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福建省 > 泉州市 > 鲤城区历史人物介绍7

鲤城区历史人物介绍7

  蔡清(1453~1508年),字介夫,号虚斋,泉州曾井铺人,明景泰四年(1453年)生。成化十三年(1477年),福建省试第一名,成化二十年举进士。弘治初,蔡清受任礼部主客司主事,吏部尚书王恕奏请改授吏部稽勋司主事。从此两人时相往来,关系融洽。蔡清上呈三札,其一为请振纪纲,又疏荐名士刘大夏等30余人,王恕均予纳用。时庶吉士邹智因议论政事被捕入狱,蔡清竭力请出老师和好友何乔新出来解难,邹智得免死罪。弘治四年(1491年),蔡清补礼部祠祭司……[详细]
  • 朱鉴
  朱鉴(1390~1477年),字用明,号简斋,晋江县三十三都古店村(今属鲤城区江南镇)人,后徙泉州城西忠孝坊,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生。曾祖父朱器高在元元统年间(1333~1335年)由兴化路莆田县携眷移居泉州海清亭,担任泉山书院山长。父亲朱则文生性孝悌,贫而好施。朱鉴家贫,23岁才补县学生员,第二年入县学。永乐十五年(1417年)中举人,翌年会试登乙榜,授湖北省蒲圻县(今蒲圻市)教谕。宣德三年(1428年),由左都御史顾佐举荐,……[详细]
  大圭(1304~1362年),俗姓廖,字恒白,号梦观,泉州人,元大德八年(1304年)生。其父廖休庵笃信佛教。大圭自幼习儒学,擅长诗文。及长大,大圭遵从父教,到泉州开元寺出家为僧,拜高僧广漩为师。元宣政院征召大圭主持承天寺,大圭谢绝,有友人劝他接受,他写偈语回答:“水牯还生水牯儿,入田不放鼻头低,秋来禾麦多成稗,空负先农一把犁。”与友人相视一笑而罢。大圭由儒入释,故能贯通儒释两家。他曾说:“不读东鲁书(儒家书籍),不知西来意(佛家教义)……[详细]
  蒲寿庚,号海云,宋末元初人。先世西域(今阿拉伯)人,航海经商居占城(今属越南),后迁广州。13世纪初,蒲寿庚父亲蒲开宗迁居泉州,住在泉州郡城东南法石乡,经营香料业。南宋淳祐十年(1250年),蒲寿庚与兄蒲寿晟,帮助官府击退海寇。蒲寿庚因功授闽广招抚使,兼领泉州提举市舶司,直至南宋末年独据市舶之利30年,致产钜万,家僮数千。德祐年间,迁福建行省安抚沿海都制置使,仍提举市舶司。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二月,丞相伯颜率大军南下。由于蒲寿庚操……[详细]
法助 [] (?~1322)
  法助(?~1322年),号普济,俗姓王,人称“平海头陀”,又称“头陀王”,泉州人。宋末出生,父祖世代务农。法助12岁剃度出家。自元至元十九年(1282年)至至治元年(1321年)近40年间,他在晋江、南安、惠安三县和福州等地累计建造、重修大小石桥20座。至元十九年,法助在惠安县二十一都(今属东园镇,旧志误作二十二都)首建马山桥。马山濒海,又称马山港,因地势低洼,接连十日下雨,沟渠涨满,道路断绝。法助化缘募资,发动当地群众出工出力,建成马……[详细]
  傅伯成(约1143~1226年),字景初,号竹隐,泉州人,约在宋绍兴十三年(1143年)生。祖父傅察,官至吏部员外郎,出使金国不屈遇害。父傅自得,荫补承务部,官至吏部郎中、福建路转运副使。隆兴元年(1163年),傅伯成与兄伯寿同登进士。淳熙五年(1178年),他出任福建路连江知县时,发动百姓大修东湖水利,在下流“筑石堤300余丈,民蒙其利”。又在学宫后凿井,当地百姓取名“傅公泉”。庆元元年(1195年),傅伯成任将作监丞。当时韩侘胄受宁……[详细]
  吕夏卿(1015~1068年),字缙叔,泉州人,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生。庆历二年(1042年),吕夏卿和他的哥哥吕乔卿同榜登进士,他被任命为广南东路(今广东省)高要县主簿,又调任江南东路(今江苏省)江宁县尉。当时,宋祁、欧阳修正在编写《新唐书》,就推荐吕夏卿参加。吕夏卿对唐朝的历史有较深的研究,在编修《新唐书》的工作中,广泛搜集各种传记杂说数百家,折衷整比,取其精华。同时,搜集全国碑刻和历代姓氏族谱,分别编纂《唐文献考》和《古今……[详细]
  陈从易(966~1031年),字简夫,泉州人,宋乾德四年(966年)生。宅在城内睦宗院(今西街旧馆驿)。陈从易好学强记,博览经史,精通诗赋。端拱二年(989年)举进士,初任岚州(治所在今山西省岚县)团练推官,后调彭州(治所在今四川省彭县)摄州事。咸平三年(1000年)正月,益州(今四川省成都市)戍卒赵延顺等人因不满官吏克扣军饷和欺压役使而率众-,杀死益州兵马钤辖符昭寿,推农夫出身的军官都虞侯王均为帅,建号大蜀,改元化顺。王均起义军迅速占……[详细]
  李文陵(1916~1970年),泉州吴厝埕(亦称东观西台)人,民国5年(1916年)生,5岁时父亲去世,稍长进平民工艺传习所学做竹工,13岁入免交学费的泉州开元慈儿院念书,19岁南渡新加坡谋生。李文陵在新加坡参加工人-,先后参加进步华侨救国联合会、工人救国会和星洲总工会等群众团体,成为这些团体的骨干。1937年又加入南洋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简称“民先”)。1939年秋,英国殖民当局逮捕李文陵等3名“民先”队员,判3个月徒刑。次年2月被驱……[详细]
  李法西(1916~1985年),泉州新门外浮桥街人,1916年8月在菲律宾马尼拉市出生。民国26年(1937年),李法西从菲律宾回国,在安溪集美中学读书。时值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他积极参加抗日宣传活动。第二年,考入中央大学,因战事交通断绝,改在厦门大学借读,获陈嘉庚甲等奖学金。民国28年,再度考取中央大学,毕业后留校当助教兼研究生。民国33年,到厦门大学化学系执教。民国35年春,李法西赴美留学。在俄勒岗大学取得硕士学位后转加利福尼亚州理工……[详细]
  庄为玑(1909~1991年),字文山,笔名沃若,泉州西街裴巷人,清宣统元年(1909年)生,原姓黄,幼年过继给大舅父庄笃亭,故改姓庄。13岁考进泉州培元中学后,在《儿童世界》发表第一篇小说。18岁毕业后,在培元中学、西隅学校任教。民国18年(1929年),庄为玑考进厦门大学文学院史学系。毕业时获史学系文学士学位,到厦门大学附设中学任教。课余时,选定泉州地方史作为研究方向。民国24年,他在《厦门大学学报》发表《中国方志改革刍议》论文,提……[详细]
  刘双恩(1909~1978年),泉州百源村人,清宣统元年(1909年)生。父亲刘文福是医生。民国11年(1922年),刘双恩考进集美高级水产航海职业学校。毕业后往上海从事海运工作。后报考海关缉私舰驾驶员,录用为二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奉调到四川宜宾县工作。抗日战争胜利后,刘双恩放弃海关优厚的经济待遇,到集美水产航海学校任教,结识该校中共地下组织负责人洪遂明。民国35年12月,刘双恩加入中国共产党。翌年3月,他利用担任厦门港的领港(引水员……[详细]
  顾一尘(1906~1963年),又名金治,字宝辊,别署慧痴、痴寅,泉州县后街彩笔巷人,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十月生。幼时家贫,由父亲顾藻荫教授汉文诗词。他爱好美术,常借名人真迹临摹,13岁就将画稿供人刺绣。民国11年(1922年)进泉州中学,兼任图画教师。毕业留校任教,兼佩实小学、女子中学教职。民国15年组织桂花吟社。民国16年与林子白合作出版《丛画合集》。民国17年,顾一尘考进上海艺术大学。他的作品入选上海美协画展《菊轩画集》。……[详细]
  粘文华(1905~1987年),又名吴文华、连鸿元,泉州人。民国15年(1926年)6月任厦门店员工会理事长。民国1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被推选为厦门总工会(筹备会)组织部长,参与领导“二五”加薪、改善劳动条件的大-。是年,国民党右派在厦门发动清党,他与其他工会骨干转而秘密组织赤色工会。民国19年5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曾任厦门店员支部书记、赤色总工会委员长、中共福建省委委员兼中共厦门市委书记、组织部长;中国工农红军闽南游击队第二……[详细]
  吴英(1637~1712年),字为高,号愧能,祖居南安。自幼随父母迁居厦门,其父吴佩辉曾随郑成功驻守厦门。清康熙二年(1663年),他从厦门潜回泉州降清,改以王姓从军,授守备衔。是年,从提督王进功攻打延平王郑经,占领铜山城(今东山县),加都司佥事衔。不久,实授浙江提标都司。康熙十三年,以剿灭海寇、盗匪,升迁左营游击、副总兵。康熙十八年擢升同安总兵。翌年,诏准福建巡抚吴兴祚、水师提督万正色奏议,进攻郑经在厦门及福建沿海各地据点。二月,水陆……[详细]
注:排名不分先后,资料仅供参考。