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福建省 > 漳州市 > 诏安县历史人物介绍5

诏安县历史人物介绍5

  田考(1838~1904年),又名成玉,田厝村人。田家世代务农。田考少年时,正逢鸦片战争后,社会-,民不聊生,闽南沿海百姓纷纷逃往南洋谋生。清咸丰四年(1854年),16岁的田考只身到马来西亚,在煤矿当苦力。咸丰六年(1856年),到沙捞越古晋石窿门当店员。他为人老实,办事勤快,深得主人信任。数年后,田考改在石窿门山下搭草寮摆摊。当时,大片土地荒凉,尚待开发。他便在周围开垦200多“移结”(每“移结”相当“四斗种”)荒地,种植蔬菜和木薯……[详细]
  汪志周(生卒年不详),号瘦石山人,清道光至光绪年间诏安派著名画家。擅山水,精花鸟。其花鸟画在诏安派传统笔法的基础上,吸收新罗山人幽穆清丽的韵致,形成别开生面的画风。代表作有《古树苍鹰》和《松鹤图》等,均八尺宣中堂画,其山水画得刘国玺意境,颇饶诗意。间也作兰竹,林纾称其“兰竹近徐文长”。汪志周对诏安画派的发展有较大的贡献。他把诏安派传统技法不断充实发扬光大,并在福建浦城设“澹一斋”授徒,向省内外介绍诏安画派。福州画家陈文台、林纾等就受到诏……[详细]
  谢颖苏(1811~1864年),北关人。初字采山,后改琯樵,号懒樵、懒云山人、北谿渔隐、书画禅。其叔祖谢廷爚、父谢声鹤、姐谢浣湘、兄谢维崧、弟谢颖锋多擅诗词书画,饮誉当时。颖苏家学渊源,兼受邑中风气薰陶,9岁即能画能诗能琴,尤工书法。稍长,无意科举,埋首丹青。初拜沈锦洲为师,奠定周密不苟、秀劲工致的严实基本功和半工半写、凝炼浑朴的画风。继向来诏任职的外籍画家艺人求教,转益多师,并揣摩前代名作,博采众长。弱冠已驰名远近。清道光二十年(18……[详细]
  谢浣湘(1801~1871年),女,字芸史。清嘉庆年间生于北关,为著名诗人谢声鹤之女,著名书画家谢颖苏(琯樵)之姐。浣湘幼承庭训,饱读经书。39岁设帐授徒,依靠学费维持生计,开创诏安第一所由女子主讲的私塾,是诏安历史上第一个女教师。浣湘诲人不倦,循循善诱。从教30年,她的学生(包括邻县、邻省负笈求教者)不少成为秀才、举人或书院、私塾教师。她的舅祖沈耻轩赠句曰:“学礼学诗男弟子,教忠教孝女先生”,确为实录。浣湘才笔翩翩,诗名早著。45岁时……[详细]
  沈锦洲(生卒年不详),仕渡村人,清嘉庆、道光年间诏安派著名画家。少年北上学画,宗法宋院体画派风格,以工笔画牡丹凤著称。中年宗承徐渭写意泼墨淋漓的画风,兼工带写,“一祛局促涂泽之病,而出以凝炼浑朴之长,学者翕然宗之。”喜作水墨花卉,有《牡丹》、《莲花》条屏等。沈锦洲画作凝炼浑朴,布局谨严,用笔遒劲,赋色明丽。沈锦洲对诏派画坛影响甚大,一代名家谢颖苏、沈瑶池都曾拜他为师,稍后画家吴天章、谢锡章等也受其画风影响。……[详细]
  刘国玺(约1735~1810年),字信斋。清乾隆、嘉庆年间著名民间画家。擅山水雨景,兼长龙虎、人物。其画风山水得于宋米芾韵格,人物取法岭东黄璧。国玺作画常用湿笔和淡彩渲染山水雨景,表现在烟笼翠绕之中,雨丝与山光交融一片,悠远之致,神出意表。其《亭中观雨图》正是表现这般意境,体现画家独特感受和审美追求。刘国玺山水画,晚期风格在运笔上改卧笔横点为中锋线条皴擦。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所作的《清溪行舟图》是其画风转变的代表作,表明画家在师承……[详细]
  康瑞(生卒年不详),字喜子。清康熙至乾隆间著名画家,擅山水、人物,尤精佛像、百卉。据《漳州府志》载:“喜子画百卉,泼墨淋漓”。写山水、人物时,常以元人倪瓒“萧疏苍老”笔意入画。康瑞作画崇尚大写意,特别擅阔笔写意法。“以意运笔,笔墨纵逸,不拘绳墨”。这实开诏安画派革新之先河。康瑞传世作品较少,水墨花卉有《墨牡丹》、《芭蕉》,山水作品有《溪山隐居》条屏等。名录《福建通志》、《中国画家大辞典》、《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详细]
  沈一葵(生卒年不详),字日宾,号南崖,仕江人。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进士,考授中书。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授山西阳曲县知县,持法刚正不阿,又倡建义学,振兴教育。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秋阳曲大旱,至翌年夏旱尤甚。沈一葵慨捐薪俸,又暂借3000余两库银(后变卖己产偿还)以赈贫民。沈一葵还亲率士绅步行120里上五台山礼佛祷雨,官民故称一葵为“沈佛”。巡抚诺敏考绩,列沈一葵为全省第一循良吏员。不久跃升沁州知府。任内教督州民积谷防……[详细]
  叶观海(1758~1825年),乳名旱,字汾浦,三都宝桥(深桥上营村)人。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拔贡。博览群籍,学问渊博,擅书法,工诗文,绝意仕途,富有著述。观海在闽粤地区执教数十年,主讲过诏安县丹诏书院,授徒于广东饶平、潮州,桃李遍于大乡小村。观海平时善为乡民排忧解难,曾智保被官府诬为“贼乡”的广东饶平鸟仔寮村和诏安县西潭村,使其在官兵压境欲行清剿时化险为夷,免遭厄运。观海执教之余,从事著述,时有吟诵,诗文创作丰富。民国《诏安县……[详细]
  释道宗(1613~1701年),俗姓张,名云龙,生于二都九甲社。少年离乡外出学佛,文武兼修,交游广博。明崇祯四年(1631年)法号道宗,创建并住持平和县龙湫岩。崇祯八年(1635年),易号为无智,改建五都兴教寺旧址为初来寺。崇祯十二年(1639年),易法号达宗,挂锡金门太文岩,获交于名士卢若骥。崇祯末年,见政治风云突变,乃返回九甲,与堂兄张礼(耍)、乡友郭义、蔡禄等18人结拜聚义,创立“以万为姓集团”,改称万云龙,因结盟时排行第五,故称……[详细]
  沈起津(1601~?年),字承筏,号生鹤,沈鈇的第四子,三都人。起津天赋聪颖,勤奋好学,明天启五年(1625年)中进士,“历任无为州、广平、襄阳等郡,终池州司理”。任中抑强制暴,关心民瘼,颇有政绩。明崇祯七年(1634年),其父沈鈇“因族事受法”。不久,起津辞官回乡,潜心经、史,致力著作。“寄情声律,析义搜奇,不屑追逐前辈”。又主持兴建“双屏(山)泰山庙”。崇祯十年(1637年),受聘编修《诏安县志》。明亡后,沈起津激于民族义愤,屡图反……[详细]
  沈鈇(1550~1634年),字继扬,号介庵,明万历二年(1574年)甲戌科进士,三都人。初任顺德知县,累迁衡阳、郧阳、九江知府,礼部主事等职。介庵生活俭朴,为官清廉。在顺德任内,曾有“触笠搂妻,核田抵粮诸殊政”。为人刚正不阿,“尝慕海刚峰(海瑞)为人”。明著名戏剧家汤显祖称介庵为八闽“孤介之士”,说他任衡阳、郧阳知府时“耿耿自将”。汤在《送沈郧阳》一诗中称赞他“兴文既以郁,勉身能自清”。布政提学薛士彦也称赞他“清风劲节,楚粤著声”。介……[详细]
  吴朴(约1500~1570年),字子华,又字华甫,初名雹,补邑诸生后更名朴。吴朴勤奋好学,博览群书,性又善记,书过目辄不忘,“于天文、方域、黄石,莫不条析缕解”,是一位博学多才的民间学者。明嘉靖间,林希元(同安县人)从毛温伯征安南,聘请吴朴为参军。任中,吴朴积极为其出谋献策。安南既平,林希元为谗言所害,降官贬谪。吴朴也“功竟弗录”,更坎坷的是回诏安后又遭诬陷,致“以他事下狱”。于是,吴朴愤而著书。他锲而不舍,居然在狱中完成八卷巨著《龙飞……[详细]
  叶亹(生卒年不详),字世黾,号龟峰,三都宝桥(深桥镇上营村)人。登正德十六年(1521年)进士。嘉靖元年(1522年)授江西南城知县,“介以持己,敬以莅事,简以出政,惠以裕民,清操廉正,著有贤声”。任满升调时,南城百姓送行20余里,并为其立“去思碑”。嘉靖五年(1526年),调都察院都事。嘉靖七年(1528年),转任经历。“阅章奏,详刑辟,端厚慎勤,献纳惟允,掌院称许,当道敬服。”时家乡南诏属漳浦,离县城200里,道路崎岖,山岭险恶,盗……[详细]
  许海福(1385~1447年),字伯畴,号兰香,三都人。海福少年博学,素有大志,不乐仕进名利,耻与流俗往来,“隐然有道风度,人咸宗为乡先生”。元朝漳州守将右丞罗良为确保元军供给,曾在南诏溪东建土桥屯田,置有耕牛600头,后屯田解散,改由承养户纳税,每头牛税米2石。时至明朝,牛只早已死尽,但官府却仍强收“牛贝税米”,00,百姓怨声载道。为此,海福写了《乞蠲久没牛米奏疏》,并亲自上京向通政司递送。奏疏曰:“古今天下,岂有五十二年堪耕牯牛不死……[详细]
注:排名不分先后,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