,粤汉铁路整理计划委员会主任、业务司司长,粤汉路副局长,军委会运输局参事。抗战胜利后,调台湾接收铁路,旋任台湾铁路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台湾省交……[详细]
  薛永黍(1890~1951年),祖籍金门。童年在家乡念书,后赴福州英华书院肄业,毕业后到美国西根大学深造,获教育学士,嗣又攻读历史,考取历史学硕士。先赴菲律宾宿务中学执教,民国19年(1930年)应邀任厦门大学历史系教授兼附属高中部主任。民国26年,受聘任新加坡华侨中学校长。七七卢沟桥事变后,海外华侨掀起汹涌澎湃的抗日运动,他深受陈嘉庚的影响,领导华侨中学师生响应南侨筹赈会的号召,宣传抗日。民国31年2月15日,日军占领新加坡,他逃过了……[详细]
  陈桂琛(1889~1944年),字丹初,号漱石,别署靖山小稳。厦门人。幼承庭训,敏笃好学。民国元年(1912年),以优等成绩毕业于官立福建师范数学科。历任福建省立思明中学、厦门师范甲种工业学校、厦门同文书院等校教员、主任、教务委员和上海泉漳中学校长等职。还曾独资创办厦门励志女校并任校长(后励志女校改为励志小学,兼办国文专修科),兴学垂才40年。他才学渊博,教学认真,谆谆善诱,深受学生的爱戴和敬仰。辛亥福州光复,他曾与黄贻果等筹办福建省保……[详细]
  薛敏佬(1887年~?),祖籍厦门,生于菲律宾马尼拉。系薛芬士之弟,排行第五。6岁时奉父命回国求学,中学毕业后到美国密执安大学专攻法律,民国元年(1912年)获法学士学位。返菲后考取政府律师职,并被华侨善举公所、中华商会聘为法律顾问。凡华侨个人或社团有关法律问题,“皆薛先生是商,皆先生是决”。如美国入侵菲律宾后,拟辟华侨义山为公路,他出庭据理力争,终获胜诉。民国10年2月,菲律宾议会通过“西文簿记法”案,他与吴克诚(晋江人)被马尼拉中华……[详细]
  余超(1885~1967年),号少文,厦门人。民国4年(1915年)全闽师范学堂毕业后,回厦门创办励业女校,民国6年任省立十三中学数理教师。民国8年底,与社会人士共同创办厦门图书馆,并任主任。民国19年图书馆改为公立后升任馆长,主编《厦门图书馆声》。一度任市教育会会长。民国27年5月厦门沦陷,携带图书馆珍藏的两种善本书逃难香港。民国30年底日军占领香港,诱其返厦任图书馆长,遭严词拒绝。抗战胜利后返厦,将善本书交还图书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详细]
  薛芬士(1883年~),祖籍厦门,生于菲律宾马尼拉。其父家教甚严,尤重视子女的教育。7岁时,父亲送他回国念书,21岁返回菲律宾,应宿务市金顺昌号聘任经理。侨居宿务期间,为首发起创办中华会所(宿务中华商会的前身)、中华学校、华侨义山、崇华医院和远东俱乐部等。民国13年(1924年)移居马尼拉,开设益华商业有限公司,经营进出口贸易,信用卓著,业务发达,在菲华商业界享有盛誉。民国26年抗战爆发,菲律宾侨胞成立华侨援助抗战委员会(也称为菲律宾华……[详细]
  李禧(1883~1964年),字绣伊,号小谷,祖籍厦门。青年时代就读于福建师范学堂,民国元年至22年(1912~1933年),任厦门竞存小学校长、厦门(思明县)教育会副会长。民国7年参与集美学校二校主陈敬贤组织的教育考察团,前往浙江、江苏两省考察教育,以提高厦门普通话教学水平。20年代任市政会董事,积极参与厦门市政建设。抗战爆发后,他以诗文开展抗日宣传活动,并任厦门防空会秘书,后避居香港。民国31年回到厦门盐溪街故庐,仍以集徒课读维持生……[详细]
  王振邦(1881~1941年),南安人,其父擅长岐黄术,少时随父习医,并在乡中悬壶。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南渡新加坡谋生,翌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光绪三十年,转往印尼泗水,与蒋开远筹建书报社,设演讲会,宣传革命,并成立中国同盟会分支机构。宣统三年(1911年)四月,他偕杨杰等前往广州拟参加起义,抵穗后获悉起义已失败,于是回到厦门,在新路街万成客栈内设立秘密据点,开展反清革命活动,成为中国同盟会在厦门的主盟人之一。武昌起义胜利消息传来……[详细]
注:排名不分先后,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