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福建省 > 厦门市历史人物介绍12

厦门市历史人物介绍12

  张清潭(1874~1967年),同安县民安里东园村人。幼年随父侨居安南西贡。少时聪颖好学。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到法国皇家医科大学留学,获医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广州市中法医学院教授。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张清潭跟随孙中山先生进行革命活动。民国初年任中国陆海空军第二临时后方医院X光科和内科主任,是我国最早应用X光诊断的医生之一。民国19~24年(1930~1935年)在十九路军医院工作。此后回乡自行开业。1956年参加新店区联合……[详细]
  徐赞周(1873~1929年),原名根藤,别号益黄、市隐。生于同安县嘉禾里二十四都徐厝村。小时入私塾,后因家贫辍学务农。光绪十七年(1891年)南渡缅甸仰光谋生。先做帐房,数年后被东家派赴新加坡任分行司理。不久返回仰光,与友人合伙开设瑞隆土产公司。徐赞周重视华侨文化教育事业。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与同乡张永福、庄银安等合资创办缅甸华侨第一所新学制学校——中华义学,先后担任副监学、监学。光绪三十一年,邀请革命党人秦力山为中华义学重订……[详细]
  吴瑞甫(1872~1952年),名锡璜,字瑞甫,号黼堂,出生于同安县同禾里石浔村,世居同安后炉街,祖辈七代都以行医闻名。吴瑞甫自幼力学不倦,14岁时奉父命学医,博览历代医书,精研思考,推陈出新,常有突出于前人的见解。32岁中举,因淡泊功名,遂在同安悬壶济世,评注、校订宋代医书《圣济总录》和陈无择《三因方》。辛亥革命前夕,吴瑞甫参加中国同盟会,任同安青年自治会会长,策动清军官兵起义。当灌口革命军兵临同安县城时,率绅众开城迎接,主持光复仪式……[详细]
  郑螺生(1870~1939年),同安县人。曾受过短期私塾教育,幼年即随父南渡马来亚怡保谋生。稍长,以驾牛车运输为业。后稍有积蓄,在怡保开设吉兴隆商号,经营由缅甸仰光及泰国运入的煤油与大米生意,另设分店于槟城、峇株巴辖、兆运及木威等地。因热心公益,为侨胞排难解纷,成为当地福建帮帮长。英国殖民当局授予太平绅士衔。郑螺生曾支持康有为等人的维新运动,对康有为颇为钦敬。后倾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李源水等倡办道南俱乐部,订阅《民报》、《新福建》等报……[详细]
  张永福(1867~1942年),又名受其,同安县安仁里灌口人。15岁随父南渡出洋谋生,在马来亚槟城和缅甸仰光等地经商,并在槟城创设新裕隆公司,在仰光开设集发商号及永通、大同油厂等。清朝末年,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南洋一带进行革命宣传和组织活动。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张永福与徐赞周、庄银安等在仰光秘密组织中国同盟会仰光支会,筹办益商学校(后改为中华共和学校)与觉民书报社,以启迪民智为名从事反清革命活动。民国成立后,受命担任中……[详细]
  黄瑞坤(1867~1916年),字华谨,同安县嘉禾里二十四都薛厝社人。黄瑞坤小时就读村塾,16岁时随兄黄妈超赴菲律宾。初在棉三米示省张三台店内当店员,勤学西班牙语,兼习菲语。数年后转往宿务佐兄经营米铺。不久自设金顺昌商行,收购土产,推销上海、香港货品,获利甚丰,成为富商,在宿务侨界首屈一指。黄瑞坤曾于清末回国参与投资创办粤汉新宁铁路,出任新宁铁路董事。生平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曾任禾山自治会议主席,“以乡俗尚奢侈,婚丧多糜费”,提倡改革婚丧……[详细]
  林云梯(1866~1918年),同安县嘉禾里二十二都前埔人。幼时家境贫寒,13岁迫于生计,随乡亲南渡菲律宾,在马尼拉的商铺当伙计。十余年后,以全部积蓄投入布匹经营,初无钱开店铺,仅置一布橱陈列布匹营业(福建华侨称此类小布商为布橱仔)。后逐步发展,在马尼拉市-街开设胜泰布庄,直至赢得“棉布大王”之称。林云梯发家致富后,生活依然俭朴,但对教育和社会福利事业却热心捐输。曾捐给菲律宾普智学校5000元、西河堂6000元,捐助菲律宾华侨教育会50……[详细]
  黄仲涵(1866~1924年),字泰源,祖籍同安,生于印尼中爪哇三宝垄,著名印尼华侨企业家。黄仲涵幼时人私塾,接受中、荷文教育。其父黄志信,参加过闽南小刀会起义,起义失败后南渡印尼三宝垄,十年后为三宝垄巨富。黄仲涵成年后佐父经商,精通业务,光绪十六年(1890年)接替父亲经营建源公司。同年被荷兰殖民当局任命为“玛腰”(Majoor,陆军少校),专理华侨事务。光绪十九年(1893年),黄仲涵将建源公司改组为建源贸易有限公司,除继续经营米业……[详细]
  王长水(1864~1950年),祖籍同安县,生于马来亚古晋。其父王友海是沙捞越著名富商。王长水幼年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18岁开始佐父营商。光绪十五年(1889年)继承父业。同年,被委任为沙捞越华人甲必丹。王长水以甲必丹身份,促成和帮助黄乃裳草拟有关福州人到诗巫周围地区开发的31项垦约。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一至三月间,协助首批福州移民由古晋进人诗巫。王长水善于投资,控制了农业种植、商业、航运及银行等许多企业,还拥有许多店铺、胡椒园、……[详细]
  洪晓春(1862~1953年),名鸿儒,字晓春,同安县翔风里窗东村人。清末到厦门经商,起初做粮食生意,后兼营信局、进出口、钱庄、汇兑。厦门工商界组织总商会后,被选为第二届总理兼南洋商业公会与糖油公会会长。他真诚为商界服务,不辞劳苦,到处奔波。凡商业上各方面的纠纷,他都亲自出面调解,成为厦门商界的领袖人物。他关心教育和公益事业,曾任厦门大同、民立小学和慈善机关“益同人”董事长,参与创办马巷舫山小学、启智小学,乐意帮助穷人解决生活困难。20……[详细]
  黄廷元(1861~1936年),号复初,马巷厅西侯乡(今马巷镇西炉村)人。因家境贫困,只在私塾读两年书就到厦门当商店雇员。他白天做工,夜间自学,一有余暇,手不释卷。后来略有积蓄,与友人赴台学医。回厦后自开牙医诊所,开始发家。清末政治腐败,外侮内患,国事日非。从光绪十四年(1888年)起,黄廷元在厦门先后参与创办《博文日报》、《厦门日报》、《福建日日新闻》,宣传革新,反对美国歧视华人。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上海总商会会长、同安人曾铸……[详细]
  李应辰(1860~1922年),名应时,字宗聘,以官名应辰通行于世。祖籍同安县民安里十一都李厝。出生于台湾省台北县淡水镇中寮里。应辰从小好学,热衷武功。光绪九年(1883年),参加淡水厅武学考试得第五名,光绪十七年中文举,文武兼备,在当地传为佳话。光绪二十年(1894年),日本发动蓄谋已久的甲午侵华战争。清政府战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将台湾及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消息传到台湾,民众群情激愤,台北鸣锣罢市,决心抗日。次年五月,……[详细]
  庄银安(1855~1938年),字吉甫,号希复,同安县积善里十八都祥露村人。18岁时,离开家乡到缅甸仰光,初做佣工,数年后自营源记栈号。曾向当地政府申请开荒,兴办农业。光绪十九年(1893年)任仰光建德总社第三任内总办,光绪二十九年与陈甘泉、徐赞周等人创办中华义学和益商夜校,后改共和学校。次年,康有为由印度到仰光,成立缅甸保皇分会,因庄银安在华侨中素孚众望,被委任该分会会长。同年中国同盟会员秦力山来仰光宣传革命。庄银安通过厦门侨商陈甘泉……[详细]
  卢戆章(1854~1928年),原名担,字雪樵,感化里古屿保古庄村人。卢戆章9岁读书,18岁应试,县考名列前茅,府试却落第,从此不入科场。当时,“欧化东渐”,卢戆章参与基督教活动,受西方文化影响尤深。这使他与科举制度进一步决裂。他说“求学期于济世,寻章摘句胡为哉?”同治十三年(1874年),卢戆章往新加坡半工半读,专攻英文。光绪四年(1878年)回到厦门,住在鼓浪屿日光岩下,应英国传教士马约翰的聘请,助译《英华字典》。由于他兼通英语华语……[详细]
  曾铸(1849~1908年),字少卿,同安县城内北镇宫人。年幼时随祖父移居上海,勤学好问,长进很快。又善画画,笔下芦苇秋雁,无不栩栩如生。曾铸成年后弃文从商,经营海味品致富。平素乐善好施,亲友仰仗他维持生活的有数十家之多。光绪十八年(1892年),山东受灾,曾铸捐巨资助赈。山东巡抚详请奖给蓝翎盐运司衔。又于安徽、山西助赈,奖换花翎。光绪二十三年在江苏淮州、徐州捐资助赈,光绪二十五年在太仓州、嘉定县建义庄、设学塾。两江总督、江苏巡抚详请奖……[详细]
注:排名不分先后,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